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法隧道施工工程组织方案介绍

时间:2022-06-27 12:55:04 浏览量: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3 第 1 节 编制依据 ............................................................ 3 第 2 节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 3 第 3 节 工程地质条件 ........................................................ 3 第 4 节 隧道设计 ............................................................ 4 第 5 节 隧道施工环境 ........................................................ 5 第二章 现场的施工现状 .......................................................... 5 第三章 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 .................................................. 6 第 1 节 止水帷幕施工 ........................................................ 6 第 2 节 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工 ............................................ 7 第 3 节 地表管线加固施工 .................................................... 8 第 4 节 对元岗大桥桥基临时加固的预备措施 .................................... 8 第 5 节 管棚施工 ............................................................ 8 第 6 节 加强地面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 8 第 7 节 A、B 断面隧道施工 ................................................... 9 第 8 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洞内开挖示意图 ................................... 18 第四章 主要的施工工艺 ......................................................... 18 第 1 节 喷射混凝土 ......................................................... 18 第 2 节 钢筋网安设 ......................................................... 19 第 3 节 格栅拱架加工与架立 ................................................. 19 第 4 节 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和锁脚锚管施工 ............................... 20 第 5 节 防水层施工 ......................................................... 23 第 6 节 仰拱施工 ........................................................... 24 第 7 节 二次衬砌施工 ....................................................... 25 第 8 节 衬砌背后注浆 ....................................................... 26 第 9 节 进洞 3m 前的井点降水 ................................................ 26 第五章 工程测量与监控量测 ..................................................... 27 第 1 节 施工测量 ........................................................... 27 第 2 节 监控量测 ........................................................... 28

 第六章 工期、进度及劳动力、机械的安排 ......................................... 29 第 1 节 A、B 断面施工总体安排 .............................................. 29 第 2 节 工期计算 ........................................................... 29 第 3 节 时标网络图及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 ..................................... 30 第 4 节 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的组织 ......................................... 30 第 5 节 材料计划表具体见材料数量汇总表 ..................................... 31 第 6 节 机械、设备进场表(表 6-3)

 ......................................... 31 第 7 节 测量、监测设备表(表 6-4)

 ......................................... 32 第七章 应急准备及处理 ......................................................... 33 第 1 节 洞内塌方 ........................................................... 33 第 2 节 洞内穿水 ........................................................... 34 第 3 节 出现流砂 ........................................................... 34 第 4 节 基坑上鼓 ........................................................... 34 第 5 节 路面塌洞 ........................................................... 34 第 6 节 现场应急准备常备物资如下 ........................................... 34 第八章 施工注意事项 ........................................................... 35 第九章 保证措施 ............................................................... 36 第 1 节 质量保证措施 ....................................................... 36 第 2 节 安全保证措施 ....................................................... 38 第 3 节 进度保证措施 ....................................................... 39 第 4 节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39

 工程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某工程矿山法隧道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2)该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及所处环境、施工现状,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合同条款; (4)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5)业主批复的相关施工方案及会议精神。

 第一节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1)左线 ZDK0+645.801~ZDK0+726.815,计 81.014m 的矿山法隧道施工,右线YDK0+645.8~YDK0+728.118 ,计 82.318m 矿山法隧道施工。

 (2)该段里程地表加固:施喷桩、袖阀管、摆喷桩等施工管理。

 (3)工程数量见工程数量表(略)。

 (4)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实施 B 断面,里程为 YDK0+729.418~ 694.365。

 第一节

 工程地质条件 天河客运站至华师站区间北段矿山法隧道穿过花岗石残积土层,隧道顶部为淤泥质土和砂层。砂层为主要含水层,透水性强。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及始发井开挖揭露的地层情况知,该段隧道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1.3.1 隧道左线洞口段地质情况从上往下依次为:

 ①人工填土层<1>,为杂填土,厚 2~3m。

 ②河湖沉积层<4-2>,为淤泥质土,厚 2~3m。

 ③冲积-洪积砂层<3-2>,为中砂层,厚 3~5m。

 ④花岗石残积土<5H-2> ,为砂质黏性土,厚 7~10m 。

 ⑤下部为花岗石全风化层<6H>见图 1-1。

 1.3.2 隧道右线洞口段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

 ①人工填土层<1>,为杂填土,厚 4~5m。

 ②冲积-洪积土层<4-1>,主要为粉质黏土,厚 3~4m 。

 ③冲积-洪积砂层<3-2>,为细砂层,厚 1~2m。

 ④花岗石残积土<5H-2> ,为砂质黏性土。

 ⑤下部为花岗石全风化层<6H>,该段地下水丰富,更为不利的是隧道拱顶约 1m 进入冲积-洪积砂层,稳定水层埋深 1.45~3.30m,冲洪积砂层更为饱含水层。岩土<5H-1>、<5H-2>、<6H>等地质残积土遇水极易软化崩解,甚至发生流砂现象。由于上层地质砂层为饱含水层,下伏的残积土会受到地下水的浸泡而软化,施工时易发生崩解和流砂,甚至塌方,造成地表下沉,施工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施工前要采取必要加固措施。

 1.3.3 钻孔地质柱状图见图 1-1。

 见附图文件(钻孔地质柱状图 1-1)

 第一节

 隧道设计 本矿山法工程为天河客运站~华师站区间北段矿山法土建工程(支 YDK+645.80~支YDK0+728.118),长度 82.318m;隧道埋深 7~7.8m,按浅埋暗挖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即以大管棚注浆和超前注浆小导管、注浆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钢架为初期支护,二衬模筑钢筋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全包防水隔离层。隧道为双线单洞矿山法隧道,有两种断面,即 A 型断面、B 型断面,其中 A 型断面左线长 47.238m,右线长 48.565 m ,B 型断面左线长 33.776m,右线长 33.753 m。A 型断面开挖尺寸宽×高=12.900m×9.308m,B 型断面开挖尺寸宽×高=14.700m×10.007m,两种断面之间采用错台变换。

