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泸水旅游发展新思路

时间:2022-07-02 19:45:06 浏览量: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支撑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乡村美丽化、城市智慧化和生态绿色化的重要力量。泸水县旅游资源具有数量丰富、分布广泛、禀赋较高、特色突出等比较优势,具备全面提升转型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因此,如何抢抓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扶贫攻坚战略建设和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把握好云南旅游强省建设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怒江旅游崛起,怒江机场、保泸高速和怒江国家公园建设等的重大战略、现实机遇,立足新背景、新机遇、新市场、新技术,利用新理念,全盘系统梳理、明确“十三五”时期及未来更长时期内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打造旅游产业引领的“泸水新常态发展模式”,助推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心议题与焦点任务。

 一、 重构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的重要意义 立足泸水县数量丰富、禀赋较高、分布广泛、特色突出的旅游资源,顺应国民旅游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特征,积极构建全域覆盖、全域消费、全时体验、全业融合的旅游新格局,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意义。

 (一)是主动适应新常态与发展新理念的战略需要 推进旅游产业新发展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效抓手,有利于提升泸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力,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构建泸水县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是对旅游主导的“泸水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将在新常态背景下为泸水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平台、机遇和增长点;是对“旅游+”、“+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理念的积极贯彻与主动实践,有利于扩展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培育旅游新产品与新业态,将对推进泸水县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构建起产业实力强、产业贡献大、产业融合高、产品丰度大的旅游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客观需要 泸水县基础设施建设施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责任重,构建综合性更强、联动性更广、带动面更强,具有产业实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全新旅游新格局与产品新体系是对泸水县发展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充分发挥泸水县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构建起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和引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促进泸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攻坚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利于使其成为推进泸水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引擎和推进器,成为区域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创新发展的动力产业、融合产业。

 (三)是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的现实需要 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全国旅游产业的行动纲领和理念、模式导向,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是做大、做强泸水县旅游产业的实现路径,是推进泸水县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泸水县旅游转型升级、破解旅游发展难题的战略方向;作为《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明确的全域旅游打造示范县,构建以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为引领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是对三年行动计划的积极落实与响应,有利于全面协调、统筹指导推进泸水县全域旅游的发展;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全面推进和深化泸水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是对《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的积极落实以及对怒江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推进,有利于全面升级泸水县旅游产业的形象,实现泸水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是推动泸水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是对泸水县跨行政部门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打破行政部门和行业的壁垒,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促进大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和旅游产业各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泸水县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盘棋”,在产业集群建设上形成“一股力”,形成开放、兼容、集成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有利于丰富和提升泸水县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品质,延长旅游消费链,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泸水县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知名的旅游品牌,推动泸水县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二、重 构 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 新思路 面临的新 变化

 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机遇最好的“钻石期”,泸水县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将面对或是迎来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一)新经济引领旅游发展模式更新 随着泛旅游产业、大旅游产业、共享经济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传统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国民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旅游诉求。针对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和开发模式,泸水县旅游产业需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更新开发理念和发展路径,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紧抓新机遇,利用新技术,借用新平台,实现旅游产业新跨越。

 (二)新业态助力旅游品牌提升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旅游新业态,如 OTA、养老旅游、养生旅游、森林旅游、农业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康体旅游、公益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产生一方面代表了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代表了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应在充分研究旅游市场新变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创意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新技术推动旅游服务跨越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手段的运用,智能手机的普及等极大地推动了旅游服务的跨越发展,智慧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者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旅游资讯,更加轻松预定各种旅游服务。泸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应顺应智慧旅游发展趋势,打造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和丰富旅游服务功能。

 (四)新常态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已经成了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的经济活力、刺激内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新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泸水县旅游资源丰富,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及时把握政策导向,真正做到“依法规划”。

 三、重构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的主要任务

 立足泸水,依托怒江,着眼全国,根据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泸水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与诉求,全国、全省、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构建未来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需要重点解决如下任务:

 一是如何结合泸水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在怒江大峡谷旅游、怒江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地位,突破现有的旅游发展困境和难题,进行产业创新与精准定位,以更好地融入怒江大峡谷旅游与怒江国家公园建设,实现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二是如何实现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攻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等的融合发展,扩展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全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助推县域旅游变“流”为“留”、变温为热、变洼为高? 三是如何抓住机遇,与前沿接轨,在旅游资源与周边县域同质化较强的情况下,打造核心旅游产品,走出别样的泸水旅游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引领旅游产业突破重围,重构泸水旅游在怒江旅游、滇西北旅游大格局中的地位? 四是如何找准市场兴奋点和长效价值链,更新和设计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体系与项目,塑造鲜明的泸水旅游形象,在大旅游时代,开创属于泸水自己的旅游品牌,带动整个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 新时期 泸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泸水县独特的区位优势、高品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奇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等,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以融合发展为主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创新改革为动力,加速“城区—社区(小镇、村落)—景区”的融合,加快“江—城—山—林”的互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融合发展、培育吸引物群、健全公共服务、丰富产品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全程体验”的“大资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配套”发展新格局,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泸水县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把泸水县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特色鲜明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怒江州的旅游集散与旅游综

