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后题答案

时间:2022-06-20 16:50:07 浏览量:

 教育学 1、学生:(1)学生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2)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2、教师:(1)教师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2)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3)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新课程改革:(1)学生观(2)教师观(3)教学观(4)师生关系(5)教育评价观 4、教学:(1)教学规律(2)教学原则(3)教学方法(4)一堂好课的标准 5、德育:(1)德育规律(2)德育原则(3)德育途径(4)德育方法 6、 班主任:(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3)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4)班级管理模式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要造就怎样的人,教育制度,教育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教育的管理等。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你怎么理解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其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例如,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识的、品德的、审美的素质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教育活动的普遍依据。又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教育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 四、教育学理论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哪些重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等,都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结当时的教育经验,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各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是:(1)把教育看成是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育为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2)把“诗”、“书”、“礼”、“乐”、“春秋”当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上主张思想结合、文以载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原则和方法,还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一套学习过程。(3)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出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慎独、意志锻炼等原则和方法。(4)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特别是我国古代的的《学记》,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儒家的教育经验,比较全面的说明了教育的作用、师生关系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了各自的教育观点和主张。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从哲学中划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倡科学教育、自主教育、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和灌输式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主张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他主张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在《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中认为,人的才智差别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机遇,以及所受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他号召教师要勤勉地工作,要具有教育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美德。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把“统一”或上帝的精神看作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出版了《康德论教育》,他是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

 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扩展到学校教育系统,并渗透进全部教育理论的建构中,成为继裴斯泰洛齐之后真正教育心理学化的典型代表。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1)实验教育学。20 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 1901 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2)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杜威所创立《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他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理想。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 年出版),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并在理论上愈益深化、丰富。近几十年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本较著名的教育著作。

 (1)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

 (2)认知发现教育过程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则不易推行。

 (3)发展教学理论。1975 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这本书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最优化教育理论。1972 年开始,苏联连续出版了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最优处理教育问题。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的成分(目的、内容)、心理方面的成分(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控制)。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

 (5)全面发展教育学说。(1918~1970),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

 的两个方面。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内在本质的表现。” (6)终身教育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当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1965 年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1970 年,他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要求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将社会各部分都变成教育场所。

 (7)范例教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在 1951 年召开的图宾根会议上,瓦•根舍因等人倡导“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教育的概念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逻辑:

 (1)作为主格意义上的实施者和作为宾格意义上的接受者; (2)教育是一个过程概念; (3)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

 二、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包含:(1)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2)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由此看来,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这种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

 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3)教育中介系统: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哪些异同? 就教育形式而言,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和社会生活之中进行的。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可总结为:(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2)教育水平低。没有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非常贫乏,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3)教育没有阶级性。由于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所有儿童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只是男女儿童在教育上有些性别的差异。

 到了奴隶社会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和专职教育人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有了区别,学校教育加强了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隶社会的教育特征可总结为:(1)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学在官府;(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教育内容逐步分化和知识化。

 到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其特点总结为(1)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学校教育的对象、规模、种类逐步扩大。

 发展到当代,现代教育具有:(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5)教育国际化;(6)教育活动人性化;(7)教育终身化,其中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既要贯穿人的一生,又要覆盖人的发展的全部。教育终身化要求整个社会成为学习型社会,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要提供学习资源、参与教育活动。教育形式又出现了函授、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的教育,它使得以往的学校教育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十分鲜明,可概括为七个方面的特点,即: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形式的稳定性。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现代教育的特征可归纳为:(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5)教育国际化;(6)教育活动人性化;(7)教育终身化。

 五、如何理解教育的公共性? 首先,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其次,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而,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活动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1989 年 11 月 20 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

 童权利公约》,进一步强调了儿童生存、发展和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

 六、如何理解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既要贯穿人的一生,又要覆盖人的发展的全部。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它包括三个一体化,即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教育终身化要求整个社会成为学习型社会,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要提供学习资源、参与教育活动。

 七、动物界有无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的? 人类及其社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文化,教育只能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动物界没有文化,其群体生活是生物遗传行为。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创造了文化,不仅过着动物所没有的物质生活,也过着动物所没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包括教育。