 具体详见图 1-1、图 1-2(未详尽处略)。

 图 1-1 A 型隧道结构断面图

 第一节

 隧道施工环境 本段隧道北端与天河客运站连接,南端与盾构始发井连接,地面上方有北环高速公路的元岗立交桥桥墩基础和广汕公路,桥墩基础底距隧道开挖顶部仅为 3.823m,广汕公路共 12 个车道,进出城各 6 车道,交通繁忙,人流量大。地下管线比较多,埋置深浅不一。具体详见图 1-8 隧道上方行车道状况图(略)、图 1-9 地下管线状态图(略)。现场水电已通,施工场地与盾构共用,较狭小,需合理布置场地。

 现场的施工现状

 2.1 北段矿山法 B 断面隧道工程地面摆喷墙止水帷幕已施工完毕,现正在帷幕部位用旋喷桩止水补强,A 断面暂未施工。在地面止水帷幕内外侧设置并施工了三组水位观测孔及内侧施工了两个垂直降水井。管棚施工现已完成了 25 根,并注浆完成。从提供资料显示,管棚施工时从管棚内带出的土体一共有 230 多方,而从管棚浆液喂入量达到 310 多方,从地面沉降监测数据来看,管棚周围的空虚土体基本回填加固。引起重视的是,在剩余的 15 根管棚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质量,对已注浆的管棚需要进行抽检或补注,直到空虚土体

 全部充填满为止。

 2.2 由于该隧道所处地理环境特殊,跨越元岗立交桥、广汕路和十余道给排水、通信及煤气等管线,且所处地质较为复杂,穿插人工回填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洪积砂层,砂质黏性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层水较饱和。前期为保护元岗大桥、地表管线、广汕路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固措施,部分已施作完毕,剩余的正在进行实施。

 2.3 B 断面管棚共 40 根,单根长度 35m,共 1400m, 受始发井施工影响,分两次打设完成。现已施工完毕 25 根,但注浆有可能需补注完成。

 2.4 洞口袖阀管施工正在进行,已钻孔完毕,并开始着手注浆。

 2.5 管线加固的旋喷桩施工尚未进行,正在准备施工。

 2.6 受地表加固及始发井圈梁施工影响,矿山法隧道施工尚未进行。

 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

 施工原则:重地上,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紧衬砌,勤量测,速反馈。该段隧道施工,把地表工程措施放在第一位。即进洞前保质保量完成 B 断面地表措施工程。施工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本段分为以下几个片区。

 第一节

 止水帷幕施工 止水帷幕施工已完毕,有其专项施工方案,在此不详述。

 3.1.1 根据水位观测及管棚施工时的涌水量,目前止水帷幕渗水量比较大,原因如下:

 (1)施工场地内地下树根较多,树根深度多在 3~6m,摆(旋)喷高压水无法穿透树根,使一部份摆喷的喷射半径受到影响,造成桩与桩之间的连接效果不好; (2)地下管线较多,管径较大,B 断面隧道有三个位置的摆(定)喷孔距大于 1.6m 达到2m,喷射距离过大影响止水墙的质量; (3)在与连续墙交接部位,在连续墙背后易形成集水通道,在摆喷桩施工时,亦出现漏浆和喷射过程中冒浆中断的现象,导致摆喷墙在施工时与混凝土墙的交接效果不好,所以该部位是个薄弱点。

 3.1.2 止水帷幕补强措施:

 (1)树根的分布规律难以把握,现设在摆喷墙轴线两桩心中部,用旋喷桩补强,桩深 23m(见图 3-1);

 (2)地下管线底部用骑缝式斜孔压密注浆补强; (3)摆喷与连续墙的搭接部位在两侧分设两个压密注浆孔,孔深 23m。

 第一节

 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工 袖阀管施工有专项方案,在此仅做简述。袖阀管施工第一排从连续墙 0.4m 开始施作,每排间距 1.0m,孔深 8.5~19.5m,呈梅花形布置。现袖阀管施工队袖阀管安装已施工完毕,并开始注浆。预计 7 月 24 日前将完成 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工项目。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2。

  图 3-2 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1)

 钻孔,根据各组注浆参数表要求,各孔钻进深度 8.5~19.5m 不等,用泥浆护壁,一次钻孔到底,提出钻具。

 (2)

 当砂层较厚,孔内塌孔时,用Ф91 套管护孔到底,待孔内注入套壳料,下入注浆外管后,才将Ф91 套管提出孔外。用 PW-120 泥浆泵,向孔内注入套壳料,注满为止。套壳料配方: 水泥:黏土:水=1:1.5:2(重量比,配方由现场试验最后确定)。向孔内下注浆袖阀管,长度 19.50m。注浆用 PW-150 注浆泵,根据各组注浆参数表要求,从孔底自下而上分段注入注浆液。注浆次序,每次都必须跳开一个孔进行注浆。以此类推,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第一节

 地表管线加固施工 由于隧道顶面管线较多,管径较大,特别是φ1200 的混凝土给水管和φ1500 的排水管,在施工时容易由于地表沉降而引起破坏,所以隧道开挖前对这些管线的地层进行加固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旋喷桩; (2)沿管线两侧布置,桩径φ1000,间距 1000mm;

 (3)保护的重点为给水管和排水管等管线;

