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4 09:10:13 浏览量:

 关于多元协调共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治理历来是中国社会生活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基础。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使农村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有序、农村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乡村发展仍面临人才短缺、乡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治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难题。

 一是人才短缺,乏人治理。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据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 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 184 万人,增长 0.6。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 年底,在全国 31422 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初中以下学历者占比高达 91.7,55 岁及以上者占比为 33.6。相关统计资料也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不到5。同时,当前农村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们党在农村地区的基本力量。但是,一些农村地区尚缺乏年轻有为、愿意做群众工作的“能人”,而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也明显不足。总

 之,“缺技能人、缺年轻人、缺带头人”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难题,农村人才相对短缺是推进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短板。

 二是制度分割,亟须整合。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而且更加注重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调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围绕乡村治理问题,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受到城乡差异及人们思维惯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制度碎片化、城乡分割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制度之间的整合不力,影响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序推进。比如,在处理城乡关系中,一些地方仍以城乡“二元”思维推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不一,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存在分割,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

 三是执行不力,参与不够。

 长期以来,在乡村人才短缺、人口老龄化和传统落后观念的共同影响下,一些乡村居民法律知识较为匮乏,有的人存在畏法和不信法现象,乡村法治推行困难。其主要表现是,虽然党纪国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对乡村治理中的许多事项有明确规定,要求涉及农村的事务必须充分尊重农民合法权利,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的实践中,并成为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但在现实中却存在不少偏差,甚至是“时冷时热”,影响有效乡村治理的

 实现。另外,不少乡村管理者还是采取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现代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乡村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在乡村振兴及其治理中的参与度。

 四是文化阻断,传承不足。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村地区差异显著,风俗习惯不尽一致。为此,乡村治理既需要坚持以法治为基础,也需要借助道德、习惯和文化的力量,尤其是考虑到正式制度和正式组织难以覆盖和无缝贴近千差万别的广大农村地区,更加需要发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弥合作用,传承并弘扬乡村文明,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有序治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封闭静止的乡村形态逐渐走向开放流动,既往单一的农业劳动者已经分化,原先联系紧密的村庄共同体开始瓦解,传统价值观念的精神束缚被打破,但新的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 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和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合法与合理的纠结、情感与理智的交织伴随着乡村的发展,成为现代乡村治理的顽疾。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乡村治理涉及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就必须摒弃传统思维,创新发展,多元协调,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第一,加大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

 2018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英德市视察时明确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二,加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按照产村人融合的要求,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第三,充分发挥“三乡”人员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返乡、回乡、下乡等“三乡”人员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重要的人力资源,只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施展才干的平台和机制,才能为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现代化发挥应有作用。

 其次,推进乡村制度融合,破解二元结构难题。

 一是推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融合。

 在乡村治理中,要充分挖掘乡村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合理成分,尤其是注重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是实现涉农政策和制度的有机整合。

 避免政出多门,有效缓解涉农制度碎片化难题,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为契机,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

 实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单制,为村级组织减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是推进城乡制度融合。

 加快城乡基本共同服务一体化进程,全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再次,整合多元社会资源,实现公众全面参与。

 其一,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让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只有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的受益者、建设者和治理者,才能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振兴及其治理现代化才能长期可持续、行稳致远。

 其二,发挥党和政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

 我们需要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进一步加快新一轮农村改革,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网络已成为许多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作生活不可缺失的内容。为此,要充分认清互联网技术运用在乡村居民中普及的现实,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信息传递、交流及监督等作用,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督平台建设,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的有效监督,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最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三治”体系。

 推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正式制度和正式组织,而且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乡村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契机,做好文化传承,挖掘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活力,推进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比如,可以进一步利用好百姓议事平台、乡绅协调机制在化解乡村矛盾及推进乡村民主建设进程中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发挥忠孝廉洁、家和万事兴、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优秀文化在破除不良习俗、建设乡风文明中春风化雨式的效能。

 关于如何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时代命题。近年来,我市在落实“三个如何”的过程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求,持续推动“三个如何”落地落实,我市近期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充分验证了“三个如何”在守好社区中的重大意义,再次深刻体会到“三个如何”的为民真谛。

 一、社区治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党建引领更有力。

 建立“街镇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党建网格体系,依托 318 个社区党委,统筹带动7396 个基层党组织,形成全面覆盖、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党建新格局。通过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结项验收,受到民政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便民服务更高效。

 打造集就业、民政、计生、社保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 大厅和窗口,并与区级行政服务中心、街镇便民服务中心贯通。梳理 102 项服务事项,开设 149 个受理窗口,搭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工办理和就近办理、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诉求疏导更畅通。

