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市长向省长汇报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时间:2021-10-13 09:47:34 浏览量: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长:

 非常欢迎莅临****检查指导工作!现将****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市情 ****以煤起家、以矿兴城,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1956年建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市隔河相望,辖 6 县(市)4 区和 1 个****新区,总面积 4071 平方公里,总人口 366 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称山阳、怀州,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竹林七贤”的聚集地、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现存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嘉应观。拥有文物保护点 3014 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98 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南水北调工程横穿城区的城市。境内有焦枝、焦太、焦新、月侯四条铁路,高速公路与京港澳、连霍、二广等国家干线高速连通,“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二级”、“村村通硬化路”。****风景秀丽、物华天宝。****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闻名遐迩,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拥有国家 5A级景区 3 家。****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的原产地,“四大怀药”以药材地道、疗效神奇成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以转型开辟发展新天地,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576.3 亿元,增长 11.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5 个、1.2 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 160.9 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5.1 亿元,增长 14.3%;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达 2414 元、4718 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72 元、144 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10.3 亿元,增长 14.2%。固定资产投资 1120.2 亿元,增长 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 亿元,增长 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6元,增长 11.8%。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13 元,增长 13.6%。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388.9 亿元,同比增长 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3.8 亿元,同比增长 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8.5 亿元,同比增长 15.2%;固定资产投资 192.7亿元,同比增长 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8.3 亿元,同比增长 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分别增长 11.5%和 12.5%。

 (一)狠抓转型战略谋划。这些年****一直在探索转型发展道路,并经历了四次变迁:一是由单一煤炭向传统工业转,二是由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转,三是由旅游业发展向第三产业全面繁荣转型延伸,四是由二三产业转型向一二三产业和城市全面转型延伸。正是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转型发展非常紧迫。2011 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对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构想。2012 年 2 月,省政府印发了《****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开启了****全面转型发展之路。市委新班子调整后,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理清完善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即坚持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一个战略”,突出抓开放、抓城镇化、抓改革创新、抓创造新优势“四个重点”,强力推进铁路、公路、能源、水利、生态、信息化、新区产业集聚区、教育、文化体育、开放型经济“十大建设”;明确了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为实现“建设转型示范市、再铸发展新辉煌”的****梦而努力奋斗。目前,全市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思转型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做示范求跨越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二)狠抓重大转型项目。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省市重点项目均实现了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计划投资百分之百完成。2012年,29 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24.7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77.9%,居全省第 2 位。436 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69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67%;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47 个,比2011年增加13个。今年实施市重点项目500个(第一批),总投资 2523 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 612 亿元。在重视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的长远发展,积极谋划郑焦城际铁路、桃花峪黄河大桥等,着力提升交通水平;积极谋划****海关、综合保税区等,着力提升开放条件;积极谋划龙源电厂、****电厂迁建等,着力提升能源支撑;积极谋划城市水系、林业生态网络,着力提升生态质量。今年,我们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了总投资 831.7 亿元的十大建设,当年计划完成投资 274.3 亿元。为确保十大建设落到实处,实行了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十大建设责任制,明确每一大建设项目由一位常委带头领干,人大、政府、政协、****军分区班子领导全面参与、共同推进;推行了十大建设“七个一”工作法,即一大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目前,十大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三)狠抓转型发展平台。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和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千亿元产业集聚区目标,每年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新开工建设 2 个投资10 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平台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产业集聚区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发展态势。2009 年以来,各产业集聚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364 个,总投资 1200 亿元。2012年,各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54.7 亿元,是 2009 年的 3.1 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1980.6 亿元,是 2009年 2.7 倍;入驻规模以上企业 391 家,比 2009 年增加 210 家。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省政府授予“2012 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和“2012 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称号。

