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安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05 16:35:03 浏览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听安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2012 年 5 月 18 日下午,安文铸教授应我校的邀请,开 开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安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教育顾问。在本次报告中,安教授从较高的层次和较宽的视角探讨中小学教师的成长问题。他首先介绍了我国师德建设的三个阶段;随后指出我国教师与发达国家教师的差距在于“品味”、“格调”和“气质”,并就如何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结合一些生动的实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安教授还就教师修养身心、提高思想道德水准的四个要素作了详细阐述,即:修炼精神、气质;修炼情感、态度;修炼智慧、能力;修炼心理、境界。

 安教授表示:教师人格已远远超出了教师一般职业道德的范畴,它不仅包含师德,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包括了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并将社会上普遍需要的这些优良品格、思想、情操、才学、气质等集于一身,在教书育人中展现出来。安教授提出教师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的途经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勉励大家按照各自的需求和兴趣,要逐步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长于记忆。安教授报告中生动的例子,形象的语言让老师们受到了良好的教益。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同时,还由于对进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道德品质上都有善有恶,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完人”。而社会又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品格,从而更出色的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它使教师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不断克服自身一切非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人民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讲座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