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参考答案

时间:2021-10-10 18:12:27 浏览量:

 山东省临沂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试题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得集合 A,再根据补集定义求结果. 【详解】因为    2| 6 0 3,2 A xx x      ,所以   3, 2AC B   ,选 B. 【点睛】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纯虚数的定义即可得出. 【详解】复数 z     2 1 2 2 a i i a a ii i         a﹣2+(a+2)i(a∈R)为纯虚数, 则 a﹣2=0,a+2≠0. ∴“a=2”是“复数 z   2 1 a i ii   (a∈R)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纯虚数的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甲、乙两本书必须摆放在两端,有22A 种排法; 第二步:丙、丁两本书必须相邻视为整体与其它两本共三本,有2 32 3A A 种排法; ∴2 3 22 3 224 A A A 

 故选:A.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易知 D是不正确的. 【详解】因为1,0 1 a c b    ,所以 0 a c   , 考查指数函数 ( 1)xy a a   ,所以    c b c ba a a c a a c a      , 所以 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时注意利用分析法判断不等式的正确性. 5.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知 60 B  ,由余弦定理,2 24 ac a c    ,故2 24 2 4 ac a c ac      ,有 4 ac ,故1sin 32ABCS ac B  . 故选:B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2017 2019 20182 a a a  ,代入方程可求出2018a,再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22017 2019 2018= b b a 

 即可代入  2 2017 2019log b b  求解. 【详解】因为等差数列  na 中2017 2019 20182 a a a  ,所以2 22017 2018 2019 2018 20182 2 4 =0 a a a a a     , 因为各项不为零,所以2018 =4a, 因为数列  nb 是等比数列,所以22017 2019 2018= =16 b b a 

 所以  2 2017 2019 2log =log 16=4 b b 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中,当 m np q   时,m n p qa a a a   ,等比数列中,当m n p q   时,m n p qb b b b   ,属于中档题. 7.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导,将题意转化为在[1, ) x  ,22 0 ax x a    恒成立,即221xax在 [1, )  上恒成立.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221xx 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222( )ax x af xx   , ( 0) a 

 因为( ) f x 在 [1, )  上为单调递增,等价于22 0 ax x a    恒成立. 即221xax在 [1, )  上恒成立. 因为22 2 2111 12xxxxxx  g,当 1 x  时,取“  ”, 所以 1 a ,即 a 的范围为 [1, ) 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的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求得双曲线的 a,b,可得双曲线方程,求得焦点坐标,运用双曲线的定义和三点共线取得最小值,连接 CF 2 ,交双曲线于 M,圆于 N,计算可得所求最小值. 【详解】由题意可得 2a=4,即 a=2, 渐近线方程为 y=±12x,即有b 1a 2 , 即 b=1,可得双曲线方程为2x4 y2 =1, 焦点为 F 1 ( 5  ,0),F 2 ,( 5 ,0),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MF 1 |=2a+|MF 2 |=4+|MF 2 |, 由圆 x2 +y 2 ﹣4y=0 可得圆心 C(0,2),半径 r=2, |MN|+|MF 1 |=4+|MN|+|MF 2 |, 连接 CF 2 ,交双曲线于 M,圆于 N, 可得|MN|+|MF 2 |取得最小值,且为|CF 2 | 4 5    3,

  则则|MN|+|MF 1 |的最小值为 4+3﹣2=5.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考查圆的方程的运用,以及三点共线取得最值,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共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性可判断 A选项;B 选项为充分不必要条件;根据二项分布均值公式E np  求解可判断 C 选项;由题意知 3 2 a b   ,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 2 8a b 的范围即可判断D 选项. 【详解】A 选项,若随机变量  服从正态分布  21, N ,   4 0.79 P    ,根据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性有     2 4 0.79 P P       ,所以     2 1 2 1 0.79 0.21 P P          ,A 选项正确; B选项,因为/ /   ,直线 l  平面  ,所以直线 l  平面  ,又直线 // m平面  ,所以 l m  ,充分性成立;设n   ,在  内取平行于 n 的直线 m n  ,则 l m  且 n//,但是  与  相交,必要性不成立,B 不正确; C 选项,因为14,4B    ,所以14 14E np      ,C 正确; D 选项,由题意知 3 2 a b   ,因为 2 0a ,38 2 0b b  ,所以32 8 2 2 2 4a b a b    ,当且仅当11,3a b   时取等号,故 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性,二项分布的期望,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均值不