 动物没有“文化”,也根本谈不上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动物个体在生活中也熊改变某些行为,习得某些“经验”,但不能变成类的经验,不能在代际间保留、积累;动物的经验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人类文化是劳动和生活中的经验,通过工具和语言等物质载体一代一代地传递、继承、积累而成。只有人类社会才可能有这种既以生物遗传为基础,又超越生物本能的社会传递活动。这种一代一代的社会传递便是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传递工具。

 八、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现代教育的特征可归纳为:(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5)教育国际化;(6)教育活动人性化;(7)教育终身化。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一)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析。在这里基于哲学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突出强调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和能动性这两个特点。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非特定化意味着人是一种无能的动物,是一种不完善的动物。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涵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2)能动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人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作出自主的抉择,并且通过自己的活动和自我塑造,使现实的自我向期望的自我转化。从而获得自我的发展。这种自决的特性赋予了人的发展以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表现出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具有的自我创造的特征。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根本的区别。

 (二)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1)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超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的发展规律性。(2)不平衡性: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童年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发展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则开始出现下降。(3)阶段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果,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因此,研究人的内在各方面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的整体性特征是教育学的特殊任务之一。

 二、教育怎样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只有依据人的发展规律去进行,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教育就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外因统一规律,正确对待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程度,然后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一致。量变即渐变,质变即突变。所以,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教育必须紧紧把握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关系。从渐变过程中抓住突变机遇,充分利用发展的“最佳期”,适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年龄阶段的,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教育要注意年龄阶段的差别,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年龄特点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连续有序地发展的。因此,教育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人的潜能有何教育意义?教育如何开发人的潜能? 答:人由于是未完成的动物,儿童由于是未成熟的状态,所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这种潜能保证了儿童具有可塑性,具有学习众多文化知识的可能性、发展和完善自我智慧和能力、进行发明和创造的可能性。这为教育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和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四、请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儿童发展的环境是儿童个体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经过一代一代的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创造的那个环境,主要是社会生活环境,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尤其是生产能力的迅速发展,每一时代的人们都越来越注意为后代的成长创设一种文明、优越而丰富的生活,从而使得每一时代的新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超出现实社会平均水平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并在这个改进了的环境中发展出更加优良的素质。而这正是人类不断进化的重要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这对于成人或教育者、儿童或受教育者来说都是适用的。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儿童只能在先在的、集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与限制只有适应环境而生活并无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人的发展,人生的道路总是沿着给定性和选择性、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轨迹前行的。但是,由于人的能动性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增强,环境对人的影响则随着人的发展而相对削弱。如幼儿期和童年期,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当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较高的发展时,环境的影响就相对减弱,影响的性质也由限制逐渐转向更有效地利用。此外,环境影响还随个体活动能力的大小而变化。人在幼儿期和童年期活动能力不强,活动范围不大,影响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大;到了青壮年时期,人变得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他们的活动天地大大开拓,影响和改变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人与环境的互动程度也愈加提高,不仅推动了环境的改善,而且促进了人的发展。

 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1)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2)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3)

 六、如何理解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些生理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理潜能;(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和感觉器官的功能上,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说明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

 七、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这三大因素中,与遗传、环境相比,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不仅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且可以能动地调整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还能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施加系统地影响。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八、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生活中都充满了教育,教育包括很多,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家庭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关键阶段大多在生活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家庭教育才凸显出它自身独有的特色: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进行专一性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的、全面的和系统的。学校应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学校应秉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就应“精、准”,即教师应导在思维的激趣点上、导在思维的激趣点上、导在质疑习惯的定势点上、导在质疑习惯的定势点上。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抓住导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于社会教育,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的。学校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教育。社会教育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爱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的专门活动,如电脑维修、琴棋书画,使学生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发展特长、增长聪明才智,进而独立运用自

 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许多学生接受更多社会教育,成为运动员、演员、电脑高手,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中最基础性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对象。原始社会教育对象是全体部落成员;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奴隶主阶级子弟;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宗教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校教育则只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近代以来的教育除了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的教育以外,更加重视近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对象日益普及,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怎样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答: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的基本制度,决定了社会活动的方向、方式和速度也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制度、内容和结构等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不断发展运动的动力之一。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总之,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反过来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尽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却不能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力量。教育的重大作用不能超越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才能发挥。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试图通过教育的作用来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三、什么是文化?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规范准则、意义符号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包括社会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教育、社会风俗习惯以及规章制度。