 (4)管线加固预计从开工之日起 40 日完工。

 第一节

 施 对元岗大桥桥基临时加固的预备措施 B 断面隧道虽然不在元岗特大桥桥基底下,但是与 50 号、51 号、52 号桥基比较近,在管棚和隧道施工时的疏水的地面沉降会影响到该范围内,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首先对桥基加强监测,结合水位监测,掌握疏水对桥基沉降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桥基采用以下保护措施。

 (1)

 在桥基附近设的水位观测井做成直径为 500mm 大的灌水井,在必要时回灌水对地下水及时补充。

 (2)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在桥基附近各设 3~5 排袖阀管,间距 1m,进行注浆加固,形成幕墙,避免隧道开挖时引起地面沉降。

 第一节

 管棚施工 大管棚施工有专项方案,在此就不详述。

 (1)

 洞内管棚在拱部 120°范围布置,环向间距 40cm, 管棚孔口位置沿隧道开挖线外200mm 布置。根据以往管棚施工经验,钻杆钻进过程中约有 2%的挠度,考虑施工及机械误差,为确保管棚不侵入隧道开挖断面,且尽量减小管棚与开挖轮廓线之间的高度,减少拱顶坍塌,大管棚外插角控制在 1°~2°之间。

 (2)B 断面管棚共 40 根,管棚单根长度 35m,共 1400m。受始发井施工的影响,分两次打设完成。管棚采用直径 108mm,壁厚 6mm 的无缝钢管,分节安装。每节长度 3~6m, 每两节之间用丝扣连接。相邻两根钢花管的接头错开不小于 1m。无缝管上钻孔注浆,呈梅花形布置。

 (3)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玻璃浆液,注浆压力采用 0.6~1.0MPa,水泥浆水灰比为 0.6︰1~0.8︰1,水玻璃波美度控制在 30~35Be,浆液扩散半径为 0.6~0.8m。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在现场对浆液配合比适时调整。

 (4)由于管棚施工时存在流水涌砂现象,管棚钻孔采用跟管钻进,并在管棚孔口设置止砂阀,防止砂从管内涌出造成地面沉降。管棚注单液浆,使隧道拱部的砂层固结,防止开挖时出现顶部漏砂现象。

 第一节

 加强地面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1)加强沉降收敛观测,依据沉降收敛的动态变化及时反馈信息情况和调整监测频率,依据沉降收敛信息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注浆参数,这样对洞内的岩层稳定和水的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关地下管线、桥基、路面的变化,可依据沉降状态信息,采取对策,达到确保洞内和地面系统的安全。

 (2)利用降水井和水位观测井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动态及其分布规律,利用水位信息分析与地表监测值在时间、空间的关系,分析井下疏水,地面降水与地面、洞内主要建(构)筑物系统安全可靠的关系。

 (3)投放萤光剂。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在水位观测孔内投入萤火剂,在降水井和出水点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以利掌握水的流向、径流速度,水力梯度的信息,掌握地层水力联系信息与沉降的关系,预测水的变化,实现对即将发生沉降值的预测。

 (4)了解社会信息,对有助于矿山法施工和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措施以资有效的利用。

 第一节

 A 、B 断面隧道施工 方法:全封水施工,人工配合小型挖机掘进,龙门吊出渣,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注单、双液浆,格栅钢架喷混凝土,初期支护,人工挂设防水板,自制混凝土衬砌台车衬砌,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混凝土。

 目的:减少地层疏水沉降,达到对广汕公路、地下管线及元岗特大桥 50 号、51 号、52 号桥基少受疏水沉降影响。

 3.7.1 左、右侧上导洞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盾构的始发顺序,左线导洞先行,首先破除连续墙,即在连续墙的上导洞中位开口,逐渐扩大,随时检查工作面的土体稳定情况和地下水的情况,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打小导管注双液浆封闭。

 开挖的土体利用 25t 龙门吊由始发井提升出洞,提升土斗的高度与隧道底板有一定的高差,施工时在土斗指定摆放位置做成固定斜坡道,确保出渣车辆将渣顺利倒进土斗中。

 土方开挖与初期支护:破连续墙后,土方开挖进尺 0.5m, 并进行临时支护,喷护工作面,按照里程与角度准确安设格栅钢架,以保证与右导洞的格栅钢架准确对接,同临时支护的工字钢安装成环。施作锁脚注浆导管、安装钢筋网片、连接筋,施工侧壁注浆导管及喷护好混凝土,创造成正式循环的条件。

 上侧导洞正常开挖循环作业:φ42 小导管超前注浆支护,小导管长 4.5m, 循环进尺 3m,环向间距(避开管棚)0.2m,外插角 10º。每次开挖一榀,进尺 0.5m,打设径向注浆小导管,小导管长 4.5m 间距 1.0m×1.0m ,外插角 45º,依次推进。如工作面有较大压力水时,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打纵向小导管双液注浆。在每 3m 开挖段长内必须用风钻进行探水,经探水认定工作面前方无水时,这段开挖才能进行,探水眼如果有较大压力水,就需要进行双液注浆堵水。

 附加工作:在下导洞开挖时,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在左、右侧上导洞底板进行下导洞未破连续墙前的注浆封水工作。在上导洞格栅刚架前3m 范围内,向下导洞施作,向下注浆管注浆,每导洞环向下施工 7 根,排距 500mm ,共6 排。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见表 3-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3。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表

  表 3-1 工序 项目 时间 (h) 时间小计(h)

