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期间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例文)

时间:2021-10-20 11:57:52 浏览量:

3 3 篇

 2 21 021 年春节期间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范文)

 篇二 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关键节点, 加之元旦、 春节临近, 人员流动性加大、 聚集性活动增多, 疫情防控存在不确定性。

 为全面扎实做好“两节” 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现通知如下:

 一、

 抓好各类活动和人员进出的疫情防控

  1. 适度从严从紧抓好会议活动疫情防控。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 各类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 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

 要做好大型会议活动防疫工作, 组织或承办大型会议活动,要落实“一责两案” , 即按照“谁组织、 谁负责, 谁举办、 谁负责”的原则,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报同级指挥部批准, 并严格落实防范措施, 同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助指导, 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2. 严格管理单位人员市外出行。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在“两节” 期间, 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倡导非必要不出 xx, 确需离 xx 的, 必须报请本单位同意。

 不得组织、 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

  3. 抓好来(回)

 xx 人员疫情防控。

 各地要组织精干力量,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 认真细致开展来(回)

 xx 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工作,特别是针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入境人员和从事冷链搬运、加工、 运输人员, 强化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 消除疫情输入隐患。

 各地要科学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 对所有回 xx 的在外务工人员,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二、

 抓好商贸场所疫情防控

  4.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对商场、 超市、 集贸市场、 美容院、 理发店等重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设置“一米线” , 督促要求服务人员、 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落实体温检测、 “健康码” 查验等措施。

  5. 严格管理工作人员。

 商贸场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 并做好登记, 全时段佩戴口罩。

 在称重、 收银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区域, 要安排专人进行疏导; 人员较多时要多设称重点, 打开全部收银通道, 防止人员聚集。

 三、

 抓好餐饮住宿场所疫情防控

  6. 严格落实餐厅防控措施。

 餐饮服务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 工作期间务必保持清洁卫生, 佩戴口罩。

 所有进店顾客进行体温检测、 查验“健康码, 并提醒顾客佩戴口罩、 错峰就餐、 就餐时公筷公勺、 保持距离; 工作人员在清洗加工冷冻、 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 做到生熟分开、 烧熟煮透。

  7. 严格落实宾馆防控措施。

 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 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 扫码, 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置、上报。

 对客房落实通风消杀等措施, 对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

 四、

 抓好交通运输场所疫情防控

  8. 加强交通场站防控。

 机场、 车站、 码头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 消毒、 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 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 “健康码” 查验, 提示旅客佩戴口罩, 加强客流班次调控, 减少等待排队时间, 切实降低人员密度。安排备用车辆, 做好突发客流应急疏运准备,并结合站点客流变化情况, 适时采取疏导管控措施, 转运旅客, 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有序。

 9. 加强交通工具防护。

 做好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工作, 为乘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出行环境。

 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 做好健康信息登记, 严禁中途违规上下客, 引导旅客分散就坐。

 五、

 抓好文旅休闲场 所的疫情防控

  10. 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

 减少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 严格控制人数规模和时长, 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应采取录播形式举行, 录播现场要科学确定观众人数,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11. 规范管理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 要积极推行预约制度, 实行预约开放, 引导游客间隔入园、 错峰旅游, 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置, 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引导, 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

 旅游景区要及时对密闭建筑、 公共场所、 游乐设备、 餐饮场所等进行通风换气, 加强清洁消毒, 引导游客“戴口罩、 勤洗手、 保距离” 做好个人防护。

 严格落实体温筛检等防控措施, 结合实际, 配套使用“健康码”核验等手段加强筛查。

 发现可疑人员, 要劝阻并暂时隔离, 立即通知当地的防指办及时处置。

  12. 防止人员瞬间聚集。

 各地文旅部门积极会同宣传、 公安、 交通等部门, 加强景区外部游客的疏导, 提前做好分流。

 同时, 旅游景区因地制宜, 采取提前开园时间、检查点前置、开放多个入口等方式,避免游客在景区入口区域形成聚集。

 旅游景区对重要游览点、 餐饮休息、 缆车上下站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人员间距, 增加人员配备, 加强疏导, 严防人员瞬间聚集。

  六、

 抓好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疫情防控

 13. 严把人员进出关口。

 各级医疗机构出入人员和车辆严格落实登记制度, 实行扫码登记、 戴口罩、 测量体温等防控措施。

 各医疗机构楼栋出入口设立卡点, 安排专人管控, 非必要不允许探视。

 规范设置工作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做到人员安全有序通行。

 监所、 民政服务等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 要健全完善内部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 严格人员进出管理, 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

