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现状

时间:2022-10-31 17:10:10 浏览量:

乡村振兴现状8篇乡村振兴现状 “两个一百年”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小康不小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现状8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现状8篇

篇一:乡村振兴现状

dquo;两个一百年” 小康社会(脱贫攻坚)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乡村振兴 二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的要求 三基层干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乡村振兴 (一)中国漫长古代史:“三农”始终是最大的社会问题 1、农业靠天吃饭,受自然环境影响生产风险大 (自然科学、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国家层面对农业不投入。解放后打深水井,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农业才丰收) 2、农村不被重视,皇权不下县管理落后 (皇权,族权,夫权,靠的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民行为。绵延几千年,其中必然有先进的成分,所以,曾经一度中国农村旧制度秩序破坏,新制度新秩序没有确立,人民群众不满意。加强基层治理) 3、农民是社会最底层,一直被各种势力压迫 官逼民反,冒死战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新一轮压榨的还是农民。

 (二)共产党成立之后:认识到“三农”的重要性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 年 3 月 找出中国共产党天然同盟,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不是无产阶级的产业工人,而是广大农民,特别是贫民雇农。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3 月 农民运动不是“糟的很”而是好的很,坚持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 8 月-1937 年 7 月) 全面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 8 月-1949 年 9 月) 建国之后的各类战争,农民都是主要的力量。

 共产党围绕农村农业农民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蒋介石一直在城市。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农”对全国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工业产量产值、税收贡献,总量和占比很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农业收入一度占财政收入的 40%。如何保证城市人口吃饭问题,保证城市稳定,政

 权稳定,所以,牺牲三农,稳定城市是必然选择,也是不得不的选择。

 1、农民交农业税以及高于农业税本身的其他税。

 从 1949 年至 2003 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达到 3945.66 亿元。其中仅 1949 年至 1984 年,征收农业税有 1000 多亿元,相当于现在的 10 万亿元。农业税并不是农民承担的全部税费。农业税是“头税”,还有二税,三税。1985 年农业税仅占农民负担的五分之一,1990 年农业税占总负担九分之一。也是就是说,4000 亿元农业税只占农民负担的一小部分,各种摊派,农民负担很重。“交公粮” “三粮四款” 2、统购统销“剪刀差”。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和稳定粮价,给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国家从 1953 年开始试行对粮食统购统销,农民低价把粮食卖给国家,高价买入工业产品。根据袁瑞珍统计,1953 年至1985 年,统购统销过程中农民向国家贡献财富大约 7000 至 8000 亿元。(考学,吃国库粮,转户口,少交钱。) 3、城乡二元化发展。

 防止农民进城,1959 年出台《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等文件,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等。

 4、农民义务劳动付出劳役。

 农民按照义务工出劳役,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公路建设,修校舍等。红旗渠,十三陵水库等全国各地大型水利工程都是那时候修的,农民出劳役无法计算。

 (四)改革开放:“三农”依然是最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我们都要深情地说,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供养了我们。供养了我们的城市和国家。

 所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要扶贫攻坚,要乡村振兴。

 (五)新时代:全面认识“三农”的重大意义 1、乡村振兴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城乡发展不平衡 2、乡村振兴与立足新发展阶段 2050 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0 年中国特色社主义进入新阶段 2012 年十八大中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978 年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6 年毛泽东逝世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3、乡村振兴与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动力

 协调:内在要求 绿色:人与自然 开放:发展路径 共享:根本目的 4、乡村振兴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机遇 准确 科学 主动 意识 识变 应变 求变 一手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让农村生产的产品、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符合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以就业为抓手,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能消费。

 5、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 40 年,整体收入不高,同时,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中国社会 90%的人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 62%的人月收入在 2000 元以下; 月收入过万的只有 7110 万人; 月收入 500 万以上,有 10 万人。

 个别贪官、明星违法违规、逃税避税身价过亿,极度奢靡。“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提到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要求“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限高;扩中;提低 一是限高。月收入 10 万至 50 万的属于高收入阶层,税收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遏制以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获取收入。(阿里,美团,腾讯等大财团垄断国内民生领域,普通企业个人没有机会。) 二是扩中。“中国有 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展居民收入和财富上升渠道和空间”。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运用农业农村资源和现代经营方式增加收入。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个税起征点;个体劳动征税) 三是提低。“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如何认识乡村振兴? 一、如何看: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乡村振兴 (一)中国漫长古代史:农民最底层是常态 (二)共产党成立之后:认识到三农的重要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农对全国的支持 (四)新时代全面认识:三农问题重大意义 1、乡村振兴与新社会主要矛盾 2、乡村振兴与立足新发展阶段 3、乡村振兴与贯彻新发展理念 4、乡村振兴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5、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路线图

 二.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要求 干什么: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的要求 2021 年农业农村部发文,从 7 个方面部署 34 项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什么) 二是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如何) 七是强化支撑保障,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保障发展)

  二是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 1 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建立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

 (八)打好种业翻身仗。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九)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 1 亿亩。

 (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农业科研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100 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强镇。

 (十一)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化.....大数据,互联网。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十二)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构建有机肥施用长效机制。科学用药,高效施药,轮换用药,高毒农药淘汰。兽用抗菌药减量化等食品安全。

 (十三)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十四)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有人偷掘贩卖东北黑土地)污染耕地分类管理,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十五)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可降解地膜。

