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支部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总结

时间:2021-10-20 11:22:42 浏览量:

党建引领支部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总结 [8 篇]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内蒙古赤峰融合党建通过建立跨组织条块和层级的各类党建联合体,探索推行以“党建引领—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共建共享—发展共赢”为主要内容的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作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建引领作用的成功探索,赤峰融合党建模式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三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突出政治功能,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组织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届*中全会强调,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表面上看,赤峰融合党建主要是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创新,但贯穿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基层党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总体设计上牢牢把握政治原则,在制度安排上着力体现政治属性,在工作落实上力求政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作用,切实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战略、重大工程落到基层、落到实处,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有力地提升了基层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

  始终坚持融合的理念和思维,有力地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运行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赤峰融合党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丰富和拓展了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赤峰融合党建最大的突破在于,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理念和思维方式,把向上负责的管理要求与向下对应的服务职能有机结合,在纵向上打破层级壁垒、隶属关系,在横向上打破行政壁垒、区域限制,通过按需搭建服务平台,以“支部 + 支部”“党委 + 支部”等多种方式将单一组织融合为“以强带弱”“强强联合”“抱团取暖”的党建联合体,实现了基层党建的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发挥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整合优势,从而形成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问题导向,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赤峰融合党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把能否解决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一方面,整合资源、凝聚力量,通过建立党建联合体,推动党建引领、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共建共享、发展共赢,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建“覆盖低”“资源散”“合力弱”“灯下黑”“两张皮”等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机对接各成员党组织相关联的“产业链”“服务链”“业务链”“经营链”,分类建立问题清单、资源清单、供需清单,引导相关成员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接受任务、踊跃认领岗位、积极开展服务,集中力量办大事,帮助各类组织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关系党执政基础和人民福祉,极具复杂性和重要性。2020 年*月*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出版发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想提升基层党建效能,发挥好为民服务功能,就要涵养基层党建的“元气”,打通基层党建的“脉络”,实现“固本通络”的功效,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以期“强筋壮骨”。党的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是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强健其“筋骨”,才能增强基层党建之“体魄”,才能保证基层党建这条航船行稳致远。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深化政治功能,执行好、传递好、落实好党的大政方针、惠民举措,不断抓实抓牢执政基础,开拓创新、汲取养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厚植务实、创新、求真的丰沃土壤,基层组织建设必将在正确的轨道上,驶向广阔征途。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势,推动“两新”党组织实现有效“双覆盖”,积极探索在商圈市场、商宇楼盘建立枢纽型党组织。要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的作用发挥,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以期“强筋壮骨”。

  活化示范引领功能,实现“引药归经”。“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感染人、带动人。基层党建工作更需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让“做给群众干、带着群众干”始终镌刻在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心上,通过榜样的感染力和正能量激浊扬清、去伪存真。一方面要发挥好党组织凝聚群众、吸引群众、带动群众的功能,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核心和战斗堡垒,在帮富带富、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做在前、干在先,当好老百姓的“指路明灯”;另一方面要持续放大“先锋力量”的影响力,通过优秀共产党员的这面“镜子”,来找不足、促提升、树标杆,激发动力,共同发展。双管齐下,实现“引药归经”。

 优化为民质效,致力“打通梗阻”。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重点还是要做好民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将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建好民生项目、办好民生事项,要处处彰显党的“温度”,始终“把心放在服务群众上,把服务群众放在心上”,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只有脚步向下,民心才能向上,在老百姓的“衣食住用行”上下好功夫,做好常态的联系走访,尽力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难题,有效架起党群“连心桥”,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所关心的生活难题,打通“中梗阻”为老百姓的生活增色,这是基层党建的真谛,也是其永葆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绣花”是一项细致活,精髓成于细、贵在精。唯有付出精心、细心和恒心,让“下针”精准、精细、精到,才能成就“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的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期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如何用一根针将千条线穿出特色、穿出花样,更是要求组工干部练好党建“绣花功”。

  练好党建“绣花功”,要画好业务本领“绣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组工干部要增强“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打磨好“金刚钻”,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将业务理论知识学实、学深、学透,将业务技能练会、练精、练熟,不断拓宽知识面,学会“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做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努力成为解决群众工作的“活字典”和“万事通”。

  练好党建“绣花功”,要用好精准识别“绣针”。组织工作认真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组工干部不能做“差不多”先生,要始终把“安专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这些大概是组工干部对工作的最好诠释。组工干部不仅要切实执行每一道程序、严肃指出每一个问题、熟记每一条业务政策,更要在“一言一语”“一瞥一笑”上反复推敲、动真碰硬,把文章写到极致、把方案做到极致、把会务安排到极致、把思路谋划到极致,把追求完美、崇尚极致融入血脉、根植于心。