 合服务中心。

 (二)发展战略 1 1 、城区(六库)

 — 社区(小镇、村落)

 — 景区一体化发展战略

 以城镇为龙头,景区为重点,乡村为基础,按照“城区、小镇、乡村建设与旅游目的地建设相结合,城区、小镇、乡村品牌塑造与旅游品牌塑造相一致,城区、小镇、乡村空间营造与旅游空间营造相协调,城区、小镇、乡村营销与旅游营销相统一”的发展思路,注重泸水县的整体经营和品牌的提升,实现景城、区景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城镇旅游、村落旅游,打造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小镇和民族特色旅游村等。

 2 2 、江 — 城 — 山 — 林协同发展战略

 以江(怒江)为引,联动城(六库),带动山地(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森林(姚家坪、阴阳瀑布等),实施“江—城—山—林”的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江和城作为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以区域绿道串联,主题游线引导,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和联合营销等途径,将客源向山地、森林扩散,同步提升乡村旅游、山地旅游和森林旅游的品质。

 3 3 、“旅游+ + ”发展战略

 通过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娱乐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融合,与交通、休闲度假、购物、养生养老、体育等新的生活方式的融合,与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生态农业、美丽乡村、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热点领域的融合,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发挥“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产业功能,在拓展旅游业自身发展空间,推进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形成新业态。

 4 4 、核心品牌驱动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和释放三江并流、怒江大峡谷等品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借助品牌的生产力与认知平台,实现“以线带点”,以旅游吸引力、旅游衔接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整合力为重点,围绕旅游综合服务、民族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边境旅游、探险旅游、康体康养、自驾旅游等主题,对应新型消费,培育新型供给,构建新型旅游目的地。

 5 5 、区域联动发展战略

 依托泸水县的区位优势,立足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与互补性的旅游资源特色,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目的地,并加快与怒江大峡谷、滇西北旅游区

 的一体化发展,努力将泸水县打造成为中国高品质旅游目的地的生产者;要引领区域旅游品牌的塑造,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标杆,努力成为怒江国家公园建设的引领者。

 (三)发展定位

 1 1 、目标定位

 ·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县 ·云南省旅游强县 ·怒江旅游的集散地与综合服务中心;带动怒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2 2 、 产业定位

 ·泸水县社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与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泸水县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产业,扩大开放、促进改革的先导产业 ·泸水县凝聚软实力的文化产业和统筹优化新型城镇化、乡村美丽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绿色化的融合产业 3 3 、产品定位

 以自驾车旅游为龙头,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康体养生旅游、边境旅游和科考探险旅游为重点,以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农业休闲为补充,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泸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发展要点 1 1 、 深化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

 (1 1 )

 做强城市旅游资源

 立足泸水六库城市区的综合优势,辐射带动上江乡,坚持“产城一体化、景城一体化、城旅一体化”的发展原则,遵循“城市景区化”发展理念,注重城市经营和城市品牌的提升,加强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按照“构建城市特色文化体系、构架城市生态游憩空间、培育城市旅游功能区、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体系、完善城市旅游要素产品和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等六大重点任务,将其建设成怒江州的旅游特色城市、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门户旅游区、展示怒江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怒江大峡谷旅游集散地和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带动怒江州旅游建设发展的增长极。

 (2 2 )

 做 活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依托傈僳族风情特色,强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化转化与利用,构建“中心城市+特色旅游小镇+民族特色旅游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格局,积极打造一批体验性足、参与性强、娱乐性好、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培育民宿客栈、庭院经济、民族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餐饮、民族特色工艺品、民族特色节庆、民族特色歌舞等新产品和新业态。同时,结合泸水城市旅游的打造,开发建设民族文化旅游街、演艺博览文化带、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和民族文化创意基地等。

 (3 3 )做特 生态旅游资源

 依托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碧罗雪山等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以怒江金丝猴、怒江羚牛、听命湖、红海、俄噶原始森林、姚家坪、阴阳瀑布、拉玛窟等具有垄断性、地域性的亮点生态旅游资源为支撑,在提升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借助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以探险、摄影、徒步、穿越、科考、露营、森林体验、森林养生等为主题的深度生态旅游产品。

