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论述题

时间:2022-07-06 09:20:04 浏览量:

 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安全观: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1 1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状:

 一、和平合作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1.世界大国与我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2.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得到发展和巩固

  二、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1.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安全环境影响深远

 2.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情况突变的可能

 3.海洋权益争端尚存(黄海海域划分问题、钓鱼岛群岛归属争端问题、东海资源开发问题、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

 4.中印边界悬而未决

 5.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影响我国统一大业

 6.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我国安全

 趋势:

 1.周边安全总体有利

 2.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着隐忧 (美国对中国压力增大、日本与中国摩擦不断、印度成为美日拉拢对象)

 (2 2 )如何加强普通高校中的国防教育工作、 、 第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政府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国防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全民的国防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强化国防教育是政府“首要职责”的理念,把国防教育的成效作为评定政府工作得失的重要依据,调动起政府各级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关注,促进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视。其次,要发挥好传统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的宣传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全民重要节日纪念活动,为大学生国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抓住教育重点环节, 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要让学生们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增强国防观念。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新生军训、校园文化建设、征集新兵等环节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一是要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穿插其中。如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二是要把开展大学生军训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在完成军事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请军事专家、英雄模范到学校开办讲座、报告会,放映

 军事理材的电影、录相、纪录片等等,多途径想办法上好国防知识教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军营一日”参观活动,全景式地了解军人的一日生活制度,从中感受军人的纪律观念和意志品质,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三是要把高校征集新兵工作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要搞好征集新兵宣传,营造浓厚国防教育氛围,支持在校大学生踊跃参军,要做好应征入伍大学生的欢送工作,发挥他们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四,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现实。从国际形势中不难看出,国家虽然表面上和平,但仍然存在危险。我们应该时刻警惕,增强国防意识。应引导学生多看国际新闻,了解现实,了解世界形势,国家状况。

 第三,充分多种教育手段,切实提高教育效果。要发挥好课堂教育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选配优秀教师担负教育任务,紧跟国内国际形势,溶入国防新事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育的时事性、针对性和生动性,要发挥好校园网络的“课外辅导员”作用,认真分析受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喜好,丰富和完善国防教育专栏和网页,吸引学生主动来学知识受教育。要开展好经常性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举办主题教育参观等等一系列活动,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课堂教育和娱乐活动的各个方面。

 (3 3 )从国防的角度,谈谈你对香港发生的“占中”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香港占中是国外敌对势力勾结香港境内的反华人士组织的,大规模骚乱行动,煽动学生和因生活不好对社会不满的人士,对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施压威胁逼迫,迫使政府满足他们所谓的政治诉求行为。

 他们的策略是,他们 拿百姓当做人质,组织百姓闹事,如果特区政府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暴力驱散的话,他们会以政府暴力镇压民主活动的理由,争取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士参与闹事,向政府施压,如果政府念及百姓们是被蒙蔽而谨慎使用暴力的话,他们会更加猖狂长期扰乱治安,使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迫使政府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还会以此求助境外势力浑水摸鱼,介入中国内政使混乱局势更加难以收拾,关于此种敌对境外势力勾结境内反华势力煽动的民众闹事,是除战争手段以外敌对国家又一颠覆扰乱他国的手段。

 作为国防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和最近的乌克兰危机,无不都是从国外势力煽动民众闹事从而介入引发的内战危机,他的特点是, 把传统的直接派遣武装人员和军事装备以武力打击颠覆他国政权,改为煽动他国民众闹事,以此 为理由干涉乃至武装闹市群众,以此达到目的的。这将是我们将来会遇到的愈来愈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我们不是只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传统敌人,还要面对被反华势力煽动裹挟的百姓民众,因为我们知道,国家的强力机构武装力量是对着拿着武器的敌人,而不是无辜百姓,这种新的威胁对于政府是一道重要考验,在使用强力力量维护国家秩序时畏手畏脚,因怕伤及无辜而使局势更加混乱,我们要对此采取行动, 在打击预防敌对势力的反华行为的同时,教育警示百姓群众明白,参与闹事骚乱和正常诉求政治意见行为的区别,两种行为不可混淆,因为他们的目标和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少数反华势力勾结外部势力通过煽动群众闹事,来达到一己私欲,而后者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秩序更加公平美好平稳的,同时平时应加强打击互联网等其他途径散布反华言论的人和行为的打击,最主要的是还要加强自身的纪律道德制度的建设管理,不要因为少数不法官员的贪腐行为,成为激发群众闹事和外部势力介入的导火索和温床。占中告诉了我们,国家民族教育不够,中央对香港持自由态度,制度不够完善,国防安全做的不够。我们的思想需要理性,制度需要改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

  (4 4 )中菲南海争端,主要是围绕岛礁主权归属及海域划界问题 而引发的争议。如何解决中菲南海争端 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 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 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 关系。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再就是要让菲律宾知道美国不可能为此对其作出明确的承诺,因为美国在经济上和一些国际事务上还需要中国的帮助,比如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朝鲜问题等等都需要中国去斡旋解决。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中国要在南海有实质性的动作,如随着深海钻井采油技术的发展,可独立或招标他国先进技术在南海开展油气工程;对国内外游客开展南海旅游业务;鼓励扶持民间南海渔业的发展;对外加大宣传,坚定我们的立场,南海是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加大在南海的政府行为:渔政监管部门的巡逻;已占海岛及周边海域的开发;相关海域的军事演习等等。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 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目前看来,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5 5 )分析哪些是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我国应如何应对?

 中日关系到这一步,表面上看来是钓鱼岛问题所引爆,事实上中日自建交以来就波折不断,两国关系时紧时缓。在地缘、经济、资源等方面两国有着共同发展的需求,在历史问题、主权领土方面两国也存在着争议。

  一、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日本连续发生的歪曲历史事实、纂改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对中日关系形成严重干扰,这些都严重伤害了在二战中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政治僵局。

  二、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企图通过阻止中国统一来牵制中国发展。为达

 成这一目的,原本承诺与台湾只保持民间往来的日本政府,现实中却是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和台湾联系。1997 年 7 月 23 日,日美签署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涉及的相关内容,对中国主权是严重侵犯和干涉,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不能接受的。

  三、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然而钓鱼岛问题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别是 2010 年 9 月 7 日,日本海保厅巡视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中国渔船,并称这是中国渔船进入日本领海非法作业的事件,接着是对华强硬派石原实施“购岛”的计划,进而是野田政府意欲把钓鱼岛“国有化”。日本政府执意对中国钓鱼岛实行所谓的“国有化”方针,引起中方强烈不满。日本共同社 11 月 1 日发表文章承认,日政府实施“国有化”方针使中日关系陷入对立,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野田在“购岛”后的应对显得仓促,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节节升级,造成了当前中日两国关系降入冰点的局面。

  四、国际势力的影响

  国际势力影响主要是来自美国。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无论是中国的外交还是日本的外交都受其很大影响。美国希望中日关系保持一种“不即不离”、“不好不坏”、“斗而不破”的状态,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执行着一套相对稳定的“中间偏右”政策,其核心是努力使中日关系维持适度紧张,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中日之间关系紧张迟缓,远非是以上四个方面能概括的,其他如东海油气资源、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等,总之,两国在意识形态、经济、领土、资源方面上都有对立、摩擦的,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国家利益使然。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二、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正处于关键的敏感时期,处理不当,就会对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从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最为重要。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把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判断国际事务和国家关系的根本标准。何为大局?国家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局。和平和发展就是我们的国家利益,就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日关系中的共同利益。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神圣使命。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在饱受 20 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 21 世纪,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相关热词搜索: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