 ①、④ 测量放样 3 61

 超前小导管 8 开挖 10 初喷混凝土 6 径向小导管 10 挂网 6 测量校核 3 立格栅及型钢刚架 6 喷射混凝土 9 测量放样

 图 3-3 施工工艺流程图 3.7.2 左、右侧下导洞施工 在上导洞推进不小于 8m 时才可施工下导洞。连续墙破除:破除顺序自上而下。破完连续墙后按照里程与角度准确安装靠连续墙的两榀格栅刚架,喷射混凝土,并用网喷混凝土厚度200mm 封堵工作面。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加设超前小导管,长度 4.5m,循环进尺 3m, 外插角 10º,间距 40cm,并打径向注浆小导管。如前方掌子面压力水较大时,沿隧道轴向打设土体改造注浆小导管,长度 3~4.5m,间距1.0m。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见表 3-2,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4。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表

 表 3-2 工序 项目 时间 (h) 时间小计(h)

 ②、⑤ 测量放样 3 51 开挖 6 初喷混凝土 6 打注浆导管 9 挂网 6 立格栅及型钢刚架 9 测量校核 3 喷射混凝土 9

  图 3-4 施工工艺流程图 3.7.3 中上导洞施工 上导洞施工必须在右线上导洞(即后开的上导洞)开挖推进不小于 8m 后才可进行。连续墙的破除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沿格栅刚架一半的位置往下 1.6~1.8m 范围之内先予破除,以开挖上导洞土体和安装格栅刚架喷混凝土。土体开挖进尺 0.7m,初喷混凝土,安装两榀格栅刚架打注浆小导管等。打顶部超前小导管,喷混凝土封闭上部工作面,超前小导管注浆。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按 1.0m×1.0m 间距打土体胶结注浆小导管,并注双液浆,开挖过程探水前进(同 3.1),在保持导洞上台阶工作面平台的基础上,抓紧破除连续墙并施工上导洞下台阶,安装中横联。视工作面压力水情况,可分段2~4m 间距从左、右侧上导洞向中洞上台阶打截水小导管 1~2 排并注浆,达到保护上台阶工作面无水施工的效果。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见表 3-3,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5。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表

 表 3-3

 工序 项目 时间 (h) 时间小计 ⑦ 测量放样 3 62 超前小导管 10 开挖 10 初喷混凝土 6 注浆小导管 9 挂网 6 立格栅及型钢钢架 6 测量校核 3 喷射混凝土 9 测量放样

 图 3-5 施工工艺流程图 3.7.4 中下导洞施工 在上导洞推进 6~8m 时,破除连续墙,分上下台阶开挖。首先安装前两榀格栅钢架,安装网片,连接筋和打底板小导管,小导管间距 0.4m,φ42,长度 4.5m,与格栅焊接,喷射完混凝土后注浆。根据掌子面开挖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为:如前进掌子面压力水较大时,进行工作面封水:沿左、右下导洞每隔 2~4m 向中下导洞打截水小导管 2 排,并注双液浆。

 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见表 3-4,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6。每 3m 进尺持续时间表表 3-4

 工序 项目 时间 (h)

 时间小计 ⑨ 测量放样

 3

 60

 开挖

 9

 初喷混凝土

 6

 注浆小导管

 9

 挂网

 6

 立格栅刚架及竖撑

 9

 测量校核

 3

 喷射混凝土

 9

 基面处理

 6

 图 3-6 施工工艺流程图 3.7.5 基面处理在中下导洞施工了 6m 之后,即准备施工二次衬砌(第循环 6m)。二次衬砌施工前,首先检查已有基面有否侵限,对侵限部位凿除处理,对其他未侵限部位,割除尖锐物并用砂浆喷护一层找平,边墙部位平整度(矢高与弦长比)D/L≦1/6, 拱部部位平整度(矢高与弦长比)D/L≤1/8 。

 3.7.6 防水板铺设 防水板进场在其检验合格后,按照施工方便程度焊接成片,在自制台车架上进行铺设,防水

 板用无钉施工法,即土工布用射钉固定在基面上,套上 PVC 垫片,然后将 PVC 板热粘在垫片上。用专用热焊机将防水板与其焊牢,片与片用双缝焊焊接牢固,预留足够搭接量。施工工艺见图 3-7。

 图 3-7 防水板施工工艺框图 3.7.7 钢筋制安钢筋加工主要在钢筋加工厂弯制成形,现场在自制台车上焊接就位,按设计位置,焊接预埋件、钢板止水带等,钢筋制安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并注意做好防迷流钢筋的标志和焊接工作。

 3.7.8 混凝土衬砌 仰拱及回填混凝土施作完毕后,混凝土自制台车就位,加固。按设计位置预留孔洞,根据监控情况,支立 3~5m 钢模板,封头支立封头板,涂刷脱模剂,混凝土一次泵送到位,混凝土按照从低到高对称、分层浇筑。拱部停 0.5~1.0 小时后,要反泵一次。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框图见 3-8。

 图 3-8 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3.7.9 双侧壁导坑法工艺流程

 具体见图 3-9,双侧壁导坑法工艺流程图。

 图 3-9 双侧壁导坑法工艺流程图

 第一节

 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洞内开挖示意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洞内开挖示意图(略)。

 主要的施工工艺

 第一节

 喷射混凝土 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湿喷工艺以降低粉尘含量,设备使用 TK-961 湿喷机。至洞内。喷射混凝土时喷嘴与受喷面大致垂直,并应保证约 0.7m 距离,为减少喷射粉尘和回弹量,喷射机风压控制在 0.5MPa 左右,并合理选择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操作顺序为先开外加剂,后开风,再送料,以易粘结,减少回弹量保证喷混凝土质量。

 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见图 4-1。

 第一节

 钢筋网安设 钢筋网网格间距×150mm,喷混凝土将钢筋全部覆盖,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3cm,并与导管端头牢固焊接。