 整合群众诉求集中的职能部门,创建 12345 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打通便民软件、在线咨询、微信上报等诉求渠道;设立居民恳谈日、居民论坛、调解委员会等载体,实现 488 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培育 351 家社会组织,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受理,确保群众全天候无障碍表达诉求。

 ——平安幸福更凸显。

 实施社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治理创新多样化。落实社区级群防群治巡逻力量,常态长效开展路面巡逻、应急处突等,构建全覆盖的平安群防体系;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智能监测等技术,推进

 城管、环保等 12 个部门 300 余个事项纳入社区网格管理,实现条块同步为民服务。

 二、社区治理现代化仍存短板 社区协助 38 个党政部门的工作事项多达 107 项,但人财物等资源未同步,社区干部有心无力。特别是疫情防控中,社区作为防疫抗疫的最前线,工作量激增。业委会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群众参与治理意愿不强,物业公司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动力不足,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全市 90 的社会组织员工少于 10 人,无法满足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社区自治功能缺失,主动服务、积极作为不够;部门提供的单一标准服务和群众的多元需求不匹配;群众对群租房、幼儿托管、老人关怀、无物业小区管理等问题反映较为集中,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有较大提升空间。

 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短板背后的成因,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干部队伍等方面还不适应现代化治理要求。

 ——社区运行行政化。

 社区“两委”承担过多的行政性工作,成为乡镇(街道)的延伸机构,“坐班制”变成坐等群众上门,主动深入群众开展工作不够。有的社区除了承担低保、医保等大量服务事项,还要承担环保、安全、维稳等任务,但社区干部平均约 12 人,力量与任务不相匹配,疲于应付。有的社区群众反映,一年到头社区很少组织活动,平时也很难看到社区干部的影子。

 ——治理机制没有理顺。

 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很多,少则 5 个,多则 20 个以上,经常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不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相互掣肘。居委会名义上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基本上变成了政府的“腿”。物业公司将自身置于管理者地位,把小区业主当成被管理者,用管理而非服务的方式履行职责。多数业主处于“散沙”状态,“集体行动沉默”的困境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协调制约机制,导致小区治理效能低下。

 ——社区干部队伍薄弱。

 一方面,缺乏城市基层治理专业知识,想问题、办事情凭经验,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另一方面,年龄总体偏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不及时,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社区治理情况不理想。大多数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靠财政下拨的经费维持运转,薪酬待遇不能吸引优秀人才,服务群众“手长衣袖短”、有心无力。

 三、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社区稳社会才稳,必须驰而不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一)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要突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落实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精神,明确划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的职责,统一制定对应职责清单,健全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努力为居

 民提供单一窗口对接更多服务的便利。

 (二)建立多元共治新格局。

 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议事协调机制;强化社会组织共治,推进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社会组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助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系统整合社会组织力量,强化居民公众参与,组建矛盾纠纷、环境保护、文体活动等服务队伍,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以楼组自治为基础,借助议事会、评议会、听证会、协调会等载体,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三)加快推进治理手段现代化。

 整合部门资源,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完善“互联网+社区”服务,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社区;打造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宜居小区、智能网上社区居委会,同时开发居民投票决策系统,延伸社区服务触角、拓展服务空间。

 (四)坚持服务供给精准化。

 主动对接居民服务供需,开展自选特色服务,提高治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梳理服务群众的基础事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切实为社区减负。推广“社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试点探索社区对街道(部门)评价的制度设计,完善社区服务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机制;鼓励与驻区单位共建,制定项目清单,建设各具特色的共建示范点;结合换届,提高本社区居民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比例至 30 以上,促进人岗相适;推行“离案办公”,建立社区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等制度。

 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省委政研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赴省内外进行调研,经过研究提出,我省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做好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一、深化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认识和把握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是对社会事务进行的全面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在不同时期采取了各具特征的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我国社会经历了从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的发展进程,有力保障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建设领域制度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进入了新时代。根据党中央新要求和发展新形势,2017 年以来,省委安排省级领导和省有关部门、各市州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全省上下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可行性、紧迫性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做好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作用重要、意义重大。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眼全局和长远,看到做好社会治理,关乎国家安全大局,关乎长治久安,关乎“一优两

 高”落实,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社会治理与改善民生同为社会建设“一体两翼”的内在联系,紧紧抓住社会治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清方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正当其时、条件充分。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领会,看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有方向,前进有基础,技术有支撑,面临加快推进的大好时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大力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构建了“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社会治理模式,打造了“班玛经验”“村寺并联治理”“社会治安状况五色分级评估”“三规三约”等一批社会治理创新品牌,维稳工作实现了由应急向常态、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全省迎来了社会秩序最为平稳的新阶段,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形势紧迫。

 新时代、新方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这既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也带来严峻风险挑战期。我省省情特殊、责任特殊,社会矛盾多发易发,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社会治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比以往任何时期情况更复杂,风险和挑战更多。全省上下应充分认