 (十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制订农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00 项,营养品质等农业行业标准 200 项。严厉查处禁限用农兽药使用超标问题。(转基因没有提)

 (农药残留,家禽抗生素;添加剂;互害模式)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十一)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是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源头分类减量和处理利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应付检查,雇人扫地,劳民伤财,表面文章) (二十二)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村供水、乡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煤改电改气,禁止农民烧柴烧炭,取暖生活) (二十三)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创建示范点。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进一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

  六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十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修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巩固用好承包地确权成果,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十五)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盘活利用试点工作。

 (二十六)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二十七)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

 (二十八)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费用高于土地收入,农民不需要了。

 (二十九)深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篇二:乡村振兴现状

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现状、不足及建议

 摘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要素的投入。湘西州金融部门通过四大“金融+”措施,精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配套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意愿不强;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广度不够;产业基础不牢固,有效承载主体不足等问题,在此文章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近年来,湘西州金融部门通过四大“金融+”措施,精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下活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棋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积极贡献。2018 年 4 月,吉首市率先脱贫摘帽,2019 年,湘西州剩下的 7 个深度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0 年末全州顺利接受了多项国省检查验收,1110 个贫困村按时出列,65.6 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十八洞村、菖蒲塘村成为全国精准扶贫样板,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全面推介“湘西经验”。2020年湘西州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州”称号,龙山县、泸溪县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称号。

 一、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现状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离不開金融要素的投入。近年来,湘西州采取四大“金融+”措施,在政策支持、产业提质、基础配套、产品创新等工作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功,以金融之力攻脱贫之坚,以金融之力助乡村振兴。

 (一)“金融+政策支持”,以政策导向之力助乡村振兴 1. 中央层面。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2 月 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历史新起点。

 2. 省级层面。2021 年 3 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人民银行长沙中支联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湖南省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助力乡村振兴。

 3. 州级层面。湘西州积极响应,相继出台《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人民银行湘西州中支先后印发《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征信助力湘西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依据;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年”活动,积极在花垣十八洞、凤凰菖蒲塘等前期金融扶贫成效明显的村开展乡村振兴探索试点。

 (二)“金融+农村产业”,以产业提质之力助农村变强 1.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金融资源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积极探索“农户参股+扶贫资金扶持+银行信贷支持”“银行信贷支持+产业链带动”等多种“金融+”模式,重点支持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凤凰旅游业等带动面大、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实现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式开发,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截至 2020 年 12 月末,全州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是 2017 年末的 2.45 倍,年均增速 34.81%。凤凰县农商行推出“党建共创、金融普惠”整村授信小贷,促进建成腊尔山

 片区高山蔬菜精品园、凤大二级公路沿线生态休闲观光园、菖蒲塘农旅结合产业园等 3 个万亩精品园,促成大坡高山葡萄等 12 个千亩标准园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序推进。

 2. 激活乡村旅游活力。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湘西州积极支持农民发展 “农家乐”“休闲农场”等乡村旅游休闲项目,构建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新格局,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激活了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活力。如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在农商行、建行的支持下,依靠万亩有机茶园和夯吾苗寨景区两个核心点,以“村茶产业+土地+农户+资金”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脱贫之路。2020 年,该村接待游客 84 万人,就业 738 人,旅游收入 1.3 亿元,茶叶销售1.1 亿元,全村人均年收入由 800 元提高到 21618 元,产业发展惠及周边 11 个村 5000 多户近 2 万人。凤凰县建行以支持旅游产业为重点,为乡村游发放贷款 6 亿元,有效培育了旅游区辐射范围内乡村自主造血能力。

 (三)“金融+基础配套”,以便民惠民之力助农村变美 1.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5 年以来,湘西州通过信贷、发债、基础设施基金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工程改造、乡村旅游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光大银行为农村空心宅基地复垦、机耕道、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及农民易地扶贫搬迁等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融资 1 亿元。截至 2021 年 2 月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是 2017 年末的 1.79 倍,年均增速 20.27%。

 2. 夯实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一是金融资金嵌入。2014 年以来,湘西州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截至 2021 年 2 月末,全州涉农贷款余额是 2017 年末的 1.57 倍,年均增速 15.4%。二是金融服务嵌入。在全州建立 1110 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推动 1100 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电商服务点融合共建,融合率 100%;落实“村村通”,实现 1804 个村级行政区助农取款服务设备全覆盖;完成 553 个行政村授信工作,建立 161 个信用示范村,对 46.26 万户农户信用建档。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相结合,拓宽农户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融资途径,截至 2021 年 2 月末,全州农户贷款余额是 2017 年末的 1.57 倍,年均增速 15.34%;累计为 5.29 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24.71 亿元。三是专项信贷资金渗透。近年来,湘西州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林权抵押、农业科技等专项贷款,2021 年 2 月末,湘西州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农村企业农业科技贷款余额分别是 2017 年末的 1.7 倍、2.06 倍,年均增速分别为 18.26%、25.6%。

 (四)“金融+扶贫普惠”,以产品创新之力助农民变富 1. 打造特色金融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推出特色金融信贷产品,全面满足不同层面资金需求。目前,全州金融机构推出了“扶贫小额信贷”“惠农易贷”“富农贷”等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信贷产品;推出了“百合贷”“茶园贷”“油茶贷”“光富贷”“湘西黄牛银团贷”“湘西黄金茶专项贷”“旅游扶贫贷”等专门针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信贷产品;推出了“教育扶贫贷”“易地扶贫搬迁贷”“惠农养老贷”等针对农村重点民生工程的信贷产品,产品创新实现农户需求全覆盖,直接或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 54286 人。湘西州农发行在泸溪县工业园区开发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获湖南省融资创新一等奖。