  练好党建“绣花功”,要走好苦干实干“绣线”。“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组工干部肩负着组织工作的重任,面对责任与重托,要挑重担、扛硬活,要以敢为人先、勇为人先、能为人先、善为人先的态度,以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勇气,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遇到问题时,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遇到矛盾时,主动靠前、敢于直面;遇到歪风时,敢唱黑脸、敢于战斗。只有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才能真正练就“硬核”组工干部的铁手掌、铁肩膀、硬脑袋。

  一日踏进组工门,终生不忘组工情。于我心中,组工干部是勤劳能干、积极进取的闪耀存在。作为一名“萌新”组工,我将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担当作为的“干劲”、认真负责的“细劲”,努力练好党建“绣花功”,“绣”好新时代组工美好蓝图。

  近年来,贵州铜仁市万山区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省委“二十条措施”和市委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创建两项机制,全力配强三支队伍,切实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活力。

  打造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按照规模适用、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标准,打造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党建、政务、社会服务资源,配套建立大型购物商场、图书室、文娱健身中心、“四点半课堂”、妇女之家、青年之家、职工之家等服务平台,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促进党建活动、为民服务、宣传教育等功能在党群服务中心集成。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网上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基层群众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截至目前,万山区 4 个街道和***个社区全部完成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建设。

  探索创建两项机制。一是构建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 1 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有效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今年来区级层面召开城市社区基层党建联席会议 2 次,街道级层面召开 6 次,社区召开 23次。二是探索创建 10 分钟到位机制。探索搬迁群众“线上”点单,党群服务中心后台“派单”,全区各级各部门线下“接单”的工作机制。全区各级各部门接到派单后,十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开展工作,切实解决搬迁群众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完单后反馈办结情况,党群服务中心及时做好服务跟踪回访,收集反馈评价,形成“美团外卖”点单服务模式,实现全方位便捷式服务,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真正在城市安新家、乐新业、圆新梦。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为搬迁群众办理事实 1 万余件。

  注重培养三支队伍。一是配强领头雁队伍。坚持将知识青年、退役军人、大学生等优秀年轻党员选拔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切实解决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年龄老化、热情减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等问题。通过街道选派、下派、从社区选拔等方式配齐配强了***个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截至目前,有 7 名支部书记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二是配强社区“两委”干部。采取下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拔优秀党员进入“两委”班子等方式,配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人,社区“两委”人员中的大学生***人,退役军人***人,返乡创业人员2人,知识青年7人。同时,实施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社区“两委”交叉任职,鼓励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三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按照“十个一”工作法(机关党员认领一个岗位、联系一户群众、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开展一次走访、参加一次党课、提出一条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社区制定一个计划、建立一本台账、开展一次测评评议、组织一次考核)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全区 1000 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已经到社区报到。

  物态变化是物理学定义,它指的是物质形态在气相、液相、固相之间彼此转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物质适应温度变化的一种机制。而党建工作同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改变自身“形态”,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这便是党建工作中的“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融入群众和严以律己,这说的是作风建设。熔化,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以对待人民,我们必须胸怀一颗赤子之心。党是一个整体,要融入群众,造福群众,就一定要“熔化”自身,与人民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真切体会群众感受,才能以基层的视角看待问题。我们从群众中来,必定要回到群众中去。无论是政策、精神,还是我们本身,只有与群众融为一体,才能永葆活力。凝固,液态到固态的过程。一个政党,尤其是一个执政党要领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昌盛,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和严格的执行,这一切都只能是空谈。只有将党的思想与理念不断提炼成为党规党章,并严格执行,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一路领先。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我们对于自身的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自己够“硬”,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走舞台中心。

  汽化与液化——树立形象和扩充队伍,这说的是组织建设。汽化,液态到气态的过程。对于人民来讲,党就是主心骨。对此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清醒。我们必须时刻发挥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辜负群众的信任。而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党性的“汽化”过程,迅速而有效。在一次次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巩固了党性,也让群众对党的领导更加充满信心,使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如此不但有利于社会治理,也树立起党的形象。液化,气态到液态的过程。以党员为主体的服务实践,会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并最终激励更多优秀人士加入党的队伍。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能提升组织建设的效率。就如同液化过程一样,使更多气体分子归附到液体中,壮大“液体队伍”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进一步体现。曾有这样一句话,可以阐释其中的哲理。如何让一滴水永不干枯?就是把它投入大海里。在组织的培养引导下,个人成长会提质增速,组织建设也会不断强化。

