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022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

时间:2022-06-15 17:15:07 浏览量:

 2018-2019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 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被打“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

 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 1960 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 1985 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节选自 2011 年 11 月 5 日《文汇报》)

 15.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但他却坦然处之,一点也

 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 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急于出名,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 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 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 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利益和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16. 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

 17. 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18. 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

 参考答案:

 15. EAC

  16. ①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清峻”和“通脱”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②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③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

  17. ①平时放任不管:从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③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

  18. “沉潜”是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必经之路。①“沉潜”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扰,静心做学问,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沉潜”有助于蓄势,对好的论文选题,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急于完成,酝酿几年,才能做好; “沉潜”有助于厚积薄发,作者牢记导师沉潜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 1960 年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 1985 年

 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年的必然结果。③“沉潜”有助于抵挡诱惑。沉潜于学术深处,生活深处,才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虚华,避免 诱惑。

 试题分析:(1)此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技巧。首先应仔细阅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以及一些典型的技巧。B 项“批评已经三十多岁的钱理群……”错误。C 项王瑶教授建议作者把“前一个题目”“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曲解文意 D 项“侧面描写”理解有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呈现王瑶对学生尤其是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属于正面描写;另外,文章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不具体,只是说“直到 1985 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点睛: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该类题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题干问的是“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在文章中找到题干中的句子,进而可以确定答题区间,答题区间就在句子的周围。本题答题区间在 1-2段。抓住关键句子,对评价性的句子直接选取,对描述性的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该类题方法上首先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所以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述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样的句子一般在全文的开头、结尾,或在段落的开头、结尾。其次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最后从作者的评价入手:要从分析具体的评价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题干问的是“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所问确定答题区间在 3-5 段。抓住关键句子,对评价性的句子直接选取,对描述性的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4)试题分析: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和作用。多角度、层面发掘文本(审准题干要求、选准角度,立足文本内容);探讨背

 景及意图(知人论世、从作者生活的思想和时代入手);立足文本,提出见解(大胆创新)。题干问的是“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沉潜”的内涵和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回答此题,要先在文中筛选出与“沉潜”意思有关的文字,概括“沉潜”的内涵:沉下心研究学问。“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把握王瑶先生关于沉潜的教诲,比如“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及作者在沉潜方面的做法:作者牢记导师沉潜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 1960 年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1985 年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年的必然结果。逐条作答。观点要来自文本,且要有自己的见解。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据史料记载,起源古老的节日风俗乃至一切民间习俗,它的成因一般说来总是与原始社会中一个部落、一个部族或后来的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最根本的共同愿望密切相关,往往是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总有一种功利目的。而当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它自己的生命流程,随着人类世代的绵延,风俗不断被补充、被修正,并被代代相传。由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后代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远古祖先创造这些习俗活动的真正动机,遂根据各自的生存条件和状况,对这些习俗作出新的、合乎逻辑的解说,这样就造成了或附会了许多有关习俗的解释性民间传说。可见,传说的附会总是在习俗形成之后,实际上是为了延续或加强这一习俗才发生的。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文化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起初,端午节是从南方吴越地区传播开来的祭祀龙图腾的民俗节日,因此可以称为龙的节日,是对龙图腾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证明和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以此祈求龙保佑健康与安全,从而达到驱邪、疗病或祷祝丰收等等的目的。可见,端午这个节日,远在屈原出世以前已经存在,而它变为屈原的纪念日,

 又远在屈原死去以后。为什么传说端午起源于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其根源于民众生活的某种实际需要,而用某个传说来解释它。正如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到的除屈原外,介子推、曹娥、越王勾践的遭遇也都曾和端午节发生过关系。其实,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里,民间流传的端午习俗传说一定还要更多更复杂,经过淘汰才留下了上述四人保存于古籍之中。又经过多少年的流传到今天,人们已不再把端午习俗与介子推、曹娥、勾践并提,而只与屈原相联系了。不但在汉族地区如此,在少数民族中也是如此;不但在大陆如此,在香港、澳门、台湾,甚至在国外的华裔中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屈原的传说战 胜了其他所有的传说,与端午节俗建立了最牢固的 联系。屈原的品质,显然要比他们更高洁,更符合我们民族的理想。中华民族在节俗和传说的长期流传中,集体地选择了屈原,是存在于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处,存在于融汇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乃至社会政治理想而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