 2. 创新其他配套服务模式。开展农联“微直播”、农业与金融发展论坛等,促成银农、银企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以雇佣劳动、产品订单、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带动 6044 人增收。州光大银行与市、州经开区共同搭建风补平台,合作开展风补基金贷款;州工行利用“融 e 购”平台,帮助花垣、永顺等国家级贫困县销售猕猴桃、稻米等农产品;州农行利用农总行电商扶贫平台重点销售茶叶、粮油、腊制品、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线上帮助完成销售 1619 万元;州建行推广电商扶贫新模式,扶植酒鬼酒、永顺腊肉、古丈茶叶、龙山百合等 42 家企业入驻建行善融平台,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湘西州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实现线上扶贫交易额 1.98 亿元。

 二、湘西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不足 (一)配套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意愿不强 一是湘西州目前尚未成立统一的风险补偿基金,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够,大多是针对某一产业发展的专项风险补偿基金,金额较小,在资金来源、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配套措施不健全,难以满足农村市场融资

 需求。二是湘西州虽已建立融资担保公司,但担保人才、资金使用等缺乏规范管理,贫困户和涉农企业普遍缺少抵押品,放贷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较为谨慎。如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于无有效担保,金融机构无法增加授信,导致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三是各家银行考核指标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考核,对信贷资产质量要求高,不良容忍度较低,加上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出现不良,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服务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广度不够 一是金融机构种类少,下沉力度不够。湘西州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仅农行、邮储银行在农村有网点,且数量有限,部分乡镇金融服务供给没有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机制,金融支农能力不足。二是金融创新能力弱,产品种类少且推广难度较大。受人力、技术和制度约束,我州金融机构开发新金融产品的能力较弱、产品设计不够合理、权力有限,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产品虽然数量不少,但比较切合农村市场的只有“农户联保”“扶贫小额信贷”“惠农贷”等少数几款产品,推广较好的只有“农户联保”产品,目前“两权”抵押贷款仍没有启动。对偏远山区、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品种和渠道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贫困地区金融多样化需求。

 (三)产业基础不牢固,有效承载主体不足 一是湘西州一产规模小、增速缓、产业链短,农业生产成本(如农村劳动力价格,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断上升,金融投入吸引力不足。二是特色产业多为初级产品,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少,高端产品缺乏,副产品加工利用率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三是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不足,龙头企业较少,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主体有效金融需求不足。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做好帮扶政策前后衔接,强化薄弱环节倾斜支持 一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新政策未出台之前,仍然按照原有的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执行,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切实抓好产业就业扶贫促进增收稳定,确保金融支持力度不减,防止贫困群众返贫。二是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机制体系,尽早出台政策举措、责任落实、组织保障、资金投入、项目统筹、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方面有效衔接机制体制,为有效衔接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推动州级融资担保公司加快运作,建立健全贷款风险奖补机制,因地制宜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完善风险补偿金管理制度,合理设置托管对象、补偿条件,提高风险补偿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金融创新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 一是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不同性质金融机构的互补作用,根据自身性质和特色明确业务重点,大力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加快推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向中小城镇、乡村拓展,为城镇、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维度的金融服务。二是改进乡镇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支付渠道建设,完善乡村保险保障机制,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等,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建立健全针对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为农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出台专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等项目前期开发的金融支持,优化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贷款要素,提高涉农信贷产品适用性。

 (三)加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乡村振兴“十项工程”、优势产业“四个千亿计划”、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全域文化旅游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优势产业、重点项目、民营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以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聚集,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二是深化“百名行长联千企”活动。在认真總结 2019~2020 年“百名行长联千企”活动工作经验基础上,开展“百名行长联千企深化年”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围绕湘西州九大产业链加强银企对接,分县域、分行业开展金融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等系列专项对接活动。

 参考文献:

 [1]谷壮海,等.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金融支持实证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7(07):12-20. [2]曾福生,蔡保忠.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02):179-184. [3]田朝辉.“五轮驱动”护航乡村振兴——湖南湘西州“金融+”决胜脱贫攻坚[N].金融时报,2020-05-12.

篇三:乡村振兴现状

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战略阵地的关键阵地。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领导农村事业发展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要走好乡村振兴道路,就要不断激活基层党建、不断完善基层党建、不断振兴基层党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职能,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

 以党建项目 压紧主体责任。通过谋划党建项目把各级党委、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全面从严治党、抓组织建设责任压实。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围绕基层党建最为突出的问题,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项目实施、项目调度、总结提升的每一环节亲自抓、直接抓、靠前抓。

 以城乡统筹做实基层治理。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成果。

 在城市 要 优化区化党建运行机制。以“区域协同、自治共治”为根本,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对口联系社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强化组织派遣报到党员和居住地报到党员的“社区意识、家园意识、主人意识”,坚持社区党组织承载能力建设与下沉党员服务能力建设同步推进、同步提升,用好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积分管理等抓手,推动下沉党员干部在自治、法治、德治上当先锋、做表率。