 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宏观层次上和微观层次上。

 1、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1)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

 (2)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 2、在微观层次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 (1)社会文化影响学校文化 (2)社会文化直接影响课程文化 (3)社会文化影响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2、教育能够选择文化 3、教育能够整理文化 (1)文化对通过教育整理文化具有客观要求 (2)教育自身具有整理文化的迫切需要

 (3)教师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4)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也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4、教育能够活化文化 5、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1)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易于进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新生一代,在儿童和 青少年的头脑中,传统的文化模式相对较少、相对松散。

 (2)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多种语言,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沟通。

 (3)教育促进新生一代民族自尊心的增强。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答:

 一般说来,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一定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成为广义的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总目标;教育目的一旦确立,它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在表述上的变化 2、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对而言的 2、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 3、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为什么要提倡素质教育?目前素质教育推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答: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家长不要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健康阳光的孩子是最重要的。

 存在的问题:1、理解上的模糊性 2、实施中的片面性 3、改革行为的短期性 4、意识上的功利性。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一、试分析世界上三种主要学制的特点。

 答:(一)西欧的双轨制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二)美国的单轨制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缺点是教育效果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三)前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这种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能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就世界范围来看,学制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答:(一)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儿童的早期教育 (三)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四)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五)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第七章 课程 一、简述你所理解的课程。

 答:课程是使用广泛但在其内涵上却又很难达成共识的一个概念,因为每一种课程定义都反映了定义者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每一种课程定义的背后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理论基础。在此,我们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虽然给课程下了一个定义,但此定义并非绝对与封闭的,它只代表我们目前的观点和现有的研究水平,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帮助学习者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程概念。

 自己理解: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二、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答: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二者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在具体的目的、编排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总之,活动课程较之学科课程,提供给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带有明显的自觉性,即使遇到困难,学生也往往会主动地克服,对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也应看到,儿童从活动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三、结合本校实际谈一谈如何建设贵校的隐性课程。

 答: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可以把隐性课程分成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是经过特殊筛选,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的社会共同经验。在选择和组织的过程中必然会融进社会的主流意识,编者的价值观、情感、思想等东西。作为课程具体表达形式之一的教科书,除了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可以说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如我国古代童蒙教材《三字经》蕴藏有丰富的古代伦理文化和道德规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的故事性课文及其插图中男性角色明显多于女性,而且承担的角色也明显不同。女性以小学教师、护士、保育员、营业员、纺织工、服务员等为多。在角色塑造上一般男性总是知识渊博、志向高远、顽强进取、独立自主,而女性则无知低能、目光短浅、温和美丽、寻求同情和保护,同时还兼有一些不良品德,如吝啬、虚伪、不明是非等。这些都是教科书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

 第二个层面: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就其实施场所看,又可分为两个: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类文化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都隐藏无数的教育影响因素,润物无声地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像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学生的言行和思维。课外教学活动泛指在课堂(教室)之外进行的一切在教师指导下的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以发展学生能力的活动。例如,兴趣小组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查活动、见习实习活动等。由于从事活动的人、从事活动的环境、组织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目的等均不相同,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非预期的学习经验。

 第三个层面: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这包含一个极为宽泛的内容。泛指学校内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某些方面产生一些影响。

 四、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第一,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经济、政治、国际与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第二,开发既能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能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第三,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第四,尽管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开发仍然是中央集权的,但在开发中却出现了尽可能征询多方面意见的趋势,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一,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

 第三,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第一,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

 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教师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变化,这是成功的课程变革的基本特征。

 第三,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一般是由政府资助提供,而补充材料通常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开发和传播。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种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

 第四,政府下达的课程要求弹性日益增大,以便学校能够充分考虑地方的情况和需要,做出更多决策,用最好的方式实施课程政策。

 第五,许多国家优先强调增强教师和学校从事持续进行的“校本评定”的能力。这主要有三个目的:使学校能够更有效地修订教学计划;监控学生的进步;为公共考试提供内在的基础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一,“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即研究”、“评价即合作性意义建构”等理念已深入人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被认为是基本的评价方略。

 第二,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成为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国家主张运用多种策略对所推行的课程体系进行多角度评价。其中,把本国的课程推向世界、纳入国际组织、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展开合作性评价被认为是有效的课程评价方...

相关热词搜索: 课后 教育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