 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从早期单一的辟邪驱瘟主题,逐步发展到兼顾辟邪驱瘟和纪念先贤,两个主题并重。其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天文学、医学知识,也体现着人民的忠孝观念。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端午节民俗中具有迷信性质的辟邪色彩逐步淡化,游戏娱乐成分(特别是其中龙舟竞渡游戏)逐步加强。可以说,同我国其它传统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的演变 过程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当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大举入侵,许多人沉醉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民族节日在文化上的传承。今天,我们只有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心怀敬畏,责无旁贷。

 19.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

 B. 古老的民俗文化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

 C.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文化之一。

 D. 像端午节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增强民族感情的载体,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2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起源古老的节日风俗都是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总有一种功利目的。

 B. 屈原的传说之所以与端午节俗建立了最牢固的联系是因为屈原的品质更高洁,更符合我们民族的理想。

 C. 后代的人们往往根据各自生存状况,产生了许多有关习俗的民间传说,这与人们生存环境的变迁不无关系。

 D. 从一开始 龙节到介子推等传说再到屈原说最后到今天娱乐成分的加强,端午节的习俗演变体现了民俗文化的补充性、修正性。

 2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的诗作“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反映出端午节纪念先贤和辟邪驱瘟两个主题。

 B.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敲响了警钟。

 C. “放花灯”向来被视为全台湾元宵节的代表,表明历史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是维系华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D. 某地方一年一度大搞竞龙舟比赛说明端午节的游戏娱乐成分加强,体现了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漠。

 参考答案:

 19. D

 20. A

 21. D 【19 题详解】

 此题考核概括文章的主旨能力,分析文章的主旨注意文章的主体内容,选项的侧重点是否和文章的主题对应,大部分是偏向于文中的某一点或某个局部,选项从文义上看基本都是正确的,但和文章的“主旨”有距离等。题中 ABC 项,以偏概全,不是本文最终写作意图。故选 D。

 【20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都是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错误,原文第一段“往往是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丢掉了“往往”二字。故选 A。

 【21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体现了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漠”无中生有, 文中并没说“大搞竞龙舟”是对传统节日的淡漠,只是说风俗的演变,游戏成分加强,但是无论什么形式的习俗都应该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重视。故选 D。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5-2019 中国单车租赁用户户规模及预测

 注:左侧纵轴表示用户规模,石侧纵轴表示增长幸,“E”表示预测。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这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大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17.8%和 9.3%;有 35%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

 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成车座损坏,有 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 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 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 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 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

 共享单年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摘自 2017 年 5 月 11 日《北京晨报》)

 材料三:

 近期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郑州多地违规新投增单车,而疏于线下运维管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形象。今日(2 月 6 日)下午郑州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对“哈罗业车”“摩拜单车”“ofo 单车”“易购宝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约谈。

 均谈要求:一、从即日起立即暂停新增投放车辆,一旦发现,将作为严重失信行为纳入企业征信档案,并上报市信用办定期对社会公示。二、对“哈罗单车”近期在郑州市区内新投增的车辆,立即拿出相关方案,限期召回或分流。三、各企业要加强春节期间对违规停放车辆的清理,特别是对交通枢纽、轨道与公交站点、行政与商务办公区、大型广场与超市、机动车道等重点区域,及时清运违停和积压车辆。四、各企业要及时召回破损、故障等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确保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和运营车辆安全。五、各企业要在2018 年 3 月 15 日前将管理所必须数据信息接入政府指定监管平台。各企业要立即组织实施,如组织实施不及时或不到位的,市交通委将向社会及时通报,并限制相关企业在本市投放车辆。

 (选自 2018 年 2 月 6 日映象网快讯)

 材料四:

 (猎豹全球智库)发布首份《共享单车企业发展报告》,中国首创的无桩共享单车实现了弯道超车,焕发了全球自行车行业的“第二春”,以 ofo 为首的中国品牌也正在主导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其中,ofo 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均稳居行业第一。

 全球共享单车行业在 2017 年间的周活跃渗透率迅猛增长,最高涨幅 1258%,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 2.27 亿。其中,2017 年 9 月至 12 月,海外市场用户周活渗透率涨幅达2440%。分析还称,全球自行车每年的需求量在 1.1 亿辆左右,骑行人数的占总人口的15%,总骑行人数超 11 亿。

 (选自 2018 年 3 月 7 日央广网)

 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材料一可知,中国单车租货市场用户规模预计 2019 年將继续增长,用户增长速度与之形成反比。