 识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维护人民安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活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人民幸福安康,通过创造性地做好“三护三促”工作,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以“三护三促”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使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得到优化,为建设营造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一)着力推进治理理念现代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加充分,更好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坚持融入全局。

 牢固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思想,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双赢。

 三是坚持多元共治。

 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发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开放治理体系。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把群众工作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和最终评价者。

 五是坚持依法治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有效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六是坚持统筹联动。

 社会治理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社会、千家万户的群众、千头万绪的社会事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部署、协调推进,形成省级重设计、市州抓统筹、县区负主责、乡村强能力的工作局面,实现各方面工作任务的贯通、各项政策制度的集成、各类资源力量的整合。

 (二)着力推进治理体制现代化。

 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各级党委(党组)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各大班子、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横向构建社会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社会治理指挥链,真正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责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应主导社会治理工作,强化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理规划、资源、力量、手段整合,主动开展社会治理,切实搞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不断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升级。

 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群团组织应协助党委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基层群团协同化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更好发挥群团组织的独特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共治作用。

 现代社会更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参与,更强调不同主体之间协商合作。应打破社会治理“自上而下”的线型治理模式,健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网状治理结构,充分释放微主体大能量。我省社

 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应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使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

 (三)着力推进治理布局现代化。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多方面布局工作、综合施治,方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是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关键在于完善工作机制。应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使评估过程真正成为协调利益、取得共识的过程。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发挥信访工作源头性、基础性作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联动,推进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衔接,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效性。

 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有效防控的原则,加强治安防控“五张网”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情报信息搜集,强化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健全实战指挥机制,推进部门联动、区域协作,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处置水平。

 三是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必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推动公共安全治理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主动适应党政机构改革带来的新机遇,

 着力构建大公共安全格局。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推动平安细胞建设全面深入发展,构筑群众身边的平安工程。

 四是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抓基础,在各类基层单位有序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抓关键,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抓重点,提供多样化心理服务,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防范,重视对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

 五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应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动县级部门下放权限,强化乡镇(街道)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增强村(社区)服务功能。坚持把行政管理的更多事项从村(社区)一级剥离出来,把服务群众的更多事交给他们去做,并同步落实“费随事转”制度。借鉴“街巷吹哨、部门报到”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县级以上部门及时响应群众要求、支持基层工作的办法措施。当前,全省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应顺应趋势,把基层组织往细里设,把服务群众往实里做。加快业委会建设,在贯彻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物业管理法、业主大会规章等法律法规框架下,选择开展试点工作,赋予业主委员会更多自治功能,使之成为社区居委会指导下的下一级居民群众自治机构。网格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网底”,现在全省网格化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也存在网格划分过大、服务管理不够精准、网格员保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应以小区、楼院为基本单元,合理设置网格。

 应建立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费随事转”制度,逐步落实网格员工作补助,让他们有心劲有条件治理网格、做好服务。

 (四)着力推进治理方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必然要有方式方法的变革。

 一是发挥自治基础作用。

 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寺规僧约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注重发挥调委会、治保会、关工委、红白理事会等下属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广泛推进村务、居务、厂务、校务等基层单位公共事务公开。

 二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抓好“关键少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各级法律顾问作用。加强社会治理领域地方立法工作,对用“习惯法”替代法律法规的现象坚决进行整治。

 三是发挥德治教化作用。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实现柔性治理社会、道德教化群众。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持续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广泛树立先进典型。文化能够凝聚民心、教化民众、淳朴民风,应用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振奋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五)着力推进治理手段现代化。

 坚持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现代社会治理效能。

 必须坚持规划引领。

 研究制定全省社会治理领域信息化发展、智能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必须坚持统筹为要。社会治理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建设,应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办事。

 必须坚持基础先行。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最突出的短板。应加快城乡光纤入户,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提高电子门禁、视频监控普及度。同时,加快老旧楼院水表电表改造、解决无人防物防技防的“三无”问题。

 必须坚持规范运行。

 重点是抓好“一中心、两平台”实体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一中心”即综治中心,省级以下综治中心可由市州一级负责统筹建设,按需整合基层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社保等部门有关资源和力量,并与各级居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进行融合。“两平台”,即以“雪亮工程”等项目为依托,建设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的运行指挥平台;由政法委牵头,信息采集以公安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协助,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并适度纳入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共享使用。

 三、充分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新时代,治理主体协同、市州重点统筹、现代科技支撑、基层勇于探索创新、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都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动能,创造

 了新空间。全省上下应重视培育和激发新动能,努力实现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是统一思想共识。

 郡县治,天下安。市域既是人文地理概念,又是行政管辖范畴,在国家治理中处于中观定位。以市域范围推进社会治理,有利于在市州范围内统筹社会治理资源,根据不同地区实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社会治理工作。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

