《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四、五、六期重点内容梳理

时间:2021-10-11 09:32:39 浏览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四、五、六期重点内容梳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重点内容梳理 (第四期 第 26~35 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作为指定学习教材之一, 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回答了关于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全书图文并茂、 形式新颖,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讲述了许多鲜活的党史故事, 是坚持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结合起来的一部好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为全党集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 26 问 如何理解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 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进军的阶段, 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进入新发展阶段,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这一跨越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之后, 踏上朝着更加宏伟目 标奋进的新征程, 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 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2035 年远景目标, 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立足新发展阶段, 既要把握实践发展的连续性, 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阶段性, 既要抓住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又要准备迎接一系列新挑战,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进入新发展阶段, 开启新奋进征程, 我们即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 接续奋斗, 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 标进军, 不断创造更值得骄傲的新的伟大胜利。

 第 27 问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新中国 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我们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崭新的大地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

 在新时代, 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有力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独具特色、 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 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 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让想发展、 要发展的国家看到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 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只要找准正确方向、 驰而不息, 走好自己的路, 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超大规模的现代化, 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 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 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 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展望未来,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大变革的世界意义将更加充分彰显出来, 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 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 28 问 如何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在历史关键节点判断准、 利用好战略机遇, 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全局性、 长远性、 决定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外部环境看, 作出这一基本判断有着重要依据。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流但不可逆转, 求合作、 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我国市场的吸纳能力、 消化能力独一无二, 国际社会普遍愿与我国共享发展机遇。

 虽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但仍总体于我有利,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从我国发展看, 作出这一基本判断有着坚实基础。我们有全球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现代工业体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500 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 220 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雄厚的物质基础、 丰富的人力资本、 广阔的市场空间、 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显著的制度优势,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坚实基础。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对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 危中有机、 危可转机, 机遇更具有战略性、 可塑性, 挑战更具有复杂性、 全局性, 挑战前所未有, 应对好了, 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要想抓住和用好机遇, 就要准备迎接和战胜挑战,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 化危为机, 转危为安。

 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 坚定不移抓机遇、应变局, 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

 要增强机遇意识, 调动和运用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增强风险意识, 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勇于开顶风船, 善于转危为机。

 保持战略定力, 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第 29 问 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 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见证沧桑巨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 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正是在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 总动员, 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

 全会首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并且围绕这个总目 标, 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 优先顺序、 主攻方向、 工作机制、 推进方式和时间表、 路线图, 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全会还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构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改革作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 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谱写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踏上了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从开启改革开放到部署全面深化改革, 两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一脉相承, 体现了时代的进阶、 实践的递进, 也是历史的必然。坚定不移沿着两次三中全会开辟的正确道路, 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 中国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第 30 问 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者, 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就需要有管总的目 标, 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 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 改革的目 的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是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得出的深刻结论。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 标, 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宏阔深邃的历史视野、 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坚定自信的使命担当。

 要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 时间表和路线图, 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迈出新的步伐。

 第 31 问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 有立场、有原则的。” 这一振聋发聩的重大论断, 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 我们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 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不断提高党把方向、 谋大局、 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为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根本保证。改革要坚持什么方向, 坚定什么立场, 坚守什么原则, 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 把西方的理论、 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要洞若观火, 保持政治坚定性, 明确政治定位, 有主张、 有定力。

 该改的、 能改的我们坚决改, 不该改的、 不能改的坚抉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方向不变、 立场不移、 原则不改,从我国国情出发, 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 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第 32 问 为什么说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摸着石头过河, 又要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 不失时机、 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我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历程证明,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 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指出,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 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也必须有一个施工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所谓顶层设计, 就是要对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作出统筹设计, 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 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 治本和治标相结合、 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梳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