 B. 调查显示,共享单车在投放运营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早晚高峰寻车困难”

 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

 C. 部分共享单车企业,违规增投、疏于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郑州市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约谈,提出了整改要求。

 D. 通过对《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预测出:海外市场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8. 下列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 到 2019 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预测用户增长率最高的是 2016 年,新增用户人数最多的也是 2016 年。

 B. 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维护不及时、投放量不够以及使用者素质低下等问题,这正是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困境,急需解决。

 C. 从郑州市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企业约谈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连续新增投放已经给市场造成了乱象,影响了政府形象,因此被予以严重警告。

 D. 全球共享单车用户渗透率及其涨幅、用户规模前景看好,其中 ofo 在国内外市场稳居行业第一,主导了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

 E. 材料一、四从国内外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而材料二、三则对共享单车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可以说未来共享单车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9. “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如何让这个“新发明”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7. B

 8. BE

  9. ①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对共享单车运营商的的监管力度。

 ②从运营商来说,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同时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

 ③从使用者来说,要提升自身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

 ④从未来发展来说,继续扩大共享单车在海外市场运营量,做大做强。等等。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B 项,“早晚高峰寻车困难”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表述错误,只是“58.4%的被访者中”认为最严重。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新增用户人数最多的也是

 2016 年”错误。增加最多的是 2017 年。

 C 项影响的是城市形象。D 项“主导了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已然时态,原文为正在进行时。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如何让共享单车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材料,材料二、三、四则内容。材料二,提到车辆破损、寻车难、使用者乱停乱放等问题。材料三,从政府管理者的角度,如何提升监管力度等。材料四从发展前景来说。由此噶库欧答题要点即可。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 古代诗文阅 读(35 分,共 3 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船山记 王夫之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以之名。其冈童,其溪渴,其靳有之木不给于荣,其草癯靡纷披而恒若凋,其田纵横相错而陇首不立,其沼凝浊以停而屡竭其濒,其前交蔽以絯送远之目,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其良禽过而不栖,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其农习视其堘埒(1)之坍谬而不修,其俗旷百世而不知琴书之号。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其足以栖神怡虑者往往不乏,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也。

 古之所就,而不能概之于今;人之所欲,而不能信之于独。居今之日,抱独之情,奚为而不可也?古之人,其游也有选,其居也有选。古之所就,夫亦人之所欲也。是故翔视乎方州,而尤佳者出;而跼(2)天之倾,蹐地之坼,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则虽欲选之而不得。蠲其不欢,迎其不棘,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仰而无憾者则俯而无愁,是宜得林峦之美荫以旌之;而一坏之土,不足以荣吾所生;五石之炼,不足以崇吾所事。栫以丛棘,履以繁霜,犹溢吾分也,则虽欲选之而不忍。赏心有侣,咏志有知,望道而有与谋,怀贞而有与辅,相遥感者,必其可以步影沿流,长歌互答者也;而茕茕者如斯矣,营营者如彼矣,春之晨,秋之夕,以户牖为丸泥而自封也,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

 夫如是,船山者即吾山也。奚爲而不可也?无可名之于四远,无可名之于末世,偶然谓之,歘然忘之,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严光之濑,司空围之谷,林逋之湖山,天与之清美之风日,地与之丰洁之林泉,非吾可者,吾不得而似也。吾终于此而已矣。

 辛未深秋记。

 (选自《清文选》,有删改)

 【注】(1)堘埒(chéng

 liè):田埂。(2)跼(jú):弯曲腰背。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冈童,其溪渴

 童:光秃 B. 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

 忌:禁忌 C. 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

 历:经历 D. 犹溢吾分也

 分:本分 10. 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B. 是故翔视乎方州

  相与枕藉乎舟中 C. 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 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

  若属皆且为所虏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B. 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C. 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D. 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船山由山崖上一块顽石命名,这里地方偏僻,自然环境荒凉,乡风民俗质朴。

 B. 作者认为古人喜爱的,不一定是今人喜爱的;一般人想得到的,不一定适用于个别人。

 C. 对天地没有遗憾、哀愁的人,应该获得优美的山林居住作为表彰,作者也希望在这样

 的地方居住。

 D. 作者以山自喻,以山自励,独看重穷乡僻壤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和终老之所。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也。

 (2)天与之清美之风日,地与之丰洁之林泉,非吾可者,吾不得而似也。... 参考答案:

 9. B

 10. A

 11. C

 12. C 13.首联描写了此朝一别,安西将奔赴海西会经历的场景,路途漫漫、秋草茫茫。渲染了苍茫悲凉的气氛,照应题目,紧扣“安西”二字,想象边塞之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B 项“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的“忌”,应该是顾忌的意思。句意:趾爪狰狞的野兽则蹭到行人肩膀也无所顾忌。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A 项分别译为到/跟,和。B 项介词,在。C 项语气助词。D 项副词,将要。

 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注意连词“而”“则”,结合句意断句。句意:江山的美好与愉快恬静的心情一致就是合适的。而我是个悲愁的人,连大地都不足以包容我那不快乐的隐衷,所以即使想要挑选一处适合的地方也不可能。

 点睛: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作者也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居住”错。

 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顾:只是。有:通“又”。毕,结束。焉:于之。因,于是。(2)与,给;之,他们;之,的;可,认可、认同;似,像(他们)。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参考译文:

 船山,山崖上有大石如船,是一块顽劣的石头,可是山就以它来命名了。船山的山冈光秃秃的,溪水干涸;它稀有的一些树木长得也不茂盛,山上的草干瘦散乱到总是要凋谢的样子;那里的农田纵横交错田垄也不正,那里的水塘浑浊不流而且塘边经常断水;那里山前有遮挡难以远望,山右边延伸开成一片宽平的田野,又不能形成幽静了;那里珍贵的禽兽经过而不会留住,趾爪狰狞的野兽则蹭到行人肩膀也无所顾忌;那里的农民看惯了坍塌的田垄也不去修整,那里的民俗是几百年也没有懂得抚琴读书的。可是我经历的山水成百上千,那其中足以颐养精神消除思虑的地方不少,但是我只在船山这里度过了十七个寒暑,而且将在此度过我的余生,于是我说:这是我的山啊。

 如此说来,船山就是我的山,为什么不可以呢?它没有可以扬名于四方的,也没有可以传名于未来的。偶然说到它,又很快忘掉它,我年老将死,而船山仍旧是那块顽石。严子陵隐居的七里滩,司空图隐居的王官谷,林和靖隐居的西湖孤山,上天给了他们清丽的风

 光,大地给了他们丰洁的林泉,人们给了他们游赏和追慕,这些都不是我认同的,我不能仿效他们了。我终老在船山这里而已了。

 记于辛未年深秋。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杵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阵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①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②。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讨袁于官渡。时常从事③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棹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三国志魏书许褚传》 注:①徇:巡视 ②宿卫:宫禁中值宿警卫 ③时常从事:时常随从在左右的人 7. 下列各句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绝:超过 B. 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

  将:将要 C. 微褚几危

  微:没有 D. 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

  阴:暗地里 8.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间接表现许褚勇力绝人的一组是

 ①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 ②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 ③闻皆畏惮之④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 ⑤入帐见褚,大惊愕 ⑥左手举马鞍蔽太祖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④⑤⑥ 9.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许褚军中没有粮食了,他便与盗匪讲和,用牛与他们交换粮食。盗匪前来取牛,牛却纷纷奔跑回来。

 B. 太祖巡视淮水、汝南郡一带,许褚带领部队投奔太祖。太祖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那些跟从许褚的侠客,都被任命为虎士。

 C. 太祖与马超、韩遂单马对话,左右的人都不敢跟从,只带了许褚。

 D. 军中因许褚力大如虎而又憨痴,所以称他为“虎痴”,马超也因此用虎侯这个称呼来询问跟从太祖的人是否是许褚。

 10.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 ②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

 参考答案:

 7. B

 8. B

 9. B

  10. (1)曹操见到他认为他很豪壮,说:“这是我的樊哙啊。(得分点:“壮”的意动用法,判断句式)

 (2)许褚告诉曹操,敌人来的太多,如今军队已经全渡了河,应该撤走,就扶着曹操上船。(得分点:“白“去”)

 7. 试题分析:结合上下文可知,B 项“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的意思是“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攻打曹操的军队”,“将”是动词,“率领、带领”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间接”表现许褚勇力绝人的一组,也就是说凡是直接描写许褚语言和行为的句子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本题所给句子