 (四)狠抓城市组团转型。突出多中心、组合式、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编制了组团式城市发展规划,积极构建“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架构。在核心城市重点抓了几个大工程:一是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境内全长 76.41 公里,工程总投资 95.77亿元,总占地 3.64 万亩,征迁工作量占河南段的 50%以上。****市把工程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天字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征迁 8822 户 3.55 万人,拆迁 186.3 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 137.87 万平方米,在建 52.02 万平方米,拆迁企事业单位 84 家,建设跨渠桥梁 9 座、市政管道 96 条、各种线路 683 条。整个征迁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强行拆迁,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做法很有特点,很有成效。”二是郑焦城际铁路。预计 2014 年底通车,届时****到郑州仅 25 分钟车程。三是城市水系。总投资 66.9 亿元,建设灵泉湖、东湖、影视湖、龙寺、圆融五座水库,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 48 公里的水体景观、贯穿城区南北总长 50 公里的城市带状公园,与南水北调总干渠河道形成“六纵四横”城市水网。今年 7 月底,引黄入焦工程竣工,届时黄河水将进入****中心城区。四是环城快速通道。总投资 30.1 亿元,去年已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提升****南北通行水平。五是北部山区治理工程。取缔私挖滥采,实施生态治理恢复,规划建设黎明脚步公园、武钢粘土矿遗址矿山公园等。

 (五)狠抓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装备工业、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工业和食品工业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76 家,主营业务收入 3629 亿元,增长 15%。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2.1%、19.2%。二是加快创新能力培育。去年新增省重大科技专项 3 项,总数达 6 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7 家,总数达 34 家。新增院士工作站 2 家,总数达10 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 家,居全省第 2 位。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 3 家、71 家,总数居全省第 3 位。三是加快两化融合发展。创建省首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2 个、示范企业 10 家。智慧****成功签约,数字****建设加快,无线城市完成投资 5.1 亿元。

 (六)狠抓农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由高产稳产向优质高效转变。一是主攻粮食单产。去年粮食实现九连增,总产 204.8 万吨,增产 4.3 万吨。夏粮单产511.1 公斤,居全省第一;玉米高产创造两项全国新纪录。二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八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加快。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446.3 亿元、利润 46.2 亿元、税收 16.9 亿元,分别增长 15.8%、17.3%、16.1%。三是提高组织化机械化水平。去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23 家,总数达 293 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 家,总数达 3208 家,覆盖率达 45.6%;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 28.5 万亩,总数达 62 万亩。2010 年,我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这是全国首家地市级全国农机化示范区。2012 年,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96%,为全省第一,居全国前列。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年底将实现平原地区全部用上自来水,山区丘陵区全部吃上水,让人民群众彻底告别吃水难,吃上放心水,吃上安全水。

 (七)狠抓旅游转型升级。一是规划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月山寺)、圆融寺、太极拳、韩愈、黄河(嘉应观)、妙乐寺遗址、药王庙、影视等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二是强力打造“太极故里·山水****”两个世界级品牌。三是狠抓景区创A,神家山、青天河创建成国家 5A 级景区,影视城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四是推进标准化建设,云台山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云台山景区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五是强化“不让一位游客在****受委屈”的理念,提升服务水平。2012 年,全市接待游客 2605.2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00.3 亿元,分别增长 14.2%、16.5%。

 (八)狠抓转型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方面,核减事业单位 64 家,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实施。完成第十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我市成为全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深化教育改革,我市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市成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6 县(市)全部成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零差率销售药品3.65 亿元,“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惠及群众 8.3 万人,受到国务院医改办、省政府医改办充分肯定。扩大开放方面,每年在北京和沿海发达地区举办一系列招商活动,加强与中国铝业、中国化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港中旅、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央企名企的合作,吸引了交通、中信、光大、广发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落户****,建成了****海关。去年,引进市外境内项目 1177 个,总投资 1526.9 亿元,增长 13.6%,合同利用外来资金 1438.5 亿元,增长 15.4%,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 933.6 亿元,增长 26%。全市进出口总值 22.2 亿美元,出口 15.1 亿美元,均居全省第 3 位。

 (九)狠抓转型发展根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市财政在保持行政事业单位办公预算支出零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自 2008 年以来,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2012 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 119.1亿元,增支 21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71.6%,比 2011年提高 3.8 个百分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我市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率先实现职教强县全覆盖。加强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4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主体完工,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我市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保率达 99.4%,居全省首位。80 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补贴人数从 670 人扩大到 6.3 万人,补贴标准全国领先。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创建平安****,我市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城市。深入推行领导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信访工作不断加强。汲取汶川大地震的教训,全部拆除中小学 D 级危房、改造 B、C 级危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在全国地市级政府中首家设立食品安全突出贡献奖,食品安全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肯定。