 市域社会治理处在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省级应加强总体指导,各市州应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研究、来部署、来推进,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方法路径,走出各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三是开展试点工作。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是一个新抓手,应围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流动人口管理、“城市病”治理等突出问题抓好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四是注重统筹联动。

 统筹联动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明显优势。抓好市州、县区、乡镇不同层级共同发力的纵向统筹,抓好部门共同参与、资源有效整合的横

 向统筹。现在,我省各市州都有对口援青、东西协作帮扶关系,应用好对口支援力量,突出抓好内外统筹,使之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动力。

 (二)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特殊的省情和社会结构,决定了社会治理要协调推进。对具有特色的城市、农村、牧区三种治理模式,应认真总结、不断提升。

 一是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模式。

 城市社会治理关键要精准。必须狠抓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做好自然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各领域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公共安全感。狠抓居民精细化服务,狠抓楼院社会治理,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二是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农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应整合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村医村教等多方力量,有效强化治理合力。农村是老人社会、熟人社会,应该注重发挥乡贤的特殊作用。建好村级服务中心,把“最多跑一次”项目逐步往村一级落。加快农村小技防建设,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三是提升牧区社会治理模式。

 牧区居住分散,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治理难度更大。应强化思想教育,注重感恩教育和典型引领,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力维护稳定,持续推进平安与振兴工程,推动重点乡镇综合整治,加强网络自媒体管理,依法、精准、妥善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同步推进

 牧区“放管服”改革进乡到村,注重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生改善,更好凝聚人心。

 (三)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创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绝不能在网络社会失语、失势、失控。

 一是牢牢占领网上阵地。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应用力建好网络舆论阵地,坚决赢得网上主导权。

 二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量。

 建强网宣员、网评员队伍。领导干部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学网、上网、用网,认真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三是加快融媒体建设。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加快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四是推动网络空间共治。

 建立新型互联网管理体系,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让互联网共治成果更好造福人民。

 四、加强和改进对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德政工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为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社会治理正确方向。

 必须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社会治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好“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三护三促”各项工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了解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听党话、跟党走,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好社会治理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把社会治理现代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社会治理重要工作。各级人大、政协和人民团体、驻青部队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各级领导干部要肩负起保“一方平安”的领导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责任链条。完善好平安建设机制。各地应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做好与原综治、维稳、反邪教等议事协调机制和成员单位的工作承接,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建设工作。发扬好斗争精神。社会治理既要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又要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善于斗争,不做绅士做斗士。年轻干部必须加强斗争历练,到社会治理一线经风雨、见世面。

 (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打造社会治理坚强阵地。

 加强基层党建是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应积极探索“基层党

 建+社会治理”新思路新模式,构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把基层党组织覆盖得更加全面。积极探索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党委(党总支),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等产业链中设立党支部,在城镇小区、楼院建立党支部,推动下设一级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特别是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把各类基层组织凝聚在党旗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一些村(社区)“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保守的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基层党建联动发挥得更加有效。着力推动社区党建和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积极促进相邻两地之间党组织的合作联动,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基层党员的形象树立得更加鲜明。结合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鼓励引导乡村、社区党员在社会治理一线开展建功立业、承诺践诺活动。持续整治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问题,坚决反对和纠正党员“双重信仰”。

 (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治理根本立场。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运用到社会治理实践中。社会治理要服务群众需要。坚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问题,让各族群众感受到社会安全、办事

 方便、社会温暖、公平正义。社会治理要动员群众参与。总结推广“百姓说事” “乡贤参事” “百姓随手拍” “12345 电话热线” “城市管理 App”等做法,让人人都做网格员、监督员。社会治理要接受群众评判。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总结西宁社会治安评价机制的经验,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社会治理效果的根本评价标准。

 (四)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保障。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加强基层各方面的保障。加强力量保障。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配备乡镇(街道)党组织政法委员,探索派出所、司法所所长进入乡镇(街道)党委领导班子。严格遵守基层干部管理规定,严禁违规占用基层单位编制,严禁借调基层单位人员。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十条举措”,让基层干部有精力抓治理。加强能力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用,加强社会治理专题培训。在各州推广玉树基层干部学院的成功做法,并积极发挥我省社区干部学院、农村干部学院作用,加大对基层干部后备力量的培训。加强工作保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基层工作 人员相关保障。

 (五)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落实社会治理各项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一步一个脚印把社会治理现代化变为现实。实行目标化管理,把社会治理现代化蓝图分解为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实行项目化推进,研究确定一批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项目,一项一项抓实施。实行责任化考核,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目标责任

 考核。实行立体化宣传,创新社会治理宣传方式,形成多媒体立体化宣传格局,营造社会治理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治理 调研报告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