 第一节

 格栅拱架加工与架立 4.3.1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应严格按预留沉落量(即拱顶 100mm, 边墙和底部 50mm)重新设计细部尺寸,曲线变化段要单独设计,格栅细部尺寸,并在加工场进行预拼(尤其是曲线部分的拱架,每片在加工场均需预拼),以使加工后的格栅拱架在架设时能够闭合成环;运至现场的每批钢筋,应按规定进行机械性能的试验;钢筋运输和储存应设置标牌,并分批堆放整齐,不得锈蚀和污染;钢筋在工厂加工,焊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按要求进行试验;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所有格栅的钢筋交叉位置均按规范要求焊牢,以使每节格栅拱架在运输和架立时不至变形。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 4-1

 项目 允许偏差

 调直后局部弯曲 d/4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尺寸 ±10 弯起成型钢筋 弯起点位置 ±10 弯起高度 0,-10 弯起角度 2° 箍筋宽度 ±10 箍筋宽和高 +5,-10 4.3.2 架立格栅 (1)格栅拱架架设前,计算每一节的横纵坐标(即以到隧道中线的距离为横坐标,以到隧道轨面设计线的距离为纵坐标),以便架设时对每一节进行测量定位,使之能形成一完整的闭合环,保证每榀格栅之间最大距离为 50cm,架设时每一片均要架设在隧道轴线垂直面内,纵向以Φ22 钢筋焊接连成一体。

 (2)格栅拱架分节之间以法兰盘螺栓连接。

 (3)

 钢拱架与围岩之间初喷 5cm 混凝土作为保护层,拱架背后严禁填加片石、木材等杂物。

 第一节

 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和锁脚锚管施工 (1)超前小导管 全洞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小导管设计采用Φ42 无缝钢管,设置于开挖轮廓上方 120°范围内,长度 4.5m, 纵向间距 3m, 环向间距 0.2m, 管壁钻花孔,外插角 10°,钢管管头加工成尖状,按设计位置打入。

 (2)注浆小导管 在隧道全断面设注浆小导管,在拱部和边墙部位长度为 4.5m,在仰拱部位长度为 3.0m,间距纵向和环向均为 1.0m,外插角 45°,梅花形布置。

 (3)在隧道临时施工支护和永久支护时,上导洞施工时应于格栅拱架和型钢刚架底脚部位设置锁脚锚管,在每榀格栅拱架和型钢刚架均设置 4 根,两侧各两根。

 (4)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4-2。

  (5)压注 CS 双液浆配合比由现场试验确定。可参照如下配比进行试验。

 双液浆配合比:水泥浆 W:C=(0.5~1):1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 C:S=1:(0.5~1) 其中:水玻璃:浓度为 35~45Be',模数 n=2.4~2.8 水泥: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缓凝剂:磷酸氢二钠砂子:最大粒径小于 2.5mm 双液注浆工艺流程见图 4-3。

  图 4-3 双液注浆工艺流程图 1)注浆系统试运转: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连接好管路系统及水、电等,进行试运转。用 3~5MPa 的压力对系统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管路系统是否漏水和管路连接是否正确、设备状况是否正常,试运转时间一般为 20 分钟。

 2)制浆:按现场试验所得的配比,将水泥、水玻璃和附加剂,�分别放在搅拌机内拌合和稀释,然后放在各自的贮浆筒内待用。

 3)注浆顺序:从拱脚向拱顶逐根注浆。

 注浆结束标准:注浆量达到设计的 80%或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

 (6)注浆效果检查 1)检查方法:泄水试验、取岩芯试验、超生波探测。2)检查内容:堵水率、结石体强度、浆液扩散范围及帷幕厚度。

 (7)施工注意事项 1)小导管与钢支撑之间应焊接牢固。2)每一循环开挖之后,在架设钢支撑并初喷混凝土后进行导管施作。3)每一循环小导管之间搭接长度应按设计进行。4)钢拱支撑要尽快形成闭合环,在拱、墙脚设临时仰拱或横撑。5)在钢支撑拱角处打锁脚锚管并注浆,并将钢支撑与锚管焊接在一起,使之形成整体受力。6)如个别部位要爆破,应按松动爆破进行,认真施作,确保不塌方。

 (8)主要材料、机具设备(见表 4-2)

 注浆机具设备表表 4-2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备注 1 钻机 7655 风钻 隧道凿岩设备 2 双液调速注浆泵 ZTG-120/150

 3 注浆泵 BW250/50

 4 输浆胶管 DN25

 5 闸阀 Q11SA-16Dg-25

 6 压力表 0-4MPa

 7 储浆桶 自制

 8 配浆桶 自制

 9 孔口封闭器 自制

  第一节

 防水层施工 (1)初期支护处理平顺后,采用自制防水板台车铺设防水层,防水卷材为 1.5mm 厚 PVC 复合防水板,衬砌施工缝按要求设置止水钢板。防水板施工程序见图 4-4。

 (2)防水板铺设要求为:

 1)防水板从拱顶向两侧铺贴,采用铆钉加胶垫固定无纺布,固定点间距拱部为 0.5~0.7m,边墙为 1.0~1.2m,梅花形布置。

 2)

 防水板热粘在 PVC 垫片上,搭接处采用双焊缝焊接,焊缝宽度为 10mm, 且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3)防水板搭接宽度:短边大于 150mm ,长边不小于 100mm 。