  等式,属于中档题. 10.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先化简  22cos cos(2 ) 12f x x x    ,再看平移方式,求出单调区间,零点,值域对每个选项逐一检验. 【详解】由题:

  22cos cos(2 ) 1 cos2 sin2 2sin(2 )2 4f x x x x x x         , 由 2sin2 y x  的图象向左平移8个单位, 得到 2sin(2( )) 2sin(2 )8 4y x x     ,所以选项 A正确; 令 2 2 2 ,2 4 2k x k k Z          ,得其增区间为3[ , ],8 8k k k Z     

   f x 在 (0, )8单调递增,在 ( , )8 2 单调递减,所以选项 B不正确; 解   0,2 ,4f x x k k Z     ,得:

 ,2 8kx k Z    , [0, ] x   , 所以 x 取3 7,8 8 ,所以选项 C 正确; 3 2[ ,0],2 [ , ],sin(2 ) [ 1, ]2 4 4 4 4 2x x x            , ( ) [ 2,1] f x   , 所以选项 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涉及图象平移,单调性,零点,值域问题,知识点考查全面,对通式通法要求较高. 11. 【答案】BC 【解析】

 【分析】

 作图,在四棱锥 P ABCD  中,根据题意逐一证明或排除. 【详解】作图在四棱锥 P ABCD  中:

 由题:侧面 PCD 平面 ABCD ,交线为 CD ,底面 ABCD 为矩形, BC CD  ,则 BC⊥ 平面 PCD ,过点 B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选项 A错误; 连接 AC 交 BD 于 O ,连接 MO , PAC  中, OM ∥ PA , MO 面 MBD , PA 面 MBD ,所以 // PA 面 MBD ,所以选项 B正确; 四棱锥 M ABCD  的体积是四棱锥 P ABCD  的体积的一半,取 CD 中点 N ,连接 PN , PN CD  ,则 PN ^ 平面 ABCD ,3 2 PN  ,四棱锥 MABCD  的体积 1 12 3 2 6 3 2 122 3M ABCDV      所以选项 D错误. 矩形 ABCD 中,易得 6, 3, 3 AC OC ON    , PCD 中求得:16,2NM PC   在 Rt MNO 中2 23 MO ON MN    即:

 OM OA OB OCOD     ,所以 O为四棱锥 M ABCD  外接球 球心,半径为 3 , 所以其体积为 36  ,所以选项 C 正确 故选:BC 【点睛】此题考查立体图形中的平行垂直关系,求锥体体积和外接球体积,综合性强,对空间位置关系辨析能力要求较高. 12.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和互斥事件的概率和来判断 A;由题意得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计算对应的概率值,求出数学期望,来判断 BCD. 【详解】解:记该游客游览 i 个景点为事件iA , 0,1 i , 则  02 1 1 1 11 1 1 13 2 2 2 24P A                 ,

   3 211 32 1 2 1 1 51 1 13 2 3 2 2 24P A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游客至多游览一个景点的概率为    0 11 5 124 24 4P A P A     ,故 A正确; 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为 0,1,2,3,4;

  01( 0)24P X P A    ,  15( 1)24P X P A    , 2132 1 1( 2) 13 2 2P X C        2232 1 1 31 13 2 2 8C                     ,故 B正确; 2232 1 1( 3) 13 2 2P X C              3331 712 2423C             ,

 32 1 1( 4)3 2 12P X      ,故 C 错误; 数学期望为:1 5 9 7( ) 0 1 2 324 24 24 24E X        2 13424 6   ,故 D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是基础题. 共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答案】2[ 1,1], 3 1 0 x x x      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求解. 【详解】命题“对  21,1 , 3 1 0 x x x       ”的否定是  2: 1,1 , 3 1 0 x x x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本题. 14. 【答案】7 【解析】

 本 题 考 查 二 项 式 定 理 的 知 识 , 利 用 二 项 式 的 通 项 来 解 题 . 根 据 题 意 可 得 8 n ,

  88 831 8 831( ) ( ) ( 1) ? 2 ?2rrr r r r r rrxT C C xx      ,令48 0 63r r    , ,可得常数项为 7. 15. 【答案】

 (1).    2 23 1 9 x y    

  (2). 8 【解析】

 【分析】

 设圆的方程为2 2 2( ) ( ) x a y b r     ,根据相切与垂径定理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设圆外一点 P距圆心距离为 d,则点 P距圆上动点的距离最大值为 d r  ,最小值为 d r  . 【详解】设圆的方程为2 2 2( ) ( ) x a y b r     ( 0, 0) a b  

