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培训调查思考

时间:2022-06-28 19:20:05 浏览量:

 农村劳动力培训调查思考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进而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而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我县是个传统农业县,农村劳动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如何?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怎样?存在哪些不足?有何良策?带着这些问题,5 月末,县委办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有关乡镇、县直单位、园区企业,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近年来,我县在劳动力培训、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方面还亟需改进。

 一、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农村劳力丰富,但培训主体缺乏。据统计,目前我县各类农村劳动力总数 79896 人,应该说,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开展农民培训有着很大的市场。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培训参训对象缺乏的现象相当严重。据劳动部门统计,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 37678 人,占我县农村总劳力的 47%,加上在县城和乡镇创业的人员,农村所剩劳力就不多了,参训对象自然就少了。在 32 名接受问卷调查的村民

 中,参训过的只有 18 人,其中村干部 12 人,实际普通村民参训人员只有 6 人,占 18.75%。而移民、扶贫等联手县职校、县进修学校举办的许多成班制如文秘等培训,学员的学费已经全部免了,而且还补助了大部分生活费,但参训率还是不到 20%。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外出务工劳力基本长期在外,只于逢年过节时回家探亲休假,基本无暇参加县里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二是在家劳力年龄偏大,他们或在家照顾小孩,或做点简单家务,或在家休息养老,大部分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培训与就业差距很大,现阶段参加技能培训与否,有无资格证书与就业后工资待遇高低关系不大,缺乏培训、就业连续政策。四是知识水平较低,不少农民缺乏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勇气。加上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满足现状,懒于创业,懒于受训,造成实际参加培训的农民不多,成班制培训的难度更大。

 2、培训规模不小,但培训实效不大。目前,我县牵涉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和单位有农业、劳动、移民、水务、农开办、林业、老建扶贫、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 10 多家。近些年来,这些部门和单位都在农民培训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劳动就业部门积极实施的“阳光工程”、农口部门推行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办实施的“雨露计划”、移民办的移民培训、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等等,为培训农村劳动力做了大量富有探索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上

 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考核机制在实际过程中缺乏灵活的可操作性,为应付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培训考核验收,不少部门为了省事敷衍应付,存在形式主义,实效不大。抽查的数据显示,95%的农民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技能短缺依旧是制约我县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瓶颈之一,工业园区企业招工难、企业员工技能提高慢等难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不少农民表示,培训跟没培训没有什么区别。有的农民甚至提出要有误工补助才来培训,原因是这样的培训浪费他们的时间。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培训模式单一陈旧缺乏灵活性,集中讲理论多,实践操作少,填鸭式培训多,现场指导和观摩少,有些培训动不动就要求集中到县城,既大大地增加了培训成本也浪费了时间。在我们调研组进行的抽查数据中显示,62%的人认为目前的培训方式老套,72%的愿意选择采用现场实习或者现场指导、观摩形式的培训,只有 5.9%的人倾向集中上课;二是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按需培训,有盲目跟风现象,一讲培训就是形势政策培训和计算机培训,其中计算机应用培训和母猪繁育培训竟占了集中培训的 81.26%,而实际针对我县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用工市场、企业所需工种技能培训则非常缺乏。正是因为这样,省农科院赴百加镇慕塘村的脐橙培训才会出现村民蜂拥、半路拦截专家的现象。在我们调研组抽查的数据中显示,在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两个题目中,认为没有合适内容的高居

 第一,认同感竟在 50%以上;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总体情况是专职教师不专,兼职教师难兼,业务水平普遍偏低,教学质量不高。尽管我们曾经从省农科院、南昌大学等大中专院校聘请过专家教授,但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农业局、教体局等部门也有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但队伍在萎缩,特别是些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紧缺,而他们中有些人员的技术已经老化,难以跟上形势发展需要;还有乡镇农村一些致富能手和“土专家”,这些人员尽管在培训农民方面具有较多优势,但他们在传帮带方面缺乏动力源泉和联动机制。而像芙蓉镇建丰村的肖冬华特地从山东寿光聘请专家做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指导,每个月要付 3000 元的指导费用,这不是常人能拿出来的。

 3、培训资源充足,但统筹监管滞后。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县每年政府用于培训的资金近百万,参与的部门和单位达 10 多个,在培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县内有:“两个基地”,即职校(全省 38 个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之一)、进修学校(市级劳动力培训基地)以及“两个中心”,即党校(县农民致富培训中心)、劳动就业局(县就业培训中心),并且还有科尔电脑、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等民办培训机构;县外有专门为移民子女免费培训的**金耀科技学校,专门为扶贫重点村贫困女子免费培训的南昌女子学校等等。应该说我县的培训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但缺乏有效整合。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县目前还未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统筹监管明显滞后。从纵向层面来看,虽然成立了“**县农民致富培训中心”,