 在乡村,要推动乡村治理向塆组延伸。以“塆组群众会”为载体,以“三联三强”(乡镇部联村、村部联组、党员联户,强组织体系、强队伍建设、强作用发挥)为抓手,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塆组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的村组三级组织体系,建强村民小组长、塆长两支队伍,充分发

 挥塆组在优治理、保平安、促发展、惠民生中的基石作用,实现塆组自治。

 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和换届“四先四后”(先整顿后换届、先审计后换届、先考察后换届、先研判后换届)要求,全面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育管用备“五项机制”,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多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做准做实村(社区)的考核工作,分出一二三四类,一类村的书记,建议他们列席乡镇党委会,这样既是给他们一种荣誉,同时在乡镇党委做决策时可以提供一些他们在一线处理事情时的一些参考、一些建议。引导村(社区)立足资源禀赋走开发经营之路,发动乡土人才走创新创业之路,依托市场主体走合作发展之路,支持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经济薄弱的村(社区)连片发展产业,提升集体经济支撑力。探索发展集体经济与村干部基本报酬挂钩实施办法,加强正向激励。完善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党组织体系,不断提升村党组织领导力,健全基层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鼓励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

 以示范带动促进工作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的必学内容。适时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各领域党组织工作条例专题培训班。结合建党 100 周年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在各领域、各层次形成敢担当、善谋划、能成事的工作氛围。

篇四:乡村振兴现状

振兴谋新篇

 农村改革将加力

 1. 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绿色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民心工程,我办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紧抓“三无一规范一眼净”,让乡韵悠悠、村风融融,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好的人居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新的推动力量。

 一是推进村庄整治。朝歌街道成立专项督查小组,组织各村(社区)对杂物杂草、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废弃机械等分批次、分点位进行彻底清理整治,2020 年共出动清理运输车 20 余辆,钩机 3 辆,垃圾运输约 350 车次,共计清理村庄垃圾 5000 余方。

 二是推进厕所革命。朝歌街道成立城区旱厕清零工作专班,6 天时间连续作战,高标准完成城区 140 座旱厕拆除工作,提前兑现城区旱厕清零任务承诺。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南关村入户道路项目,投资 21 万元,对南关村西二巷、西三巷两条入户路进行硬化,改善了南关村村民的道路出行条件,为南关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奠定了基础。巩固清洁取暖工程,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目前已完成农村建筑能效提升 6.25 万平方米,空气源热风机涉及 5026 户,8345台,生物质采暖炉 136 台,提高广大村民冬季取暖品质的同时,相应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提升了生活品质,增进了人民福祉,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2. 以“产业兴旺”为支撑,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

 我办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支撑,经济发展引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夯实经济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石桥村、前张近村联村联建智能薄膜温室大棚产业扶贫项目快速落地,该项目总投资 197.08 万元,总占地约 20 亩,由 5 栋薄膜温室大棚组成,大棚内主要种植盆栽水果、果树育苗等。项目内每栋大棚的年营收在 92000 元左右,5 栋大约年产值46 万。项目年收益 15.77 万用于石桥村、前张近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均务工增加收益金额 14400 元。

 二是农副产品仓储服务业项目迅猛发展,朝歌街道创新方式方法,联合 13 个村实施打造农产品仓储服务业项目。后张近村项目总投资 110 万元,建筑面积 1100 平方米,占地 1.65 亩,仓储租赁年收益中的 26400 元用于村集体经济收入,61600 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收入以稳定脱贫;东关村项目总投资 97 万元,净占地 1100 平方米,约 1.8 亩;南关村、稻庄村联村联建养殖场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 120 万元,总建筑面积 2700 平方米。东关村与南关村、稻庄村联村联建项目建成后,租赁公司需向朝歌办缴纳租赁费不低于投资额度 8%,再由朝歌办将收益资金的 70%对 13 个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合理分配,30%收益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农副产品仓储服务业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后张近村、东关村、南关村、稻庄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问题,可以保障 13 个村的 87 户未脱贫户稳定脱贫,同时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三是大力发展 “百亩乐享果玩”项目,项目位于朝歌镇前张进村东地,占地 200 余亩,目前已经栽植“果玩”品牌明星产品“金果梨,苹果梨”20 余亩,陆续将引进蜜柚、蓝莓、西梅、菲油果等精品果树,覆盖 1-12 月份的全年水果品种,并以果园为载体开发休闲垂钓、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以果树认养和水果采摘为营销亮点辅以线上销售的方式将果园打造成农业生态示范基地。乐享果玩项目盘活了土地,建立果树种植园不仅可以进行果树采摘、果树认养,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更能带动周边就业,精准扶贫,立足乡镇造福乡镇,为一方百姓福祉。

 四是规划编制石桥村 G 5G 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全村涉及 362 户村民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合同,以土地入股形式进行分红,3500 亩耕地全部流。村委会和河南省现代化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实施合同,协助作业单位实施无人机操作,完成全办 3809 亩耕地的植保社会化服务项目。5G 农业项目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3. 筑牢文明乡风建设成果,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以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村居模式”,凝聚人心,淳化民风,让村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内生动力。

 一是丰富文化生活、文艺活动内容 ,增添活动设备,申请乒乓球案、健身器材等各种娱乐健身设施器材 42 套,呼吁辖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寻找村宝”活动,推进文化强县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培育优良家风,弘扬慈孝齐家,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完善村规民约,纳入移风易俗内容,发放倡议书、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带动村民主动摆脱陋习,共同参与到村庄和家庭环境整治,培育文明新风,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文化强办,补充群众文化食粮,设立“农家书屋”,为各村居配备图书 2200 余本,同时在我办 6 个村居投入使用科技大屏,使辖区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知识和科技动态,掌握日常生活小常识,为村居广场增加了一道“科技风景线”。