 (十)狠抓转型制度保障。一是健全了常委班子建设的有关规定。研究出台了市委常委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明确了要在十个方面带好头,即在顾全大局上带好头、在加强学习上带好头、在践行宗旨上带好头、在务实重干上带好头、在拉高标杆上带好头、在提高效率上带好头、在维护团结上带好头、在遵纪守规上带好头、在勤俭节约上带好头、在廉洁自律上带好头。二是健全了项目分包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十大建设、重大项目市委常委和五大班子领导分包责任制。三是健全了政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年年初在****日报上公开上一年度市政府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和本年度工作任务。四是健全了项目规范运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即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严格实行“十个百分之百”管理,要求做到百分之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百分之百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百分之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百分之百公开招标,百分之百监察、监理到位,百分之百不出质量问题,百分之百不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百分之百不拖工期、按时竣工,百分之百预决算评审、审计到位,百分之百不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省审计厅对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后,对我市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管理、实施“阳光财政”等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五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考核办法、县(市)区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和市直机关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把工作业绩与奖惩、升迁挂钩。六是建立健全了社情民意办理机制。建立健全了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制度,及时办理回复群众反映问题;建立健全了市政府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络联系平台建设,及时向代表委员通报工作、接受监督。七是建立健全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制度。在全省首家开通运行电子监察行政处罚系统,我市成为国家预防腐败局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八是完善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乱、治散、治低”五治行动,对公职人员实行“五个一律免职”:即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的一律免职,参与赌博的一律免职,借考察学习名义公款旅游、游山玩水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到茶社打牌、下棋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到娱乐健身场所唱歌、洗浴、捏脚、游泳的一律免职。

 工作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压力还很大,虽然****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前列,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速度不快;****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外面报道也很多,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旅游业也面临转型提升;****近年来非常重视生态建设,但资金、环境、土地等要素制约日益趋紧,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还需加大力度;****地域面积不大,企业群体数量很大,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财政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做得不错,但一些重要领域改革还需要加大力度、尽快突破;****近几年民生有了很大提升,但缩小收入差距、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继续坚持一个战略,就是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突出四个重点,就是突出抓开放,突出抓城镇化,突出抓改革创新,突出抓创造新优势;抓好八项工作,即:

 一是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各种制约的综合性战略举措,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改革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提升完善老城区功能,加快新城区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行动计划,实施 40 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

 四是强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九大类 18 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五是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和金融业,推进服务业总量扩张、发展提速、结构优化。

 六是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巩固北部山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七是强力推进民生保障工作,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难题。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八是强力推进十大建设,按照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的安排,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尊敬的****省长,我们一定认真贯彻您在省政府全会及其他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在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探索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把****打造成转型发展的样板,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作出示范,为加快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以下内容供参考:

 XX 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共 中 共 XX 市 市 委 委 XX 市人民政府 府 ( (XX 年 年 XX 月 月 XX 日)

 XX 书记今年是第三次来衡考察,每一次都给了我们巨大鼓舞和精神动力。XX 作为全省的第二大城市、全国 26 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和 45 个交通枢纽城市,尽管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深,发展的要求高,维稳的矛盾多,工作的困难大,但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强力支持,大家都始终精神饱满、充满信心。下面汇报四个问题:

 一、关于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4 月 29 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很不一般,形势把握很准,时机把握得当,举措非常有力,是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是困难最大的时候召开的一次提振信心的会议,是需要支持的时候召开的一次获得意外惊喜的会议。既解闷,又解困,还解渴。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深度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务实研究了落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措施。5 月 5 日,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5月 9 日至 10 日召开了规模最大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按照省委提出的十条政策,逐一细化,逐条落实,制定了十七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是:

 利用财政杠杆促进经济增长,切实落实中央投资项目的资金配套,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及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事业项目和耒阳采煤沉陷区的项目配套资金 1.64 亿元。

 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市财政筹措 5000 万元支持技改,新增 5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贴息;财政设立 100 万元奖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搭建投融资平台,共向县市调度资金 3.5 亿元,由县市区统借统还,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入资本金 2 亿元(其中省里 1 亿,市里筹措 1 亿),由担保公司担保,向市商业银行融资 2 亿元技改贷款; 刺激房地产消费,降低房地产相关税费,推行低收入家庭购房补贴,鼓励个人消费贷款; 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市本级财政专门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200 万元,对相关服务业项目进行支持,刺激旅游消费,推行旅游门票优惠政策; 加快城市建设;缓缴企业有关费用;对企业实行特别保护;市级审批权下放,正在抓紧形成 308 个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下放的具体意见; 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开展“春风行动”,帮助 36.1 万返乡农民重新就业,占返乡农民工总数 85%。