 (4 4 )

 做精温泉旅游资源

 依托麻布河温泉、澡塘温泉和登埂温泉等,按照“一体多元,因地制宜,因泉制宜”的发展思路,找准不同温泉的亮点与独特卖点,并积极整合周边的城镇、山地、田园、村落、河流等自然旅游资源,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特色,引入医疗、养生等新技术,构建“1+N”的温泉综合开发模式,培育温泉旅游综合体、温泉康养基地等新业态,形成高中低多层次的温泉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温泉旅游产业链,打造温泉康体养生旅游品牌。

 (5 5 )

 做大乡村旅游资源

 依托百花岭村、新建村、大南茂村、滴水河村、金满村、鲁祖村等村落和咖啡、茶叶、核桃、草果、养殖等生态农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积极培育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特色旅游村、现代农业庄园和农业休闲园等。

 (6 6 )做好红色旅游资源

 依托片马镇的“两馆一碑”、片马丫口等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有看头、有说头的珍贵红色旅游资源,片马口岸的区位优势,及其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创

 新构建“红色+绿色生态”、“红色+边境旅游”、“红色+民族文化体验”、“红色+户外运动”等的开发模式,以片马特色旅游小镇为核心支撑,开发红色旅游。

 2 2 、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1 1 )提升巩固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泸水县的江、山、民、城、田等,按照空间全景化的要求,遵循“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通过生态重塑、城镇景观美化、田园景观优化、旅游绿道建设等全面丰富和提升泸水县的观光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品质。

 (2 2 )重点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泸水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地域文化等比较优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从建筑、服饰、歌舞、餐饮、劳作、手工技艺等方面,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体验新产品,增强游客的文化参与互动性,做强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3 3 )创新拓展生态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壮美景观、神秘气质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建设完善旅游景区点,打造旅游精品景观,创新拓展生态旅游新内容,提升观光游览品位,提供优质旅游服务,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做精生态旅游产品。

 (4 4 )积极发展康体养生旅游产品

 顺应康体养生旅游的需求,依托登埂温泉、麻布河温泉和澡塘温泉等开发建设温泉养生基地,围绕姚家坪、阴阳瀑布、红海、俄噶原始森林、拉玛窟、怒江等开展徒步、摄影、露营、探险、穿越、漂流等户外运动,围绕民族医药文化与特色旅游村等探索开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

 (5 5 )重点培育自驾旅游产品

 顺应自驾旅游发展大势,依托泸水县的地理区位、旅游区位、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综合优势,依托六库城市开发建设城镇依托型露营地,依托全县主干交通开发建设道路依托型露营地,依托上江旅游小镇、片马旅游小镇、百花岭村、金满村等开发建设乡村依托型露营地,依托姚家坪、登埂温泉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景区依托型露营地。

 (6 6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依托泸水县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民族村寨、休闲农业园等,开发一批拓展农业功能、传承民族文化、适宜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依托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建设一批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形成景区带动、景镇联动、农旅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局面,建设田园式、生态型度假新农村和休闲观光新型社区。

 (7 7 )探索发展体育旅游产品

 推动旅游与体育深度融合,重点利用荒地荒坡、石漠化治理,规范发展体育公园、户外运动基地、拓展基地等旅游新产品,开发漂流、攀岩、登山、野外拓展、热汽球、低空旅游等户外运动项目。并积极谋划各项体育赛事,推进体育休闲旅游新业态发展。

 3 3 、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

 (1 1 )城市型旅游综合体

 充分发挥六库城区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和交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六库城市的旅游化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承担怒江州核心城市的责任和义务,为怒江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综合保障服务。重点配置特色购物店、厂家直营店、主题酒店、精品演艺、大型购物场所、高端休闲娱乐场所等城市休闲业态。

 (2 2 )温泉旅游综合体 立足泸水县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打造以温泉休闲为核心功能,集温泉养生、会议度假酒店为重点,以休闲养生地产为核心,包含温泉泡浴、温泉游乐、会议度假酒店、特色商业、康体运动及温泉主题地产等功能业态的温泉旅游综合体。

 (3 3 )民族风情特色街区

 结合六库城区的建设,以民族风情为主题,以怒江为纽带,集中布局一些名人纪念馆、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画廊、特色购物店等文化设施。并设置咖啡吧、酒吧、茶室、美食等休闲场所,打造文化艺术特色街区,使之成为泸水特色旅游城市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