  升华与凝华——迅速实践和凝聚共识,这说的是思想建设。升华,固态到气态的过程。党建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如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来自党的关怀,唯有迅速落实上级的各项惠民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要快速领悟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特点,迅速全面的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就像升华过程一样,上级各项惠民政策就是“固态”,就是硬性指标。而各地需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升华”为适应本地的具体措施。提升了组织工作效率,也加强了思想认识。凝华,气态到固态的过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等一系列助力发展、造福人民的政策持续推进,不断凝聚着党员和群众的共识。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我们必须不断汇集力量,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真正形成“一盘棋”“一股绳”的整体格局。只有社会各阶层逐步建立起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才会更加深刻而有力,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才会更加矫健和踏实。

  党建工作中的“物态变化”说到底是党建人初心和使命的真挚表达。未来的征途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第四态”等离子态引入党建工作,并用这种高能状态推动党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黑龙江省塔河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民生为主线,着力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用“匠心”强引领,打造城市党建品牌。围绕“党员亮身份、服务暖万家”红色党建工程,各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打造“红星共建”“红星争辉”等特色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功能,创新推出“红领章+红旗手+红袖标”的工作模式。***名处级领导干部认领社区网格,带头开展走访慰问、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名科级干部依据居住地实际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等服务岗位,1***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居民达***人次,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用“恒心”聚合力,建强共驻共建堡垒。聚焦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建设,大力推行“3+3”工作机制,建立“三个清单”,与 88 家驻区单位签定共驻共建承诺书,整理项目清单 34 项,资源清单 572 项,需求清单 127 项。健全“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三项机制,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明晰各自责任、结成对子,根据各自的职业特点、特长等提供特色社区服务,逐步形成社区党组织统筹、部门联动、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实现发挥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最大化。

  用“热心”做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建设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驻区单位及在职党员为抓手的服务体系,通过单位“组团式”服务和党员“灵活式”服务,将居民需求在微信等平台“点餐”分配,党员进行“配菜”“送餐”,使群众不出门少跑腿或“零跑腿”享受服务。各社区党组织建立便民服务事项清单 152 项、撰写民情日记 66 本,并将在职党员划分到便民利民、扶弱帮困、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个特色行动党小组,聚焦群众反映的垃圾堆放、路灯设施、楼道卫生、空巢老人等问题,开展菜单式、特色化服务 138 次,着力打造解决民生实事、便民利民服务的城市生活圈,进一步补齐基层治理短板。

  2020 年*月*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出版发行。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同志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笔者认为,若将基层党建比作一栋房子,要其经得住“风雨”,抵得过“严寒”,就必须打牢根基,做到“内修外练”,常为基层党建“添砖加瓦”,才能倾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舒心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修好“内功”厚筑“最初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进入新时代,理论学习就是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人生“必修课”,将有限的精力全部聚集在学理论解难题上,形成“顶端优势”,练就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及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学贵有恒,对年轻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对“学习理论”理解不深不透,也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导致学做“两张皮”或“坐井观天”式学习,既浪费时间,又学无所成。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有成学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的自觉,修好“内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钥匙”,始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厚筑基层党建的“最初一公里”。

  规范和强化纪律意识标尺,严守“防线”巩固“最难一公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大的规矩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我们要始终把讲政治守规矩放在首位,严守政治规矩、永葆政治本色,全力以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在反省反思一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重点反省,首先要从“心”上战胜自己,自觉做到静心、净心,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其次心中要有“明白账”,做事要有“硬杠杠”的标准,始终将自己的言行置于纪律规矩的“框架中”,最后要有面对各种“诱惑”,保持心如止水、“坐怀不乱”的定力。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应当严明纪律讲规矩,坚守原则有底线,时刻锤炼党性、锻造品质,拉好高压“防线”,巩固突破基层党建的“最难一公里”。

  锤炼和增强过硬斗争本领,激活“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最核心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党员干部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因此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教育,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四议两公开”等党的组织生活和工作制度,切实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同时在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的同时,像“时代楷模”黄文秀、“大湖鸿雁”唐真亚、“吃亏书记”李连成、“扶贫老兵”隋耀达等榜样一样,把群众需求视为第一选择,将群众满意奉为第一标准,多谋为民之策,只办利民之事,走好基层党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为了党建而党建。如果只是把理论精髓、创新理念装订在精美文本中,而不将党建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就等同于把党建和业务割裂开来。一方面造成了党建力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使具体业务推进不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党建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有益实践,并最终促成“党建星光耀满天”的整体格局。