 出台稳定企业就业岗位十项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民生改善,市财政共支出 2.2 亿元,扩大农村低保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水平。这十七条政策措施,应该说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能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市委、市政府这两次会议是多年来最务实的会议。

 省委出台的十条政策措施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

 一是省直部门行动快。省委、省政府两办迅即下发了《关于对企业实施“特殊保护期”的通知》;省财政为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调度 3000 万元风险补偿金,借给我市担保公司 1 亿元资本金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 8957 万元,分别于 5 月中旬全部到位;省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对项目、用地和环评审批采取了特事特办;省银监局督促各金融机构成立了服务中小企业专门机构,工行对我市企业支持力度空前加大;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已落实对困难企业的法定缴费从 5 月份开始缓交半年,企业培训员工补助政策反响很好;省卫生厅支持我市项目资金 8674 万,实行新农合门诊医疗费可报销,社区看病 100 种药零差价。省经委指导我市及时申报了企业技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贷款贴息项目。省商务厅从新增 1 亿元促进消费专项资金中安排我市 700 万元,已拨付到位。

 二是中小企业得到的实惠多。全市已有 69 户中小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获银行融资 5.6亿元;通过财政调度 1.5 亿元资金扶持,有 20 户有色和资源加工型企业获得 2 亿元收储贷款;困难企业职工总计已获得 3000 万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32 家困难企业 5 项保费共 1.36 亿元已准予缓缴;国家鼓励的生产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高出工业部分,已实行了减半征收等。有的企业家说,这次省里的十条政策就象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企业。

 三是老百姓反响好。尤其是重视大学生就业、刺激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各项保障机制,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普遍认为,是历史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含金最高、支持企业力度最大、惠及民生最广的一次。

 四是市县党委、政府受到的启发大。普遍认为,省委这样务实研究经济工作,为基层带了好头,作了样板,为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变作出了表率。抓经济工作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出实招,解决关键问题。

 二、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就是一个调子:“一化三基”兴 XX,富民强市新跨越。深入分析 XX 的现状,差距在“一化三基”,出路在“一化三基”,希望在“一化三基”,唯有踏下心来、扑下身子抓“一化三基”。近年来,XX工作的特色就在于咬住“一化三基”不放松,抓落实、抓到底;XX 取得的成效就在于围绕“一化三基”谋发展,抓机遇、上项目。

 1 1 、强力推进一化。重点抓了四件事:一是抓企业改制,二是抓招商引资,三是抓央企对接,四是抓园区建设。新型工业化初见成效。到去年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 922 户,产值过 30 亿元以上的企业 3 家,过 5 亿元的企业 18 家,过亿元的企业 105 家。衡钢销售收入过 100 亿元,特变电工产值今年有望过 50 亿元。2008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38.1%,对 GDP 的贡献为 50.4%,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 46.5%,工业税收增量占财政税收增量的 80%。新型工业化惠及民生,工业新增就业占全部新增就业的 65%。工业对大学生就业贡献大,全市五所主要工科类大学近三年毕业生总数 57096 人,就业率达到 90.66%。对接央企、引进战略投资者取得重大进展。中钢、中盐、中建材、国机、中石油、中化、中核、国电、中国农机、华光光学、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等“国家队”进驻 XX,正式签约项目 12 个,签约资金65 亿元,到位资金 22.15 亿元。中钢集团收购重组 XX 有色冶金机械总厂,投资 15.1 亿元,兴建重型矿冶装备基地。中国建材拟在衡投资 30 亿元,建设高附加值建材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进展。去年以来,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8家,到位资金5.5亿美元,引进东南沿海内资企业168家,到位内资 250 亿元,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占 32%。初步形成了中建材南方基地,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北沈阳、南 XX”输变电基地,盐卤化工基地,中石油天然气南方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基地经济正在形成。