篇五:乡村振兴现状

村振兴体会文章】以文化振兴抬高乡村振兴底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和组织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当前,必须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填补乡村文化“洼地”,切实以文化振兴抬高乡村振兴底板。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振兴乡村,文化先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和为广大农民带来丰厚文化滋养。乡村振兴深层次在于文化振兴,若是没有文化的振兴,物质再发达的乡村也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联组会讨论时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

 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好的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无论是农村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还是传统古村落的破坏,亦或是农民科学、法治素养的淡漠,都在昭示着乡村文化振兴刻不容缓。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以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乡村将焕发更多生机和活力。

 充分发挥道德的滋养教化功能。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丰富乡村产业发展业态、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

 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道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涵养向上向善的家风民风乡风。要赋予优秀乡土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彰显其深厚丰富、意蕴无穷的文化魅力,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现实功能,不断夯实乡土文化的底蕴,塑造乡土文化的尊严,推进乡土文化的自觉自醒。积极推进移风易俗行动。用蕴含优秀民俗、体现时代风尚的婚丧新文化取代旧陋习旧风俗。通过村里的广播站对农民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互相攀比等不良行为,摒弃红白事大操大办不良习俗,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等健康文明行为。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涵养良好乡风。选树典型,充分重视典型的引导作用,开展“培育中国好家风”活动,挖掘和弘扬家训家教中的优良传统。通过“最美家庭”“孝子孝媳”“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激发农民向善向上的道德情感;制定完善乡规民约,严禁黄毒赌,反对陈规陋习,不断涵养好民风。

 全链条推进乡村文化人才“选育管用”。要把农村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培育乡村工匠,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传承发展传统技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在传统技艺人才聚集地设立工作站,开展研习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培育。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每年农闲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村屯,对乡镇文化站长、农村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解决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农民群众对活动策划的能力及演出水平。要组建基层文化志愿者团队,充分利用各类文化志愿者的才艺,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和送图书、送演出、送培训进乡村活动,为乡村群众带来主流优秀文化熏陶,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鼓励和引导文化人才回归乡村。吸引进城农民荣归故里,促使大学生村官扎根乡村,引导离退休人员回报桑梓、反哺故土,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篇六:乡村振兴现状

乡村振兴实践 2022 年 7 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兴港村扶贫区,开展社会调查和社工服务。

 经过对老人与儿童群体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为进一步帮助一老一小安置群体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区生活,加强代际沟通,重构社会支持网络。7 月 3日至 16 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院学子与泰州市姜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起走进泰州市扶贫安置区。

 据悉,此次共融营服务对象主要是兴港村中 6 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 60 岁以上老年人,共计 160 余人。

 期间,基于当下疫情防控需要以及老人对科学用药知识匮乏的突出问题,为帮助长者们提升防疫意识和健康保健意识,团队为老人们策划并表演以“公筷公勺”、“科学用药,幸福晚年”为主题的情景剧。编写了朗朗上口的标语向老人们宣传用药知识,例如“是药三分毒”“过量服用伤身体”“来路不明不要买”“夸大宣传不要信”“药品储藏有讲究”“药品过期不乱弃”“用药常识记心底”等口诀,并用泰州话向老人们进行解释,让老年人养成科学用药的良好习惯,提高健康管理意识。

 过程中,为增加老人和儿童青少年的互动,团队以泰州传统文化为载体,帮助和引导老人教授儿童青少年学习歌曲、舞蹈、文字,还开展美食制作、手绘泰州等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老人和儿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泰州文化的传承。在手工课上,老人们拿着自己做的故居模型给儿童青少年讲解过去在乡村居住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何差异。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共融营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老人们通过传授文字、音乐等实践经验,增强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同时还丰富了老人们的闲暇生活,提高了精神慰藉,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互动学习、展现自我的平台。

 在未来的服务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将继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在前期服务的基础上,根据老人和儿童的需要,设计诸如“良好习惯养成” “我爱我社区”“尊老爱老主题教育”等活动。同时,在社区中营造“老年友好社区”“儿童友好社区”氛围,增加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幸福感,为儿童在社区的成长发展构建支持网络,促进其健康成长。

篇七:乡村振兴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和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超越。***镇为大冶市三类乡镇,镇村经济基础薄弱,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成为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中心工作。

 一、***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镇地处湖北“冶金走廊”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全镇山场面积 9 万亩,森林覆盖率 42%,是中国劲酒的水源地和红三军团诞生地,近年来,***镇紧扣“绿色发展示范镇、全域旅游特色镇和全面建成小康镇”奋斗目标,全力打造村居优美、产业精美、风景秀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全域休闲旅游产业,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先后荣获“湖北省森林城镇”、“绿满荆楚先进镇”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乡镇”称号。

 (ー)培育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过去乡村产业主要是传统种养业,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就业岗位少,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我镇先后引进富农、恒泰益、华鸿、仙源等企业,发展油茶、白茶、黄栀子、山桐子、“黑五类”食品等种植项目,在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通过发展,新建栀子黄、油茶、白