 14. 加强医院发热患者管理。

 医疗机构要压实发热门诊的“前哨”责任, 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 落实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 发热患者一律开展核酸检测, 准确筛查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疾病。

 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应当熟练掌握并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方案, 加强个人防护, 规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采集、 运送、 保存和检测。

 要规范发热哨点诊室工作, 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医疗需求。

  15. 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合理调整医疗资源, 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 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要严格执行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 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

 七、

 抓好校园场所疫情防控

  16. 织密校园防控网络。

 各级各类学校要与辖区疾控部门、 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协作机制, 加强联防联控; 充分发挥卫生健康副校长、 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 的作用, 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 要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 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17. 加强师生假期管理。

 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含保安、 保洁、食堂工作人员、 宿舍管理员、 校车司机、 保教人员等) 假期的行踪和健康状况, 开展健康监测。

 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返校时须提供 7 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并进行 14 天的居家健康观察;返校前如有发热、 干咳等症状, 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申报, 并经核酸检测阴性才可返校。

 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 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 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 工作、 生活条件保障, 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八、

 抓好群众个人疫情防控

  18. 养成良好自我防护习惯。

 坚持科学佩口罩, 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 尤其是到往公共场所, 特别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 电梯等密闭空间; 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到人多密集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 1 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 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 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 接触之后要及时清洗双手, 咳嗽、 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 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 10 人以下。

  19. 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市内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

 登记、 向所在单位报备, 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 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管理要求。

  20.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 大消毒” 活动, 突出农村卫生死角清理, 突出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 彻底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突出家庭卫生清洁, 号召广大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 创造干净整洁居家环境; 突出病媒生物防制,及早开展春季病媒生物消杀, 加强市场、 超市、 车站、 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聚集部位的预消毒工作, 降低疫情病媒及环境传播风险, 营造干净整洁、 安全健康、 和谐宜居生活工作环境。

 春节前是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关键时期。

 各地、 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 , 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组织领导, 周密部署安排, 落实岗位责任制, 加强“两节” 期间的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动态精准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遇有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同步推进、 无缝衔接, 落实各项应对处置措施, 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决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坚决守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

 篇三

  元旦、 春节期间, 人员流动性加大、 聚集性活动增多, 2020 年同期的状况警示我们, 这是防范聚集性疫情的重点时段。

 为全面扎实做好“两节” 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防止发生聚集性疫情,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坚持党政机关先行

  1. 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规模。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 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 原则上不召开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 确需召开举办的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 各单位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 联欢、 聚餐、 培训等活动。

  2. 严格做好大型会议活动防疫工作。

 组织或承办大型会议活动,特别是有境外、 省外等重点地区人员参加的, 需报同级指挥部批准并做好严格的防范措施; 组织或承办单位要承担主体责任, 同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助指导, 制定详细规范的防控方案并报同级指挥部批准,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3. 严格管理单位人员域外出行。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在“两节” 期间, 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避免前往中、 高风险地区, 如离开所在市必须请示本单位批准。

 不得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

 二、

 加强购物消费服务

  4. 防止顾客过度聚集。

 商场、 超市、 集贸市场等场所, 应限制瞬时客流量, 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 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

 鼓励采取线上营销、 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 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5. 落实防控措施。

 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设置“一米线” , 督促要求服务人员、 顾客佩戴口罩, 保持安全距离。

 落实体温检测、 “健康通行码” 查验等措施。

 三、

 加强餐饮住宿管理

  6. 落实餐厅防控措施。

 认真落实体温检测、 “健康通行码” 查验等措施, 必要时记录联系方式和到店时段等, 提醒顾客非就餐时佩戴口罩、 就餐时保持距离, 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 经常性通风, 推荐使用自助点餐、 一次性餐具、 公筷公勺。

 7. 严格管理工作人员。

 餐饮服务单位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 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

 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严格洗手消毒, 时刻佩戴口罩。

 在清洗加工冷冻、 冷藏食品时, 严格处理内外包装, 做到生熟分开、 烧熟煮透。

 8. 严格住宿实名登记。

 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 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 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处置, 拒绝检测、未戴口罩的予以劝阻。