 4)接缝做充气试验,用 0.15MPa 压力检验,时间持续 3 分钟压力其下降值不得大于0.03MPa,则为合格。

 5)防水板铺设时要预留一定空间,以保证二衬混凝土施工时不被拉坏。

  图 4-4 防水板施工程序图

 第一节

 仰拱施工 仰拱施工为避免与前方掘进施工产生干扰,选用防干扰仰拱平台进行施工, 一次施作长度 8m,平台示意图见图 4-5

  第一节

 二次衬砌施工 (1)二次衬砌全部采用 C30S8 商品混凝土,经现场监控量测,围岩和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和防水板施作后,在自制钢筋台车上绑扎钢筋,输送泵泵送混凝土灌筑,衬砌钢模台车全断面衬砌,插入捣固器捣固。一次砌筑长度 6m。灌注混凝土时,预埋件、预留孔按设计位置施作。二次衬砌作业程序见图 4-6。

 (2)混凝土浇注及振捣要求为:

 1)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杂物。

 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振捣时间 10~30 秒,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 5cm,振捣时不得碰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

 3)

 混凝土灌注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进行,每层灌注厚度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 1.25 倍,表面振捣不超过 200mm 。

 第一节

 衬砌背后注浆 为防止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形成空隙,采用在二次衬砌背后压浆的施工措施进行充填。

 1、压浆孔设在拱顶,每 5m 隧道预留 3 个注浆孔。

 2、压浆管底部孔口挨近防水板,为确保压浆孔不被堵塞以及不剌破防水板,采用措施详见图 4-7 预留注浆孔措施图。

 3、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 56 天后,从注浆管逐孔压入 1∶1 水泥浆液,注浆压力为 0.5~ 0.8MPa,充填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

 第一节

 进洞3m 前的井点降水 4.9.1 现状 在隧道施工准备阶段,为实现无水开挖,已在 B 断面两侧的轮廓线外 3.5m 部位施作完摆喷墙止水帷幕,后又增设一排旋喷桩止水帷幕补强。A、B 断面交接处施作了旋喷桩止水帷幕。端头施设地下连续墙及三排袖阀管注浆加固。最外排袖阀管距连续墙 2.4m,故在进洞3m 时考虑进行降水。此帷幕深度在隧道底板下 4.0m 左右,止水帷幕已成环状,切断了止水帷幕内外水力联系。

 4.9.2 降水方案止水帷幕内采用管井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降水。在开挖到 A 井后,主要靠 B 井降水。A 井深度为 9m,B 井深度为 23m。降水施工前需在地表布设沉降监控点,降水施工时随时对沉降进行监控,并及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沉降。降水要分层分段进行,这样可以控制降水适宜深度。

 进洞后,要在掌子面设立水平探水孔,见图 4-9, 以观测水的压力、流量等,决定下步是否降水和降水深度。

  图 4-9 水平探测孔布置图 4.9.3 降水井结构 降水井内径 600mm,管井采用内径为 400mm 的钢筋笼,外包两层过滤网,井管采用 300mm 的塑料管,水泵为深井潜水泵。具体见图 4 -10。

 4.9.4 施工注意事项 1)水位随降水下降,停止降水后,水位上升较慢或不上升,则止水帷幕效果较好,这种情况可分段降水,随时观测地表沉降情况。

 2)当地表沉降不超过规定限值 30mm 时,可继续降水,直至设计要求;如果出现地表沉降陡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止降水,或在回灌孔用水进行回灌,以阻止沉降的继续增加,并进行连续地表沉降观测。

 3)

 根据掌子面打探水孔观察涌水情况,如不需降水,则停止降水,如水压、水量较大,必须降水,则应增加回灌孔,采用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地层沉降,使降水井点的影响范围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形成一道隔水屏幕,保证隧道正常掘进。

 4)回灌采用清水,可用抽出的降水经过滤后的水。

 5)降水水位恢复或上升较快,或掌子面探水孔涌水压力、流量较大,则说明止水帷幕效果差,未将帷幕内外水力系统完全隔断,则需重新设计其他技术方案。

 工程测量与监控量测

 第一节

 施工测量 5.1.1 基本控制 地面平面控制利用井口附近已有 GPS8 和加密导线点 TY、ⅢJ53, 盾构始发井内的 JZ、JY、KZ、KY 4 个井下平面控制点。控制点示意图见 5-1。这些控制点均已经过与地面导线网进行统一平差,其精度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高程控制利用井下高程控制基点 JZ2, 该基点经由地面水准基岩点Ⅱ地 3-28 用三等水准测量引测至井口,再由井口吊钢尺,井上下三次引测取中数而得。

 5.1.2 洞内施工控制 根据本矿山法隧道长约 82m, 隧道处在曲线上的这一特点,在隧道内拟布设 2 个点的施工控制支导线,使用 I 秒级全站仪施测,按四等导线测量要求,水平角 4 测回,边长往返各2 测回。高程控制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按三等水准要求施测。

 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格栅刚架的坐标放样,通过线路中心来控制其尺寸、点位的偏差,使其在规范限差要求内准确的定位(其中包括开挖断面,刚架步距等),在曲线段施工时,应另设临时导线点进行控制。在开挖支护等工序中,线路中心坐标放样与水准测量紧密结合才能使施工测量顺利准确地得以完成。

 在整个施工测量中,我们还要不定时地检测复核控制点,如发现变动超限时应马上重新布设并复核最近的测量成果。最终贯通中误差达到横向小于±50mm, 竖向小于±25mm。为确保贯通精度,必须将井口控制点同车站控制点进行联测。

 第一节

 监控量测 本隧道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与围岩密贴的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并积极利用围岩本身的支承能力。量测工作是监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因此,量测工作在本工程的施工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5.2.1 量测目的 通过对围岩、地表沉降、管线和元岗大桥桥基及水位的平衡动态的观测监视,来判断支护构件的效果及施工方法的妥否,并把该过程科学地反馈到施工中去,以修建安全、经济的隧道。