 茶、杂果、药材等种植基地 4 万余亩,2019 年,全镇农业产值达 13 亿元。同时,以“湖北省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创建为抓手,通过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对我镇农产品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深化栀子黄产业链,优化仙源公司油茶、白茶种植模式,做大做强金柯辣椒,持续打造毛铺优质水稻产品品牌,做精做优各类农产品。2019 年,全镇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已达 1.1 亿元。

 (二)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旅游富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増收、农村增绿的有效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镇位于鄂东南幕阜山余脉,坐拥“三山两水”"(云台山、金盆山、龙风山;双港口水库、邹清水库),盛产桃、李、枣等各类水果,素有“裹城”、“果城里”之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我镇抓住机遇、顺势而上,经过近几年的投人、建设和发掘,利用目然贤源优势逐步打造出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土主民俗文化节、以避暑纳识为特色的金柯露营基地、以田园休闲为特色的龙凤山度假区、以红色经興文化为特色的红三军团纪念馆等一批旅游品牌,开发出了“民俗文化类”“农业观光类”“避暑纳凉类”“休闲度假类”“红色教育类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的菜”的全域旅游线路图。目前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已成为鄂东南地区里要的红色革命教育和爱国教育基地,游客络绎不绝。金柯村露营基地母年带动村集体收人 20 万元以上。据统计,2019 年,到我镇旅游游客效込 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人达 1.8 亿元。

 (三)推进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习近平总书に理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媵理念,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文俘点。***

 镇充分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经我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贝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2019 年,我镇累计完成精准灭荒面积 6.5 万田,世在全面完成精准火元日标仕务;"“厕所革命”超额完成市级下达年度多,乡镇生活污水处埋)已運成投人便用;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出到 100%。同时,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进村,白工程基本完成。2016 年全 2018 年,共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塘港洳運懿治、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环境整治项目 320 余个,累计投人配套奖が资金 1524 万元,村容村貌大为改善,镇域内两纵三横路网格局全面建成,颇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初具雏形。

 (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样板。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我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党建引领.活力村庄”要求,深化乡村治理改革。以自然湾为基本单元,将全镇 20 个行政村 222 个村民小组编制为 165 个自治单元并组建村庄理事会,搭建起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庄群众为自治主体的“村委会﹣村庄理事会﹣农户"三级治理平台,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有了“新舞台”。各村庄理事会重点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文明新风、法治调解、服务生产生活”等六个方面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成为推进***镇乡村治理的“新角色”。2018 年村“两委”换届,全镇有 15 名村庄理事会成员进人村“两委”班子,村庄理事会已成为***镇培育“两委”接班人的“孵化器”,有效开创了乡村治理的新局面。

 (五)涵养文化底蘊,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习近总书记强调,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近年来,***镇积极发挥新乡贤榜样引领作用,以新建红色文化广场、廉政

 文化广场为载体,配齐健身器材、广播音响等设备,积极弘扬健康文明乡风。充分发挥镇文化站功能,大力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举办度书、旗袍秀、戏曲下乡、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估,营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将“土主节”、“年货节”等特色节庆催对多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举办全镇农业丰收、购农产品、展农机化、促乡村旅游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2019 年,“年货节”现场人数日均 2 万人次,现在“年货节”已经成为我镇展示、传承、弘扬农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因素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间题导向,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分析我镇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重点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镇财政及村集体经济薄弱。***镇属于欠发达乡镇,划为大冶市三类乡镇,含 7 个省级贫困村,镇级主要收人靠上级财政分成,2019年***镇财政总收人 2480 万元,与一类乡镇相比不到其三分之一。2019年,仅产业扶持一项工作投人 200 余万元,还有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农业生产支出等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另一方面,***镇位于偏远山区,由于地理劣势和规划限制,与其他乡镇街道相比在招商引资上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造成工商业经济发展落后。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支撑,资金问题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拦路虎。

 (二)人才空心化现象严重。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由 1949年的 10.64%增长到 2019 年的 60.60%,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带走了大量有知识、懂技术、怀本领的人才,留在农村里更多的是由“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组成的“386199”部队,致便农村缺人才、缺干部、缺能人、缺年轻人。龙泰制衣有限公司是***镇 2011

 年引引进的规上企业,2019 年销售收人达 4970 万元,从人才层面分析,6 人的管理层全部为浙江总公司调任,***本地用工均为一线流水线工人,2019 年人员流动达 100 余人,约占用工人数 1/4,根据目前用工人数只投人 12 条生产线,因用工不足导致其余 3 条生产线闲置。我们以的做农业农村工作,更多的是考虑人往哪里去,要大量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得考虑人从哪里来,靠谁来发展产业、建设乡村。

 (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定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产的产后延伸不够、附加值偏低、质量效益不高等,农民大多是卖“原子号”“初字号”产品,没有充分享受到增值的收益。栀子黄产业是刈仁八镇特色产业,是 11 个村集体经济收人的支撑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栀子黄已在2018 年进人初果期,当年销量达 73.6 万斤,预计 2020 年进主果期,年产量可达 180 万斤。栀子黄鲜果上门收购价格 0.9 元/斤,通过世干设备进行加工后于果收购价格 4.8 元/斤,通过技术提炼栀子油市场价格为 150 元斤。从原料到成品,产品价值翻了将近 150 倍,其中的利润方间是巨大的。而镇区内仅仅只有恒泰益合作社一家栀子黄加工厂,目前也只停留在烘干技术阶段,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仅仅是传结种养业,包括加工、包装、流通、营销等配套产业,以及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都需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建议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力点在基层,落脚点也在基层。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结合***镇的实际,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振兴,要以组织建设为引领。“群雁高飞头雁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组织领导就是乡村振兴