 但对全县农民培训工作的统一协调力度还不够,乡镇一级基本还没有成立领导机构;从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教育、劳动、扶贫、科技、移民等多个部门,但部门职责不明、职能交叉、机制不活,在培训中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配合,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其结果,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理想人才和急需的具有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浪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培训后的农民农业生产技能仍没有得到提高,培训后的农民工仍然找不到合适工作,培训成了农民心中难言的“痛”。

 二、加强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们做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培训机构。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是难以完成这项使命。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工培训纳入本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规划,纳入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县里要在整合农村致富人才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等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县农民培训的总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科学制定培训规划,负责培训的奖惩与考核。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即县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办公室、县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办公室和县预备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分别设在县劳动就业局、县农业局、县教体局。各类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培训任务的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同时,要将乡镇纳入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目标考核范围,乡镇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重点负责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农民培训需求和意愿的登记调查和动态管理,做到富余劳力数、择业意向、个人技能、家庭情况“四个清楚”,配合相关培训部门组织和输送相关农民参加培训。

 2、突出实效,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各类培训机构和相关培训部门就必须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要做好“四个对接”,即,一是农业技能培训要与产业发展对接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要把培训与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要把培训与农时和农民需求结合起来,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好培训内容,最好要深入村组去培训。二是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与用工市场对接好。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有待转移输出的富余劳动力和一些脱离了土地或者失地准备转业的农民。他们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等特点,对他们的培训应以中短期为主。要注重与农民工求职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要与大量招用农民工的企业合作,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农民

 工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当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三是准农民工劳动力培训要与发展需要对接好。准农民是指,在初中、高中生中无法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将先后步入社会成为农民,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可以将他们统筹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中,对他们可以考虑先分流进行成班制的学历职业技能教育,学业的设臵尽量与未来的就业结合起来,与他们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四是思想道德培训要与形势发展需求要对接好。主要培训内容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法律法规条例培训、“三德三观”教育、人口与婚育新风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采用定期授课、现场讲解、放映录像、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以培育讲文明、守法规、知荣辱、树新风的新型农民。

 3、优化配臵,整合培训资源。一方面,要全面整合资金及设备资源。我县培训经费主要有三块:一是在县乡镇财政支出中安排的专向经费,二是农业、扶贫、移民、劳动等部门的培训资金,三是参训人员适当承担的部分培训费用。在培训经费上,应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产业协会、农民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鼓励民间捐资,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加大农业、劳动、扶贫、移民、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培训资金及设备资源的整合力度,建议采取“资金仍归各口,计划由县统筹,各部协作推进”的方式来整合全县农民培训的资金、师质、设备、信息等

 资源,实现“既分工负责又合作共赢”,使有限的资金和设备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加强监管,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费用必须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全面整合师资和技术资源。将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就业中心、果业局、职校、进修学校等单位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分为政治理论、实用法规、粮食种植、畜牧业、果业、设施农业、职业技能等若干教育培训小组,从每个小组中选拔 1-2 名热爱农业、关心农民,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的“内行专家”,作为各培训小组的学术带头人,输送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以后全县的农民培训,不管由哪个部门牵头组织,属于哪个教研小组的教学内容,就由哪个小组负责培训,逐步实现培训内容的规范化和授课师资的专职化。

 4、完善服务,确保培训实效。一要建立“两个数据库”。即:一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议由县劳动就业局牵头,县教体局、统计局等部门和各乡镇配合,对全县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预备农民等进行摸底登记,并进行动态管理,为培训部门提供参考;二是人才资源数据库,建议由县农业局牵头,教体局、统计局等部门和各乡镇配合,对全县农村有特长或一技之长的致富能人的“乡土人才”、“土专家”以及县委党校、县职校、进修学校和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的教师资源进行摸底登记,按照他们的特长,组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训小组,从事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二要构筑“两个信息平台”。即:一是市场需求信息平台。建议由县园区办牵头,劳

 动就业局、园区企业和各乡镇配合,针对当前县内、县外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将用工利息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以及乡镇、村组公开栏上广泛发布,定期举办劳动供需见面会和用工招聘会,把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推向市场、推向企业;二是农民维权信息平台。建议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总工会、妇联等部门配合,为维护农民工权益,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应建立劳动力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劳动保障权益公示牌制度、举报案件专查制度,同时,县内还应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实施细则》,为全县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构筑一个维权保障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劳动力 思考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