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22-06-27 16:05:05 浏览量: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课题方案 执笔:史文娟 一.选题背景与现状述评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数学知识,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一方面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课堂上经常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 分钟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你说我说。这样的教学进行了一个阶段之后,大家发现数学课堂虽然活跃起来了,但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计算错误率偏高了,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外地学生占二分之一左右,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教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问题。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题的界定: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

 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计算训练的方式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培养学生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特别是在计算教学中注重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计算课堂,促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2.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3.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4.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5.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个案研究法:根据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某一个教学设计、某一个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3.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4.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通过落实研究工作内容,边教学边研究,平时紧紧围绕实验课题去上课,使课题落到实处,做到一研一得。

  六.课题研究步骤和研究对象 (一)本课题的研究起讫时间:2013 年 4 月——2016 年 6 月 1.准备阶段(2013 年 4 月——6 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选择实验小组,了解学生实际,并与对比小组进行比较分析。

 2.实施阶段:(2013 年 9 月——2015 年 12 月)

 (1).按方案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2).定期进行研讨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备课、上课、并探索“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研究算理——归纳算法——优化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在实施阶段边实践,边教研,边总结,及时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写出教学心得及相关论文、案例。组内成员经常交流研究情况,优化研究过程,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

 (3).阶段总结形成研究报告,规划下阶段研究要点,继续深入开展活动。

 3.总结阶段(2016 年 1 月——2016 年 6 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分析、归纳撰写结题报告

 (2).成果交流与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本校 1-6 年级学生。

 七.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一)研究基础:

 1.我校为金坛市首批“研训一体化”实验基地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市研训中心的专家引领下,我们对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

 2.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学校先后主持多项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学校整体教研氛围浓。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研究人员都曾主持和参与各项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3.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八.保证措施:

 在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中,学校校长室和教导处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组成员的集体理论学习活动,不断加强课题学习与研究的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课题组长史文娟老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科教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能力;课题副组长潘红芸老师,以及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教学在第一线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王照虎、肖洪庆、邓利强、龙爱琴、王小俊老师,他们都是学校数学学科的骨干教师,个人的教研实践能力强,在数学教学中能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并将理论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显著,得到有关市局领导的表扬,同时能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名次。他们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很好的实践感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三年的研究可以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代表性,本课题的提出都是在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将积极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研究资料,在自我学习和集体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互动交流,及时提供学习信息、交流现实问题,使课题研究建立在良好的学习基础之上。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组

 长:史文娟(理论研究,策划组织课题实施)

 副组长:潘红芸(学科教研,协助组长课题研究)

 组

 员:王小俊、邓利强、王照虎、龙爱琴、肖洪庆(教学策略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培养学生 课题研究 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