 的“头雁”。我们在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村党支部必须勇于站在一线,带着群众一起干,帮着群众解难题。通过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让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和资产资源资本的联合体,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阵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乡村振兴,要以特色产业为根本。一要做好产业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有序推进,科学绘制蓝图,一任接着一任干,积小胜为大胜,带来乡村面貌的大改善。二要做好“特”字文章,发掘优势产业的多重价值,在产品质量、附加值上多做文章,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服务”、“卖体验”等方向转变,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继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用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三)乡村振兴,要以人才为支撑。要把培育农村人力资本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就地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创新推进“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为党员、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人乡镇党委班子,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创设有利的政策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鼓励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共同投身乡村振兴。将农村先进力量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解决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后继乏人等“老大难”问题,带动更多在外人才投身我市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建设。

 (四)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内核。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一方面要深人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以龙风山体验园为载体的农耕文化、以红三军团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以土主节为载体的民俗文化

 等进行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亲善睦邻、与人为善、扶危济困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乡村振兴,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一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坚决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发展、在发展经济中提升生态环境。二是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整合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把农村建设成为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乡土风貌、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篇八:乡村振兴现状

振兴下新乡村音乐教育现状浅析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乡村各方面的发展进入到新一轮的改革阶段。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音乐教育则是乡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然在乡村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师资短缺、观念落后等问题,乡村音乐教育仍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本文主要就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探讨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新时代振兴乡村音乐教育的意义 从 1978 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得以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愈发不合理,缺少知识性人才,致使农村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落后,儿童的艺术素养难以得到发展。在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学校教育是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步。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乡村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发挥着必要的美育作用,加强乡村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乡村儿童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更多音乐方面的人才;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促进音乐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有利于乡村振兴的乡风文明建设,活跃乡村文化艺术生活,缩小城乡音乐教育差距。

 二、乡村音乐教育现状 (一)教育经费持续增长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近几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并且伴随着“美育”政策和“双减”政策的提出,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学校举办艺术教育活动的次数逐渐增加,艺术兴趣社团按需增设。乡村的学校里也有了众多兴趣班,例如张家口某乡镇小学开

 设的艺术社团在近几年增加为三种,艺术活动参加次数也在不断增加,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育设备不断更新 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在教学中最显著的体现便是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政府对学校教学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包括学校操场、教室桌椅、图书馆书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音乐教育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原有传统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门的音乐教室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合唱排练室、手风琴排练室等多种音乐教室;并且也添置了许多器乐以及现代化的音乐教育设备,例如多媒体、钢琴、手风琴、古筝等。在学校的调查中,张家口市某乡镇小学有专门的音乐教室 3 间,手风琴 34 台,钢琴 2 台,电子琴 10 架,古筝 1台,并且配有多媒体教室,可以基本满足音乐课教学以及音乐活动的举办。

 (三)乡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乡村音乐教育有所发展,乡村音乐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生的整体水平相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极端不平衡以及经济差距较大,乡村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乡村音乐师资力量短缺 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极端不平衡,政府对于城市学校师资投入力度很大,而大部分的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缺少必要的教育条件。另外,高校音乐师范毕业生本身缺乏到乡村教书的意识,再加上乡村多在不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教师在就业时会选择城市学校而不是乡村中小学。种种原因导致乡村教师的数量供不应求,尤其音乐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学校或者年级只有一个音乐教师,而师资力量的短缺的现状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音乐教师的负担,音乐课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艺术素质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乡村音乐课堂质量不高 乡村音乐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大多数乡村中小学对于音乐课并不重视,甚至采取忽视的态度,面对师资缺乏的现象,乡村学校就只能选用非音乐专业的老师兼带音乐课,老师自身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专业基础薄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是对课本歌曲进行简单演唱,尽管学校提供了新的教学设备,但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他们对于课本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也并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讲解,这就导致乡村音乐课堂的质量普遍不高。课堂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单一。现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材主要分为人教版、人音版、辽海版、湘教版、冀教版等等版本。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包含了歌曲演唱、歌曲赏析、器乐演奏,教学活动等等板块。以张家口市蔚县某乡镇小学为例,在实际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单一,整体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仅仅只完成了歌曲教唱这一个环节的内容,在歌曲教唱时也是拿着课本进行演唱,偶尔使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学生积极性难以激发。二是课堂缺乏创新性。在以往的教育中一直采取一体化的教育思维方式,而面对我国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一体化的教育方式已然不适用乡村的课堂,音乐课堂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凸显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学生的创新观念没有得到培养。

 3.乡村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乡村音乐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小学的音乐课基本上一周包含两节,在考试任务不重时课程能够基本满足要求,一旦临近考试,仅有的两节音乐课会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即使没有被占用,也是经常以自习课的形式将时间留给学生复习考试内容。不难发现,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层面都对音乐教育采取忽视的态度,我们根据发现的问题挑选不同层面的被访者进行访谈调查,调查后分别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学校教育是学生们最重要的受教育途径,但是由于师资短缺的原因,经常出现教学任