 5.2.2 量测项目、仪器、断面间距、量测频率 量测项目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必测项目,主要内容详见表 5-1。

 量测项目表表 5-1 序号 量测 项目 控制值 仪器 断面间距 量测频率 <5m 5~15m >15m 1 观测

 肉眼观测和罗盘,地质锤测绘 10m 每个循环 2 地面 沉降 30mm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10m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3 洞周 收敛 74mm 收敛计 10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4 拱顶 下沉 50mm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10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5 管线 沉降 20mm 铟钢尺,精密水平仪 10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6 水位

 水位计 每个 观测井 1~2 次/天 1 次/天 1 次/2 天

  5.2.3、位移量测 1)

 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或散布图,在位移时间趋于平缓时,应进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加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停止掘进,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2)

 根据位移变化速率来判断:当净定变化率大于 10~20mm/d 时需加强支护,当净定变化速率小于 0.2mm/d 时,认为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5.2.4 北段矿山法隧道施工监测图见图 5-2;区间地表监测布点示意见图 5-3; 区间桥墩监测布点示意见图 5-4;区间管线、水位监测布点示意见图 5-5。

 (图略)

 工期、进度及劳动力、机械的安排

 第一节

 A 、B 断面施工总体安排 B 段施工工期拟定为 2003 年 8 月 21 日~2003 年 11 月 10 日,A 段面施工在元岗大桥桩基托换后,工期拟定为 3~4 个月。袖阀管施工到 7 月 25 日结束;地表管线加固自 7 月25 日~8 月 20 日结束;止水帷幕施工到 8 月 5 日结束,管棚施工在 8 月 20 日结束。

 第一节

 工期计算

 该隧道全长 82.318m,其中 B 断面 33.753m,A 断面 48.565m,进度要求 B 断面为紧前控制工期,必须在 80 天之内全部施作完毕。根据图 3-6 所示,施工最后一道工序⑥与施工第一道工序①之间的距离为 32m,施工每循环 0.5m 进尺,每天 2.4 个施工循环,正常施工间距 32m 需 29 天(此时最后一道工序还示开始); 而掘进 33.753m 需 31 天,则掘进时间应为 29 天+31 天=60 天。

 其中 B 断面施工仰拱混凝土需 22 天,边墙及拱部衬砌混凝土 20 天,考虑流水作业 B 断面衬砌结束时间应为 76 天。A 断面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具体调整工期。

 第一节

 时标网络图及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 见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图略),时标网络图(图略)。

 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的组织 6.4.1 项目部组织机构(略)

 6.4.2 防水组织机构(略)

 6.4.3 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动力组织(表 6-1、表 6-2)

 施工任务划分表 6-1

 施工队伍 人数(人)

 任务划分 备注 隧道队

 180

 负责隧道内部各工序施工

 管棚队

 30

 负责管棚的施工

 袖阀管队

 35

 负责袖阀管的施工

 旋喷桩队 40 负责旋喷桩的施工

 劳动力组织表表 6-2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三季度 四季度 下年一季度 1 管理人员 15 15 15

 2 风枪工 20 20 20

 3 钢筋工 20 20 20

 4 混凝土工 40 40 40

 5 木工 6 6 6

 6 机械工 6 6 6

 7 水电工 6 6 6

 8 电焊工 15 15 15

 9 测量工 4 4 4

 10 架子工 10 10 10

 11 普通工 20 20 20

 12 杂工 20 20 20

 13 模板工 10 10 10

 合计 192 192 192

  第一节

 材料计划表具体见材料数量汇总表 略 第一节

 机械、设备进场表(表6-3 )

 机械设备表表 6-3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管棚机

 2

  2

 小型挖掘机

 DH55-V

 1

  3

 装载机 ZLC40L

 1

  4

 小型自卸汽车 川路 3T

 2

  5

 搅拌机

 JS350

 2

  6

 衬砌台车 自制

 1

  7

 混凝土输送泵

 HB50

 1

  8

 插入式振动器

 ZX-60

 15

  9

 电动空压机

 4L-20/8

 3

  10

 锚杆钻机

 FS60

 2

  11

 混凝土喷射机

 TK-961

 2

  12

 灰浆搅拌机

 310

 3

  13

 灌浆机 UB3

 4

  14

 双液注浆机

 2FG-60/250

 2

  15

 凿岩机

 7655

 20

  16

 风镐

 G10A

 15

  17

 通风机

 JBT61-1

 2

  18

 电焊机

 6

  19

 型钢、钢筋加工设备

 2

  20

 木工设备

 1

  21

 潜水泵

 DQB15

 6

  22

 水泵

 10

  23

 车床

 1

  第一节

 测量、监测设备表(表6-4 )

 测量、监测设备表表 6-4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精密经纬仪

 J2

 1

  2

 精密水准仪

 AL132

 1

  3

 铟钢尺

 2m

 2

  4

 全站仪

 1

  5

 收敛计

 1

  6

 水位计

 1

  7

 钢筋应力测计

 1

  8

 压力鼓

 1

 应急准备及处理

 (1)隧道施工时,为加强对不可预见情况的预防和解决,特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安全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工长任组员。隧道队成立应急抢险队,实行 24 小时领导值班制度,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开始抢险。

 (2)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工作和现场观测工作,对有关失稳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将失稳消除在萌芽之中。

 (3)应急处理状态及方法:应急处理的状态,主要是工程的土体局部失稳和局部穿水,地表下沉,往往是几种情况同时发生。

 第一节

 洞内塌方 (1)