 9. 规范宾馆内设服务。

 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管理, 对健身房、 咖啡厅、 棋牌室、 游泳馆等进行消毒, 对布草存放点、 清洗消毒间等做紫外线消毒处理。客房落实通风消杀等措施。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制度。

 四、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10. 加强交通站点管控。

 机场、 车站、 码头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 消毒、 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 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 “健康通行码” 查验, 加强客流班次调控, 减少等待排队时间, 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11. 加强交通工具防护。

 做好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换气, 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做好清洁消毒, 为乘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出行环境。

  12. 加强人员管理服务。

 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 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检测, 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上岗期间规范防护。

 提示旅客进出公共交通运输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 出示“健康通行码” 。

 五、

 加强文旅活动管理

  13. 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

 各类联欢会、 音乐会一律采取录播形式举行, 录播期间要合理确定现场观众人数,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座位数的 75%, 上网服务场所、 歌舞娱乐场所、 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 75%。

 中、 高风险地区, 暂停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 暂停营业各类文化经营场所。

  14. 规范管理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 按照“能约尽约” 的原则, 推进预约常态化。

 落实游客体温筛查等防控措施, 配套使用“健康通行码” 核验等手段, 做好信息登记工作。

 在景区出入口、 重要参观点、 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 加强疏导, 避免拥挤。

 六、

 加强医疗机构防控

  15. 有效分流进入医院人员。

 加强预约诊疗、 分时段就医、 线上咨询、 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医疗管理, 有效分流患者, 避免人员大量聚集。

 进入医院所有人员要扫码测温, 重点地区来人要与其他人员分流进入。

 16. 加强发热患者管理。

 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 落实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 准确筛查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疾病。各地区要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医疗需求。

 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收治发热患者, 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安排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17. 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合理调整医疗资源, 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 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住院患者和陪护必须具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加强住院陪护和探视管理, 做好患者、 陪护人员和医务人员健康监测。

 要严格执行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 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

 七、

 加强校园疫情防控

 18. 强化校园科学防控。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每日对教室、 图书馆、 阅览室、 食堂、 宿舍、 浴室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 保洁及消毒。要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 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19. 加强师生假期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准有序安排学生离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 返家行程可追踪、 家校协同有反馈。

 寒假放假前, 要组织开展一次宣传教育, 提醒学生在返校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寒假期间, 师生应尽量避免到境外或中、 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 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做好跟踪随访,及时掌握师生居家情况。

 20. 做好留校师生管理服务。

 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 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 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 工作、 生活条件保障, 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八、

 做好个人防护

  21. 合理安排出行。

 省内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 高风险地区的人员, 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

 登记、 向所在单位报备, 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

  2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通过多种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引导广大群众理解防控工作, 服从配合各项防控要求, 做好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个人防护, 养成“戴口罩、 勤洗手、 勤通风、 少聚集、 一米线、 用公筷” 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2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 大消毒” 活动, 重点消除卫生死角。

 游乐设备、 停车场、 休息区、垃圾点、 公共厕所、 电梯间等重点场所, 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

 篇三:

  为积极应对 2020 年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我县疫情防控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结合我县实际,通过情景构建的方式,提出不同情景下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制定本预案。

  全县 2020 年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针对 2020 年秋冬季可能发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构建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应对措施,明确重点工作,指导疫情应急处置,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 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在固镇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及时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联防联控,指导全县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主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秋冬季防控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结合“治未病”理念,持续强化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发挥群防群控优势,稳防稳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四)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在前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来固人员差异化防控策略落实工作。

  (五)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报告、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加强经验总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巩固防控成果,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输出。

  三、编制依据

  根据《安徽省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和《XX 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编制本预案。

  四、编制背景与形势研判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严重流行态势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境外输入我国的疫情不断发生;同时国内局部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且国内交通和人员往来已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境内外疫情输入我县的风险将长期存在。专家研判今年秋冬季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风险较高,且秋冬季又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将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防控难度。

  (一)我县已维持较长时间的低风险状态。

  2020 年 1 月 27、28 日我县先后报告 2 例确诊病例后,到目前为止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在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低风险等级一直维持至今。

  (二)全球疫情蔓延,严重流行态势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按照全球平均累积发病率判断,当前疫情总体仍处于大流行早期阶段。疫苗研发到临床接种仍需时间。且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一样,秋冬季多呈季节性流行,预计今年秋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将呈高流行态势,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实现阻断目标,个别地 区存在散发病例与小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前期在黑龙江**市、吉林舒兰市、XX 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市、辽宁大连市、广东陆丰市等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当地通过采取快速、有力的应对措施,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只要继续坚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国内疫情将大概率维持低水平可控态势。