 (4 4 )养生养老旅游基地

 依托泸水县的城市发展、气候条件和山地、温泉、森林、河流等康体运动资源,积极开发养生养老基地、户外运动等。

 (5 5 )民族特色旅游村

 依托百花岭村、新建村、大南茂村、滴水河村、鲁祖村、金满村、新寨村、丙奉村、蛮英村、拖脱新村等传统民族村落,积极开发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

 (6 6 )

 特色旅游城镇

 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按照旅游导向型城镇旅游发展理念,以上江乡、片马镇和洛本卓等为重点,系统提升重点城镇的旅游功能和服务配套,全力推进特色旅游城镇的建设,把上江乡打造成为怒江大峡谷门户旅游服务区,片马打造成为边境旅游集散地,把洛本卓打造成为大峡谷中部旅游服务节点。

 (7 7 )休闲农庄

 依托泸水县的农业产业与乡村生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8 8 )露营地

 依托泸水县的湖泊、森林、山地、乡村、城镇建设一批湖泊型、森林型、山地型、乡村型和城镇型露营地,打造旅游新亮点。

 4 4 、 全面 完善旅游产业要素

 (1 1 )

 做到“吃有特色”

 依托泸水县的资源基础、文化内涵、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饮食产品,做到原产、原味,创建地域特色餐饮品牌,打造出泸水县美食系列,积极培育发展以农家菜、民族菜为特色的农家小院、农家庄园、特色农家乐和餐饮美食街等。

 (2 2 )

 做到“住有档次”

 按照“高端突破、中端扩容、低端提升”的思路,大力发展主题文化酒店、精品酒店、主题文化民居、民宿客栈和露营地等非标住宿设施。

 (3 3 )

 做到“行有保障”

 着力构建航空、公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完善交通组织,丰富游客行程体验。围绕即将建设的怒江机场构建低空旅游基地;结合全区公路网络开展自驾旅游;依托怒江积极开发水上旅游。

 (4 4 )

 做到“购有产品”

 立足咖啡、茶叶、核桃、草果、火腿等特色农产品,怒江石、碧玺等特产,以及民族特色工艺品,着力开发一批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品牌专卖店。

 (5 5 )

 做到“游有看点”

 按照“用艺术的感悟认识、用艺术的思维发掘、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用艺术的手法打造、用艺术的灵感组合”的思路,精心设计产品、旅游设施,做到全程可游、全景可看。同时积极开发建设一批国家 A 级景区、特色旅游小镇、民族特色旅游村等。

 (6 6 )

 做到“娱有品味”

 依托泸水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策划推出具有民俗风情的旅游娱乐项目;完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打造新的文化卖点,扩大、延伸市场消费。

 5 5 、 健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1 1 )完善旅游交通服务

 按照“快进慢游”的总体思路,做到强干强枝,即既要强化外部进入交通的建设,同时也要完善全县内部的交通网络格局。重点是加快怒江机场和保泸高速的建设;加强县域骨干交通与民族特色旅游村、旅游景区景点、露营地等的交通联系;要围绕姚家坪、阴阳瀑布、拉玛窟、红海、俄噶原始森林等重点山地,开发一批徒步、登山旅游线路。

 (2 2 )构建旅游集散服务体系

 围绕泸水县交通网络、核心旅游节点的分布,实施“以点带线,以线覆面”的旅游集散服务工程。重点在六库建设一级游客集散中心,在上江乡、片马镇等设立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在各景区景点、民族旅游特色村、主干交通沿线设立小型游客服务中心,形成以城镇为核心,村落、主干交通沿线和景区为补充,功能完善、服务齐全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

 (3 3 )完善旅游信息服务

 全面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客流集中区域、星级酒店、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智慧导游”全普及、“电子票务”全普及;旅游交通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实现实时监控,旅游景区实现实时客流量监控。

 (4 4 )打造旅游绿道

 按照国家旅游绿道的建设标准与要求,以六库城市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其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功能,依托周边的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村、山地、森林、田园等资源,培育一批不同层次、规模的旅游绿道。

 (5 5 )完善旅游标识体系

 完善泸水县全域主要交通沿线、景观景点的旅游标识标牌,打造全域无障碍的旅游标识体系。

 (6 6 )建设旅游数据中心

 围绕泸水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建设包含旅游项目、旅游市场、旅游政策、旅游营销等在内的数据中心。

 (7 7 )全力推进厕所革命 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的要求,全面推进泸水县旅游厕所的建设,实现旅游厕所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城镇、民族特色旅游村、休闲农业园、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线路等的全域覆盖。

相关热词搜索: 泸水 新思路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