 为预防洞内塌方情况的发生,项目部成立专门的洞内防塌方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组员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和施工队队长及队技术人员担任。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土质进行进尺长度的试挖,但应严格按 0.5m 的施工进尺,一般情况下不能大于该长度。在开挖时实行短进尺,强支护,严注浆,快封闭的施工原则,使施工部分的土体快速被支护起来,以避免洞内塌方情况的出现。在施工队经常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对洞内塌方的预防,并设专门的人员值班,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到项目部。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按规范要求指导施工。

 (2)洞内塌方分为大面积塌方和局部小塌方两种,塌方的种类不同,处治方案亦不同。当出现大面积塌方时,首先应支立护顶排架和护掌子面排架,并在排架上喷射不少于 20cm 的混凝土,封闭所有掌子面,打入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稳定土体,小导管和径向小导管对失稳区进行双液注浆,同时在洞外 5 倍塌方区域内进行竖向小管棚注浆,争取时间差,避免进一步塌方和地表沉降。在该部位的格栅刚架要加密安设,工程施工中要杜绝大面积塌方的发生。

 (3)开挖过程中,当出现局部小塌方时,基本不影响施工,为避免扩大塌方面积,要及时增设格栅刚架,加强支护,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增设超前小导管和径向小导管注双液浆,工程中将及时处理,认真地控制小塌方的发生和扩大。

 第一节

 洞内穿水 出现强涌水情况时,首先应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打注浆小导管进行注浆,如果水量较大,喷射混凝土不起作用时,要支立排架护顶和护掌子面。将水集中一处先排,并用草袋防砂流出。其他部位喷混凝土封闭,纵向、径向打设小导管进行双液注浆,最后将水封住。再进行初期支护,加密格栅间距。加强地面监测。如有超标沉降或沉降较显著的情况,再进行洞外、洞内联合注浆的方法加固,注浆压力 0.7~1.0MPa。

 第一节

 出现流砂 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并伴有流砂现象时,马上进行木排架支立,排架内侧铺挂草席,防止砂的大量流失,并对排架进行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同时沿纵向和径向打设注浆小导管,注双液浆,使其迅速固结,最大限度的减少砂的流失,避免地表沉降。同时,加大监测的频率,如有异常,马上采取洞内、洞外联合注浆的措施。

 第一节

 基坑上鼓 基础上鼓,主要是地下水变化,或竖向小导管注浆引起。后者可不做处理,若是前者引起,就要加密注浆小导管的施工,向外加大小导管的角度和长度注双液浆,同时监控地表的沉降量,必要时,对地表进行补注浆液。

 第一节

 路面塌洞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若出现路面下塌或塌陷出空洞,应立即用砂和碎石进行回填,然后注水泥浆充填,并在空洞处上加钢板,以使车辆行走正常。

 第一节

 现场应急准备常备物资如下 (1)直径 100mm 的小圆木 100 根,长度 2~4m;

 (2)草袋 150 只; (3)直径 40~100mm 钢管(含管卡)50 根; (4)棉纱 50kg;

 (5)木板厚 5cm,长 2~4m,宽 30cm,不小于 20 块; (6)水泥 5T;

 (7)水玻璃 500Kg; (8)8 号铁线 50 Kg; (9)电气焊设备 1 套; (10)双液注浆机 2 台;

 (11)锚杆钻机 1 台。

 总之,应急物资准备要充分,现场出现问题时,值班人员要及时发现,不管是洞内还是地面,都要果断处治,迅速组织处理,将其影响减小到最低范围。

 施工注意事项

 (1)重地上,严地下,洞外洞内各分项工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规范操作; (2)加强地表监控量测工作,适当加大量测的频率,确保管线、广汕路、元岗大桥等在允许范围内沉降; (3)注意施工涌水的初探,确保地下水分布得到有效掌握,以便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4)

 按照设计参数进行地表加固施工,以便加固土体,按照设计意图固结,利于施工; (5)对管线位置放线准确,以使管线得到有效加固; (6)对元岗大桥加固后的量测频率加倍,一有异常,便于采取紧急措施; (7)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守重地上,管超前,严注浆,先探水,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紧衬砌,速反馈的施工原则; (8)

 本隧道主要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施工用风主要是喷射混凝土等。洞口安装20m 3 /min 和 10 m 3 //min 压风机各一台供高压用风。风管采用Ф100mm 钢管;为改善洞内通风条件,在洞口设置一台轴流式风机,通风筒采用Ф1000mm 的胶质风筒。施工用电、用水均按规定安设。在导洞部分用水电风的支线送进; 详见图 8-1。

  图 8-1 隧道内管线布置示意图 (9)格栅支立和模板衬砌要严格确定里程和隧道轴线的夹角,便于格栅圆顺成形,使模板缝对齐整; (10)隧道断面开挖轮廓线拱部加大 10cm,边墙和底部加大 5cm,做为施工预留量; (11)小导管施工时,要集中施作,及时注浆,必要时,小导管在注浆前要安设止砂阀,注浆时掌握注浆速度和次数,确保注浆压力,反复注浆,以使注浆饱满; (12)根据量测数据,绘制曲线,适当调整工序间的间隔距离; (13)专人监测降水井水位、洞内和地下水位的数据,绘制水力坡度曲线,找出施工过程中与地表沉降的规律曲线,以便调整注浆参数; (14)所有钢支撑要专人检查,避免因施工造成松动,引起洞内收敛; (15)喷射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得超过 5cm, 要反复分层喷射,选用效果明显的速凝剂,确

 保初喷混凝土的质量; (16)拱部衬砌混凝土完成后,要认真做好拱部注浆工作,反复充注,确保拱部混凝土密实。

 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 9.1.1 施工准备阶段 9.1.1.1 设计文件会审 在施工合同签...

相关热词搜索: 隧道 矿山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