  党建成果转化要全面。凡事若只谋一隅,必失整体之力。就某一项党建成果转化而言,不可断章取义,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切实读懂悟透其真正含义,要心怀为民初心,全面了解脉络。切不可虎头蛇尾,需笃定前行,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如此方能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就全局党建成果转化而言,不能一花独放,应该谋求整体的提升。这要求我们需提升过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应该有大局观和互帮互助的观念。要将党建成果印刻在心上,落实在手中,并推及到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全面转化。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使得党建成果开花全面、全面开花。

  党建成果转化要及时。凡事若不思效率,必缺时间之利。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紧跟历史潮流,才能步履稳健、提质增效。党建作为总抓手、总引领,必须将动力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具体业务。如果不讲求效率,必然产生转化的滞后,轻则最终成果差强人意,重则会使整体工作失去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在党建工作中引入效率概念,使得成果转化与时间进程完美契合。在重要节点释放关键力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甚至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对某些具体业务做出预见性研判,并结合相关创新及转化给予提前落实。掌握工作主动性,同时提升党建的质量和效率。

  党建成果转化要彻底。凡事若浅尝辄止,必遗全局之效。对于党建成果的转化必须彻底,若在思想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很可能错失良机。思想上的不彻底,不但会对工作的理解产生偏差,还可能浪费了宝贵的党建资源。所以一定要笃定信念,坚定前行。除了思想上要“理解到位”,实践上也必须“执行到底”。转化重在执行,不打折扣的执行本身就是彻底的表现。慎终如始,有始有终,才能将党建成果彻底转化为造福人民的政策和项目。只有彻底的执行,才是完成“人民—党建—人民”闭环执政的唯一途径,同时这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最直接体现。

  党建成果转化要变通。凡事若生搬硬套,必无契合之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如果不能及时变通,往往会无功而返。表面上看似文题相应,实际上很可能文不对题。一个成果,往往适合多地,但落实起来又不可能是“复制粘贴”。各地执行者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活用。让党建成果转化的“生态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既能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也可为形成理论提供样本。所以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强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把握问题的关键。赋予该项工作“活的灵魂”,党建成果的转化也只有接地气,才会有生气。

  党建成果是各级组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理论利器,只有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才是回馈人民、促进发展、实现复兴的最佳方式,只有“星光灿烂”的党建工作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党建能不能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关乎着党的事业能不能持续稳固发展。如何让基层党建突出“红底色”,使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引擎”、打通政治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的“推动器”,考验着各级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

  突出基层堡垒的“红底色”。党员是党的最小细胞,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党的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要建立和健全学习培训、作用发挥、流动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制度,用制度管党员,用制度管党务,分类管好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契机,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培养和选拔一批年纪轻、政治强、本领高、敢担当、作风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着力筑牢基层的“红色堡垒”。

  突出党建阵地的“红底色”。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党建阵地能否融入“红色元素”,充分体现了一个单位的工作风貌和党组织的政治形象。要坚持“科学规划、注重惠民、功能齐全、突出底色”的原则,着力建好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设置为民服务大厅和党员活动室,强化服务功能,建立服务清单,完善服务流程。要突出党建阵地的“红色元素”,深化“党建引领强基、文化聚力发展”的核心理念,强化“红色印记”展示,融入地域文化特色。要科学设置红色传承、红色历程、红色精神、红色学习、红色先锋、红色梦想等板块,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的同时,寻找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口,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营造“党在我心扉、勿忘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突出凝心聚力的“红底色”。凝聚党员力量,方能行稳致远。如果不能团结和凝聚绝大多数党员的力量,党的建设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团结和带领群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假话。要定期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规定动作,让党员深切感受党的“阳光雨露”,切实增强党员的幸福感、归属感。要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让党员学党史、知党史、忆党史,进一步坚定“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把感党恩融入党员心扉。要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实施党员“暖心工程”,随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状况,关心、关注、关爱生活困难党员、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

  突出品牌打造的“红底色”。党建工作品牌,是党建工作水平和创新成效的集中体现,是党组织引领改革创新、永葆先进性的成果展示。打造党建品牌,是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活跃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要紧紧围绕夯基层、打基础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分析研判,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深入实际提炼好做法、好经验、好效果。要探索“党建+”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真正融入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上,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完善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党建+”加出特色,加出实效,加出生命力。

  突出培育骨干的“红底色”。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骨干队伍,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农村党组织组织体系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注重推进“双培养”计划,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着力打造基层骨干队伍。要深入贯彻落实《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紧紧围绕基本任务、中心工作、不同领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注重实施“党员全员轮训”“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培养”“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培训”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支本领高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支部 党建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