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

时间:2021-10-14 14:03:11 浏览量:

篇一:毛泽东概论复习资料

毛概复习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为什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

段?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文本:以人文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7、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

8、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什么/

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9、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是对它的补充。

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达到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6、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7、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机会,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为形成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书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0、简述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1、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22、如何理解效益和公平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

落实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23、如何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 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4、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5、“三农问题”是:

“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6、如何理解党领导、人们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们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7、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篇二:毛泽东概论大一复习资料齐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1)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中央党校理论教员)在《论布尔什维克的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

(2)1943年7月4日,刘少奇为纪念党的二十二周年而写的《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论述了毛泽东及其思想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他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概念。

(3)1943年7月8日,王稼祥为纪念党的二十二周年而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4)1943年12月,邓小平在北方局两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不仅都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而且明确指出我们党及其中央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他说:“在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党中央的领导之下,这对于我们党是太重要了。”

(5)1945年6月“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刘少奇的这个报告和七大通过的党章,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就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征: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开放性。

时代性:毛泽东思想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科学性: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说,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实践上说,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已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独创性:创造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开放性: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

四、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原因)

1、准确地、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消除“文化文革命”后对

毛泽东思想的片面理解和错误认识的需要,也是纠正“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两个凡是”的突破口。

2.只有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才能区分毛泽东思

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3.只有准确地、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才能真正地坚持和发

展毛泽东思想

如何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

1、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的观点

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道路。

为什么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 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既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也不符合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客观实际,从而背离了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并非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晚年错误是个人主观臆

断的产物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二、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五、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 的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之下;

?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多次尝试都失败了。中国人

民解放事业的继续发展需要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

? 十月革命使被压迫民族看到了斗争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广泛传播;

?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提供

了物质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它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和打击,遭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摧残和压

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另一面,它在不同程度上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来源。

三、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就是产生、形成、成熟、发展于中国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的。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成立1921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以及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框架。(1922年7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和建军原则,阐明了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

? 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对比,为党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客观规律

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新的重要历史条件;

? 遵义会议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总结和阐发

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化

? 统一战线的理论的完整形成

? 党的建设的理论丰富发展

? 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发展。

? 根据地建设理论的更加丰富

?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得到发展而臻于成熟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1940)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丰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许多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1949),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论十大关系》(1956)等著作,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辛的探索。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点: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3、同国内外敌人长期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

4、同党内主观主义错误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历史背景

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反帝反封建)

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

历史背景:(1)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 (3)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与动力

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征。

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原因:(1)中国无产阶级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 (2)中国无产阶级神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的三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

(3)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 (4)中国无产阶级中由于从破产农民出生的成分占多数。(p60)

? 农民阶级中的富农、中农和平农的区别

?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大众”的主体部分

? 农民问题,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革命性和妥协性)(p62)(革命

结束仍然具有双重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政治问题的基本主张和斗争目标)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
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
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即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是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第四节 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建立最广大泛的统一战线

二、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过渡时期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篇三:毛泽东概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这些经验认真地加以概括和提炼,使优秀的历史传统在新的条件下得以传承,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是由于党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8、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等等)(详细内容书本P9)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该精髓(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6、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7、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答:必要性

要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首先要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道路。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 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革命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重要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他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
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9、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答:(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0、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1、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阐明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阐明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只有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因素,着

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4、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有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十一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过去,我们曾一度误以为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甚至在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15、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6、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过敏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个10年,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7、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一是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8、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答: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强烈愿望和共同期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