 2 2 、着力夯实三基。

 在基础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打造四大基地即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培育八大主导产业即先进装备制造、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矿产开发及加工、新型能源、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业。目前,八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65%。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已形成粮食、油料、养殖、竹木、饲料、席草等十大优势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 123 家,实现销售收入 81 亿元,联系基地 193 万亩,带动农户 55.3 万户。先进制造业现有规模企业 142 家,产值 285 亿元。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现有规模企业 105 户,产值 83 亿元。矿产开发及深加工规模企业 112 户,产值 208 亿元。旅游方面,我市已成功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去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1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4.3 亿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推进 47 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 580 亿元。围绕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干铁、公、机三大重点项目,实施“1189”工程,即湘江千吨级码头,南岳机场,8 条高速,9 条铁路。三年后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 580 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 12 条,总里程 376 公里。实施村村通畅、户户网改工程,两年内实现 1945 个村全部通畅、1760个村户户网改。围绕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湘南重镇、XX 人民引以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三年塑城规划,推进“东西南北畅通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三江六岸美化工程、千家万户民心工程”等 28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 130亿元。去年以来,已完成投资 23 亿元。主抓欧阳海灌区配套工程、大源渡库区防洪工程、城区防洪保安工程、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其中欧阳海灌区已列入中央项目计划,总投资 6.9 亿元;落实大源渡库区防洪经费 5000 万元,城区防洪工程项目已经启动,落实资金 3.6 亿元。基础建设投入超过前 10 年总和。立体交通网、现代信息网、金融服务网等正在形成。

 在基础工作方面,一是抓思想解放。主要是掀起三大风暴,即头脑风暴、创新风暴、问责风暴。以新的理念、新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新的作风,给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气。二是抓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抓了城区管理体制、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四大改革创新,比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积极推行问责制,稳步推进公推直选试点,实行全委会全程差额表决,公开选拔 8 名县处级干部,赢得了干部群众好评。三是抓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改善乡镇、社区工作条件,加大乡镇干部交流力度,提高村主干待遇等,落实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正确导向。四是抓干部作风。主要是治懒、治浮、治奢、治贪、治跑官要官等各种不正之风,去年以来,查处了蔡敦诚、罗安荣等大案要案,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的县处以上干部 22 人,整肃了干部队伍,促进了风气好转,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五是抓实群众工作。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机关干部下沉,把各项工作的推进建立在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之上。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军群体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赴省进京上访由上年的第三位下降到第十一位。去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我市进京上访人数全省最少。

 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化三基”,我市得到了实惠,见到了成效。去年,在严重冰雪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完成财政总收入增长 18.96%;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 3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长 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3.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 17.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1242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617 元。城市化率提高 1.35 个百分点,达到 42.57%。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任务。总体概念是“四个千亿”即 GDP1000 亿,规模工业总产值 1000 亿,银行存款 1000 亿,在建项目投资 1000 亿,富民强市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年我市的目标是 GDP 增长 12%,财政收入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是坚定的。

 第一,经济基本面比较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增速较快、结构改善、效益回升”的态势。1-5 月,GDP 增长 15.1%,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 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5%,财政总收入增长 8.8%,存款余额新增 110 亿。这些数据是以用电量、用地量、资金投入量、贷运量作为支撑的。从用电量看:1-5 月全市用电量达到26.8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24%,其中工业用电量达到14.3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5%。金融危机对有色冶炼、化工、轻纺等产业影响比较大,工业用电量增幅高,说明中小企业开始兴旺起来了。从用地量看:1-5 月全市用地规模 1283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 460%,说明项目建设开始热起来了。从资金投放量看,1-5 月全市新增银行贷款 54.5 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 86%,说明投入的力度加大了。从货运量看:1-5 月铁路、公路、水运货运总量达到 4030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43%。说明企业产销两旺、货畅其流。这些指标都说明 1-5 月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比较牢实的。

 第二,投资需求。

 比较旺盛。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抓项目的共识和氛围。到去年底,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项目 156 个,总投资 1009亿元。其中产业项目 86 个,总投资 375 亿元。基础设施项目 47 个,总投资 580 亿元。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23 个,总投资 54 亿元。这 156 个项目,已开工 139 个,开工率为 89%,完成年度投资 24%。今年招商引资开局比较好。1-5 月新签外资合同 49 个,合同利用外资 7.9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7.16 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 70 个,合同资金 209 亿元,实际到位内资 53.6 亿元,增长 12%。XX 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有保障,实现 GDP 的目标就有把握。