  (四)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 防控复杂性和难度加大。

  境外输入风险难以避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若国内口岸逐步开放,调整或放松出入境人员管控及入境人员隔离检疫等措施,全球广泛存在的传染源输入的风险必将随之增加。

  境内始终存在快速传播条件。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强和传播隐蔽的双重特点。作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全球流行情况提示,气候对其传播影响不明显。在我县复工复产复学后,在人群接触机会增加的情况下,隐匿传染源可能持续存在。由于国内人群普遍易感,始终存在由潜在的传染源导致新冠病毒快速传播的风险。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流行将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秋冬季是各类常见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大量具有相似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就诊病例,将增加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病例鉴别诊断的复杂性,如果有新冠肺炎病例可能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管理,将加剧新冠病毒传播风险。

  五、情景构建及防控策略措施

  基于国内外新冠肺炎流行形势,以及防控策略与措施调整的可能性,我县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现四种情景。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针对不同情景,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我县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根据疫情强度研判和防控工作需要,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按照上级指挥部的要求,科学统筹考虑应急状态时设置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等场所;要研究提出超出本地疫情防控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机制流程,坚持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转诊救治。

  及时发现。落实公共场所体温监测等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

  快速处置。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来源,尽快做好密切接触者判定和追踪管理。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实行 14 天集中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

 精准管控。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并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根据需要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控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有效转诊救治。我县若发现新冠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14 天。

  做好人员、物资等储备。建立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机制,确保供应有力高效。与周边县、市签订人员、物资和核酸检测相互支援协议。

  (二)针对不同情景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依据省、市级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评估疫情变化发展构成可能出现的四种情景,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情景一

  情景描述:全国范围内疫情处于基本阻断状态,即绝大部分地区无病例,个别地区出现散发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

 或聚集性疫情。我县未发生或发生少量输入性病例且已得到有效管控,尚未出现本地病例。

  防控目标: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固人员管控工作,及时处置输入性疫情,防止发生本地疫情。

 防控策略和措施: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

  (1)及时制定应对预案,根据疫情强度和严重程度预测、防控工作需求等综合研判,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以及超出本地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相关机制。

  (3)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人员力量储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各医疗卫生机构应保证应急队伍人员充足,加强训练,当我县出现聚集性病例时能够具备迅速扑灭疫情的能力。

  (4)建立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医疗物资保供机制,针对不同情形制定医用物资储备方案和保供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储备目录、储备周期,确保医疗物资保障供应有力、有效。

  (5)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物理距离。

  (6)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信息沟通共享,及时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固人员相关信息,及早安排部署来固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固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做好相关信息登记,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健康随访、隔离观察等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追踪到人、随访到户。按要求继续做好国内外相关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协查和集中隔离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相关病例输入导致的新冠肺炎疫情。

  (7)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准确掌握入境来(返)固人员信息,在相关人员结束入境隔离后,继续做好7 天居家医学观察和一次核酸检测,做到责任闭环、工作闭环、流程闭环、措施闭环,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在闭环管理中发现的疑似病例要及时严格落实检测、治疗、隔离等措施。

  情景二

  情景描述:在严防输入的情况下,我县仍然发生本地散发病例或局部的聚集性疫情,但本地区资源尚能应对,不需要跨区域紧急支援。

  防控目标:及时发现病例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快速处置疫情,阻断病毒传播。

  防控策略和措施:

  在情景一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获取的相关疫情信息,依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和防控需求,及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及危害,提出调整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强度的建议。

  (2)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各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做到“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早转诊”。

  (3)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实行 14 天集中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

  (4)及时转诊至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坚持“四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14 天。

  (5)协调各部门依职责加强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防护,做好养老院、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

  (6)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控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7)加强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及时公布疫情防控相关信 息,引导公众支持配合防控工作;坚决打击不实谣言,避免引起不必要恐慌。

  (8)必要时可采购少量成品疫苗用于战略储备或疫情应急控制,明确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等免疫策略。

  情景三

  情景描述:我县发生暴发疫情或持续性社区传播,并构成扩散蔓延风险,需要调配资源进行跨区域紧急支援,阻断疫情扩散。

  防控目标:阻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逐步扑灭疫情。

  防控策略和措施:

  在情景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县卫生健康委组织评估,研究提出恢复应急状态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模式的建议。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省级及以下启动和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指导意见》,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合理有序调配全县人力、物质资源,统一部署安排疾控、医疗等卫生应急队伍。必要时,申请市级、省级支援我县疫情防控工作。

  (3)指导疫情高发地区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社区封闭管理,利用大数据开展重点人员管控, 必要时实行区域封控,采取一定程度的区域间交通与旅行限制。

  (4)疫情高发地区做好个人防护知识宣传普及,与公众的 风险沟通,促进公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提高对相关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5)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急接种准备。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急接种方案,明确接种的重点人群、接种时机。

  (6)加强医院感染控制。①各医疗机构应当切实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建立合理的预检分诊流程和病例分类管理措施,促进医护、病患及陪护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人预防措施,并建立内部督查机制。②加强预检分诊、内科门诊等重点科室人员和设备配置,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发热病例快速排查和风险管理机制。

  (7)监测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准备。①通过信息互通,对入境人员筛查、社区拉网式排查,以及高风险地区返固人员排查等及时发现可疑病例。②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检测效率。③提前规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使用现代化工具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效率,尽早、快速、规范、科学开展流调。

  (8)加强疾控和社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①进一步加强县疾控中心专业队伍力量,确保防护物资充足,提高人员工资待遇。②组织县疾控中心开展技能培训、专业训练和应急演练。③为疾控、社区建立应急预备队。可考虑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配专业公卫人员等方式建立疾控应急后备队,从辖区内单位抽调人员、动员志愿者等方式组建社区应急后备队。对疾控应急后备队开展有关疫情监测、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等相关专业培训,对社区应急后备队开展社区防控工作培训。

  (9)加强对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要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缺勤监测,对于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和其他教职工,实施健康观察。

  (10)指导加强脆弱人群、高危人群及重点机构的应对准备。脆弱人群包括老、幼、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人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相关机构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等。①制定脆弱和高危人群保护计划,关注其生活和健康需求。社区提前对辖区内的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进行摸底,保障其有救助途径,使其家庭基本生活不受严重影响。对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等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人制定合理处方用药计划。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建立绿色通道,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和死亡风险。②为脆弱和高危人群提供社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互助,招募社区志愿者,在脆弱和高危人群和其家庭因疫情受到影响时提供生活帮助。③关注脆弱人群集中的机构,预防受到疫情影响。强化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加强防护措施,预防在此类机构中暴发疫情。

  情景四

  情景描述:发生辖区跨区域较大范围疫情传播,发生持续性社区传播,全县扩散蔓延局面基本形成。

  防控目标:降低传播速度,压低流行高峰,保障医疗服务秩序,减少生命损失;兼顾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需求的平衡,维持社会基本运行和社会秩序。

  防控策略和措施:

  实施疫情“压制”和“疏解”交替策略,压低和推迟流行高峰,努力维持医疗服务体系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请求支援。

  在情景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疫情期间增加以下措施:

  (1)在市级应急响应的统一调度和防控要求下,全面做好我县疫情防控工作,保持步调一致。

  (2)限制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等脆弱人群非必要出行,加强个人防护。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建立绿色通道,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和死亡风险。为脆弱和高危人群提供社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互助,鼓励社会工作者、招募社区志愿者在脆弱和高危人群及其家庭因疫情受到影响时提供生活帮助,增加社会稳定,减轻社会负担。

  (3)重点加强患者的及时转运和救治。

 统筹医疗资源,提前做好转诊转运准备,病例需收住在指定医疗机构。

  (4)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 接触者管理工作,统筹调派卫生应急队伍赴现场开展工作。

  (5)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疾病医疗资源分配,维持医疗服务和社会基本运转。建立紧急医疗服务调配指挥机制,监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防护设备、人员、实验室检测能力等)供需情况,合理配置,制定调配原则和临时征用隔离场所的标准和计划。制定分配原则,确定在物资缺乏时优先分配重点地区和机构。

  (6)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于预。强化疫情通报和风险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权威可靠渠道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加强舆情收集分析和研判处置,针对群众的误解和不实传言,及时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回应和澄清。加强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关注一线抗疫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以及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心理问题,开通咨询热线和团体干预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其他干预服务。

  (7)加大检查力度。以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和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情况为重点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8)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措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等。

  (9)进一步强化对疾病流行趋势的监测,实时开展风险评估,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科学地确定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疫情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