 中①④⑥都是直接描写许褚行为的,属于“直接”表现。由此可确定答案为 B 项。

 9. 试题分析:A项,“他便与盗匪讲和”不当。由原文“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可知,应为“粮食缺乏,就假装和敌人和战,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都跑了回来”。C 项,“不敢跟从”错误。由原文“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可知,应是太祖不带身边的人,只带着许褚。D项,“憨痴”错误。原文“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意思是“军中因为许褚的力气想老虎一样而且痴拧”,“痴”并非憨痴,而是痴拧。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此吾樊哙也”,判断句式,这是我的樊哙啊。(2)“白”,告诉;“去”,撤走。

 参考译文: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今安徽亳州)人。身高八尺多,腰粗十围,容貌雄俊刚毅,胆力过人。汉朝末年,他聚集少年以及宗族好几千家,共同筑起坚实的壁垒来抵御贼寇。当时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葛陂为首的贼寇一万多人攻打许褚的防御,许褚人少打不过,奋力作战极度疲劳。弩箭用光了,于是让城中的男女,收集和杅斗一样大的石头放置在四个城角。许褚用石头投掷敌人,所打中的都被击碎。敌人不敢逼近。粮食缺乏,就假装和敌人和战,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都跑了回来。许褚于是走到阵前,用一只手拽住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敌人都很惊恐,于是不敢来取牛而撤走了。因此淮、汝、陈、梁一带,都畏惧忌惮许褚。

 魏太祖(曹操)出征淮、汝,许褚带领众人投靠曹操。曹操见到他认为他很豪壮,说:“这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做自己的近身侍卫。那些起初跟从许褚的侠客,曹操都作为勇士来使用。许褚跟随曹操征讨张绣,率先登上城墙,斩首的敌人一万多,升任为校尉。建安四年又跟从曹操在官渡征讨袁绍。当时曹操的侍卫徐他等人密谋造反,因为许褚经常侍卫在他左右,忌惮他而不敢发动叛乱。等到许褚歇班的时候,徐他等人打算怀藏着刀进到曹操帐中行刺。许褚到了住处心情不定,立即回来守卫曹操。徐他等人不知道,进到帐见看到了许褚,非常惊恐。徐他脸色大变,许褚发觉了,当即击杀了徐他等人。曹操更加亲近信任他,一同出入营帐,不离自己左右。跟随曹操围攻邺县,奋力作战有功,封爵位为关内侯。又跟从曹操在潼关征讨韩遂、马超。曹操打算向北渡河,

 到了济河,先让军队渡过,只留下许褚以及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攻打曹操的军队,箭如雨下。许褚告诉曹操,敌人来的太多,如今军队已经全渡了河,应该撤走,于是扶曹操上船。敌人攻得很急,士兵们都争着过河,船太重将要沉没。许褚处死了争着登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保护着曹操。船夫被飞箭射中而死,许褚用右手划船,才过了河。当天,要不是许褚曹操差点丧命。此后曹操和韩遂、马超等人单马会话,身边的人都不带,只带着许褚。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地打算上前谋害曹操,一向听说许褚的勇猛,怀疑跟从曹操的就是他。就问曹操说:“您有个叫虎侯的将军在哪里?”曹操回头指着许褚,许褚瞪眼看马超。马超不敢发作,于是各自回营。后来过了几天会战,大败马超,许褚杀死了许多敌人,升任为武卫中郎将。武卫的称号,就是从此开始的。军中因为许褚的力气想老虎一样而且痴拧,所以给他起个绰号叫作虎痴;所以马超询问“虎侯”,到现在人们还称道,都说这是他的姓名。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① ,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② 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

 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②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10.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B.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D.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11.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成年取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 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 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 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12.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查,他到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 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C. 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 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1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参考答案:

 10. C

 11. A

 12. A

  13. (1)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

 (2)限制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使国家坚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能靠兵器、甲胄的精良。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句中“建宁二年”是年号纪年法,后面一般要断开,排除 A、D 项。根据句意判断,不是“滂等督邮吴道”,“等”,不是动词,应是“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等”后面要断开,排除 B项。故选 C 项。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 项,古代男子成年时方取字,仲博应为范滂的弟弟,我国自西周初年起就有为家中兄弟数人起名时以“伯(孟)仲叔季”为序的习惯。故选 A 项。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B 项,“谢”为“道歉”,陈蕃并未感谢郭林宗,而是向范滂道歉;C 项,“乡曲”为“乡人”,而非“误解”,范滂不任用李颂是他认为李颂不适合所荐之职;D 项,并非“一起受死”,而是...

相关热词搜索: 政和县 南平市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