 第三,企稳回暖势头向好。1-5 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3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23.35 个百分点,并且逐月向好,5 月份比 4 月份增长9.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30%的 27 户重点企业,有 10 户产值增幅在40%。9户利润增幅超过50%,8户税收增幅超过45%。目前,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低位回升,铜价由最低时的 2 万元/吨回升到 4 万元/吨,电解铅由 8000 元/吨回升到 1.25 万元/吨,电解锌由 9500 元/吨回升到 1.35 万元/吨,小苏打由 800 元/吨回升到 1200 元/吨,硫酸由 80 元/吨回升到 332元/吨,铝由 10400 元/吨回升到 1.3 万元/吨,钢管由 4800元/吨回升到 5500 元/吨。XX 的人气一直很旺,消费很热。1-5 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2.9 亿元,增长 18.5%;接待国内外游客 56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3.8 亿元,分别增长 33.7%和 27.3%;房地产销售火爆,1-5 月销售额 16.8亿元,增长 95.2%。同时,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早稻播种面积增长 6.6%。去年粮食总产量 325 万吨,粮食生产连续 6 年丰收。

 这些都充分证明,精神不振、发展不快才是最大的危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化三基”,坚定不移地奋力“弯道超车”,就能够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当然,经济工作确实面临许多困难,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主要表现在工业增长基础不牢固。有色、化工、汽车等行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部分企业开工不足。部分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国家实行增值税转型、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下调、部分高新企业所得税率下调、暂停征收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停止和取消 16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结构性减税让利政策,整个将影响我市财政收入 9 亿元左右。同时,农民增收不容乐观。

 三、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从 3月份开始,已进行了近 3 个月,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明确要求,务求“五进五新”。即进头脑,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进决策,强化科学发展新举措;进项目,力促科学发展新跨越;进机制,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进民生,务求科学发展新成效。二是找准问题,加快“五个转型”。XX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加快科学转型。即:加快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新的产业支撑;加快社会转型,强化社会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加快生态转型,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生活条件;加快文化转型,弘扬进取精神,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政府转型,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突出重点,提高“两大能力”。重点是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四是抓住关键,狠抓“三个到位”。按照“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统一要求,力求学习调研阶段讲到位,分析检查阶段评到位,整改落实阶段改到位。为使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市委推出了一系列自选动作。一是开展 30 万党员建言献策活动,共发放 28 万份征求意见表,收回 21 万份,收集意见建议 20 余万条,其中对市委、市政府和市直系统的意见建议 3 万条。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了广泛发动的过程。从学习实践活动开始以来,始终坚持改进作风、加强服务、解决具体问题。开展“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活动,梳理排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和规模工业企业 1072 个问题,实行责任包干制、限时承办制和督办追究制,使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二是开展“营养套餐”式学习辅导。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编订了中央规定的三本教材,下发了《把信送给加西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小读本》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反面案例选编》等 55000 册,请专家学者作了 5 堂辅导报告。三是举办提高“两个能力”培训班。认真贯彻落实春贤书记在叙浦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党校花两天时间对县处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提高“两个能力”的培训,效果很好。四是正在开展“专家看科学决策”、“老干部看发展变化”、“企业家看发展环境”、“老百姓看干部作风”的座谈会,广泛开展评议活动。

 四、关于构建“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 “一化三基”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深得人心,影响深远,构建“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是“一化三基”的显著标志。第一,四市以占全省 20.5%的面积、30%的人口,创造了 46%的 GDP。第二,四市同为老工业基地,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占全省近 50%、税收占全省 44%。第三,四市产业互补性强,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钢铁、化工、陶瓷等产业互为支撑。第四,四市交通有集合优势,京广、武广、湘桂、京珠、京珠复线、湘江航运、机场等交通资源密集,物流成本相对较低。第五,兄弟省市有成功经验,江西有昌九工业走廊、黑龙江有哈大齐工业走廊、辽宁有沈大工业走廊等等。第六,四市人力资源富集,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密集区,高校及在校学生分别占全省 70%和 77%,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占全省的 2/3。第七,XX 文化底蕴厚重,城市规模第二,南岳衡山影响深远。打造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有需要、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请求:

 第一,统一规划布局。建议省政府牵头编制《“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建设规划》,重点规划 4 市统一布局,协同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引导 4 市整体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第二,出台优惠政策。建议省政府抓紧制定支持“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加快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综合动用财税、金融、用地等调控手段,鼓励 4 市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动共进。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请求省政府重点支持 XX 加快建设 XX(深圳)工业园、XX 核电站、XX 民用机场、“长株潭衡”城际轻轨、潭衡成品油长输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辐射服务于 “大湘南”经济发展。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建议省财政专门设立“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建设引导资金,推进“长株潭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 4 市做实融资主平台,积极向国家申报“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优势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破解资金制约。

相关热词搜索: 枯竭 省长 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