 务无法及时完成的情况,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更快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只能压缩音乐课与其他艺术课时间的措施来弥补文化课时间的短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音乐教育有所忽视。第二,家庭教育是学生们在启蒙阶段中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途径,然而家长对音乐教育存在意识偏差,所以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上,其他的课程都可放任不管,并且由于乡村拮据的经济条件以及音乐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也并不能够支撑孩子的音乐素养培养。第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自身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讲授中只是刻板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对课本内容深刻钻研,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最终使得学生对于音乐也提不起兴趣,没有认真探索学习过音乐,甚至把音乐课堂和音乐教学当成一种课外活动。虽然有些学生内心对于音乐比较感兴趣,但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音乐是副课的教育,内心自然而然地将音乐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对于学习音乐知识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由此,造成了学生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同样也造成了当前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难以发展的困境。

 三、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提高音乐教育的经济投入 政府首先要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以及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首先要成立音乐教育专项扶持基金,为学校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和学校音乐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其次要建立健全乡村音乐教育经费众筹机制,鼓励社会、企业为乡村音乐教育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加大乡村音乐教育经济投入,促进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条件的整体提升。在音乐基本设施方面,每个乡村学校都要能保障教学所使用的乐器和专门的音乐教室够用。在保证经费足够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增加多元化的音乐设备。硬性设施的资金投入之外,教师培训、艺术活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也要不断加大,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培训和举办活动时拉动企业投资,最终达到双方合作共赢。

 (二)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乡村音乐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提高乡村音乐教育的质量,提高乡村音乐教育的质量,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各级乡村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中小学校的校长和领导改变传统的观念,以培养乡村中小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个根本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彻底抛弃“音乐教育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保证音乐课不被其他课占用,建立音乐课多种评价机制,多举办有关音乐方面的艺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以此对音乐教师进行奖励,在评定职称时增加音乐教师的名额,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把音乐教育作为提高乡村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乡村音乐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大力开展乡村音乐教育,提高乡村学生音乐素质。

 (三)加强音乐师资力量的培育 1.引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 在国家设立教师特设岗位的政策下,增加音乐特岗教师招收的数量,招收教师的标准必须有所提高,聘用的教师专业技能必须过关,以减少教师上岗之后再次进行专业培训费用支出。报考音乐特岗教师的基本上都是各大高校的音乐生,并且随着国家对教师资格证的规范化要求,教师基本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观念也紧跟时代,基本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这就与当地非专业音乐教师有所不同,这部分教师入校授课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并带领着乡村当地教师观念的转变。另外,除了增加正式教师的引进数量以外,还要不断引进音乐师范生进入乡村学校进行实习,填补师资力量的空缺,扩大乡村音乐教师的队伍,同时也为师范生提供了实习实践的机会。

 2.创新乡村音乐教师培养方案 对于乡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全国各高校肩负和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各级师范高校应对乡村中小学师资提供有力支持,建立起高校与乡村学校联动合作的模式,双方

 音乐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高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性与乡村地方特色的独特性可为乡村音乐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首先建立完善的采风培训机制,由高校教师带队学生以及乡村音乐教师到乡村进行田野调查,随后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培训,切实加强乡村音乐教师学习本地音乐资源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其次,不仅可与高校进行联动,城乡中小学之间也可建立区域校际合作双赢机制,采取结对子、搞对口支援、音乐教师交流等活动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及时更新乡村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并组织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国培”与“省培”项目,促进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的持续深化,增加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建立乡村音乐教室专项教研室,定期探讨交流发现问题,通过教育反思分类归纳问题类型,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教研与实践双向发展。

 (四)探索乡村音乐教育新模式 1.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想要切实提高音乐课的质量,就必须改变以往简单的授课方法。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要合理,教师需做好案头工作,理解教材编排的内涵,并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讲授知识;在不断信息化的今天,教师需要对教学用具非常熟悉,并且提高自身制作教学 PPT 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视频、音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还可以借助多种音乐 App,例如唱吧、全民 K 歌等软件,在课堂教唱环节结束之后进行演唱 PK、小组合唱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情感表达能力。其次,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是首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在音乐课的讲授中教师要在歌唱实践中渗透音乐理论知识,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例如在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顽皮的杜鹃》这一课的学习中,需要我们掌握什么是唱名,就可以利用《唱名蹲》的游戏来加深学生对唱名的印象,

 并且对每个唱名的音高重复记忆,同时也是一个参与度非常高的教学活动设计。最后,要提高教学活动在音乐课中的占比,对于乡村学校而言,教室空间有限,教室外的空间大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参与率。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课本第六单元《东郭先生与狼》一课,该课是一堂教学活动课,并且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音乐剧。那么,教师就可通过音乐剧编排使学生有角色代入感,深入体验音乐,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剧的编排需要较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礼堂、操场等地来完成教学活动。通过这一音乐戏剧的课堂实践中的应用,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力。

 2.开发校本课程,为音乐教育注入活力 我国国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统一的课程内容已经完全不符合现在的培养目标。而充分体现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资源大多分布在乡村地区,这为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策略,将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然后开发为校本课程,一方面为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本地民间音乐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推广。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音乐教育作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在学生的价值观上还是整体综合素质上都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兼具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期待吸引越来越多的音乐师范生都在毕业时选择成为一名乡村音乐教师,扩大乡村音乐教师师资队伍,为祖国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侠.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提高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5):245. [2]韩阳.辽西北地区乡村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肖辉.乡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5):56-61. [4]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振兴现状 振兴 乡村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