 由题意可得2 23 08a ba rb r   ,解得313abr , 所以圆的方程为    2 23 1 9 x y     ; 设点  6,5 P到圆心(3,1) C的距离为2 2(6 3) (5 1) 5 d      , 则点  6,5 P到圆 C 上动点 Q 的距离最大值为 5 3 8 d r     . 故答案为:

    2 23 1 9 x y     ;8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外点到圆上动点的距离的最值,属于基础题. 16. 【答案】

 8 

 【解析】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ABC 所在圆面的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球的半径,代入球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设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D,半径为 r,球的半径为 R,球心为 O, 在 ABC 中,12 2sin sin30ACrB   ,则 1 r  ,

 球心与 ABC 所在面的圆心的连线 OD垂直于 ABC 所在面,易知1211A O A D   , 在 Rt OCD △ 中,2 21 2 R r   , 球的面积为24 8 S R     . 故答案为:

 8 

 【点睛】本题考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问题,难点在于找到球心,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球的半径,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涉及正弦定理求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属于中档题. 共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17题 题 10 分其余目 题目 1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答案】(1) 165 (2) 3 AD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三内角和的关系,切化弦,进行三角恒等变换, 5 AB AC   ,即 cos 5 bc A , 结合正余弦定理,化简即可求值; (2)设 AD 的长为 x ,在 ABD  和 ACD  中,利用余弦定理解 cos cos 0 ADC ADB     ,即可求解,或者用向量1( )2AD AB AC   ,两边同时平方处理. 【详解】解:(1)tan tan sin cos costan tan cos sin sinA A A B CB C A B C       sin cos sin sin coscos sin sinA B C B CA B C 2sinsin sin cosAB C A

 2 216cos 5a abc A AB AC  .

  (2)由余弦定理2 2 22 cos a b c bc A    ,即:2 216 10 b c    ,∴2 226 b c   . 法一:设 AD 的长为 x .则在 ABD 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4cos4x cADBx   , 在 ACD 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4cos4x bADCx   , ∴ 2 2 22 8cos cos 04x c bADB ADCx      , 得 3 x  ,即:

 3 AD . 法二:

  12AD AB AC   , ∴    22 21 12 26 10 94 4AD c b AB AC          , 即:

 3 AD . 【点睛】此题考查解三角形问题中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涉及边角互化,三角恒等变换,平面向量的应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18. 【答案】(1)13, 13 , 2n nnan  ; (2)3 (2 3) 154nnnT  .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1, 3 p m  ,再根据和项与通项关系求数列  na 的通项公式;(2)先化简nb ,再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前 n 项和nT . 【详解】(1)由1 23 a a  得 36 p m  ,  1 22 9 12 a a p m     , 解得1, 3 p m  ,即 2 3 3nnS   ,----① 当 2 n 时,112 3 3nnS  ----② ①-②得12 3 3n nna  ,即  13 2nna n  , ∵ 13 a 不满足上式, ∴13, 13 , 2n nnan  

 (2)依题意得31, 1;log1, 2.n nnb an n    

  当 1 n 时,1 1 13 T a b  , 当 2 n 时, 1 1 2 2 3 3 n n nT ab a b a b a b     

  2 13 1 3 1 3 2 3 1nn         

    2 2 3 13 3 1 3 1 3 2 3 2 3 1n nnT n n 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2 3 12 3 3 3 3 3 1n nnT n        

    13 3 16 3 13 1nnn         3 3 2 152nn  

   3 2 3 154nnnT  .

 显然当 1 n 时,13 T 符合上式 ∴  3 2 3 154nnnT 

 【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nS ”与“nqS ”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n nS qS  ”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 1 和不等于 1 两种情况求解. 19.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77 【解析】

 试题分析:(I)由直角三角形可得 BC BD 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BC PD  ,从而可得 BC 平面, PBD 进而可得结论;(II)以 D 点为坐标原点, , , DA DC DP 分别 , , 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 HPB 与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得结果. 试题解析:(I)由, / / , 1 AD CD AB CD AD AB   ,可得 2 BD  , 又 2, , .4BC BC BD   

  从而 2 CD , PD 底面 ABCD , BC PD  

  PD BD D   , BC   平面, PBD 所以平面 PBD 平面 PBC .

 (II)由(I)可知 BPC  为 PC 与底面 PBD 所成角.

  所以6tan3BPC   ,所以 3, 1 PB PD  

  ...

相关热词搜索: 参考答案 山东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