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一中-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1-10-16 14:07:07 浏览量: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月考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支付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

 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为了获得关注而不惜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为了吸引注意力而不惜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人们一旦缺乏辩析地一味相信媒介,让其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就是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B.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

 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 5 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 10 万》《普通人如何用 3 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4 分)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 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 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 ,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

 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搡“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⑪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可理解为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8.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从第⑤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 (4 分) 9.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候,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为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嬃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楚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①

 ,则哙欲以兵尽诛威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选自《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注释:①宫车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委婉说法。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暴露 B.与沛公有隙.

  隙:隔阂、嫌怨 C.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绝:断绝

 D.人有恶哙党.于吕氏

  党:结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以.待大王

 ②作《师说》以.贻之。

 B.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C.①哙乃.排闼直人

 ②乃.不知有汉 D.①赵王之.属

 ②纵一苇之.所如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 B.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 C.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 D.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为了保护刘邦,勇闯鸿门宴,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最终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官至左丞相。因为娶了吕后的妹妹,所以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C.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吃惊,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敬服之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4 分) (2)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子规注

 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注:此诗是永泰元年(765 年)诗人客居云阳时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交代云安县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貌,一个“齐”字写出江楼的整饬。

 B.江岸两边的大山与树木交合在一起,山高林茂,营造子规悲啼的环境。

 C.“眇眇”写春风吹动的样子,“萧萧”写夜色的凄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6.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客愁”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登高》中“

  ①

  ,

  ②

  ”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情怀。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③

 ,

 ④

  ”。

 (3)孔子对于君子和小子有着辩证的标准,《里仁》中“

  ⑤

  ,

  ⑥

  ”两句, 就是从一个人对待义和利的态度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毛笔——“文房四宝”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文化的发展,毛笔被赋予很多

 。毛笔虽然是一种书写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毛笔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体现在了“用笔之道”上。“用笔之道”便是“做人之道”,简单来讲,就是外柔内刚。毛笔的毛很软,蘸上墨后则要写出力度,要

 ,这就叫以柔克刚。毛笔的毛是个柔软的东西,写出来的字却很有风骨,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学。把那么多柔软的毛集中在一起,,体现了君子______的文化理念。每个人______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前进,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么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毛笔一一文房四宝"之一”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

 C.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可能长久地波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D.“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呢称。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内涵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尽 B.内含

  入木三分

  和而不同

  虽然 C.内涵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尽 D.内含

  大笔如椽

  同而不和

  虽然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B.所以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散, 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C.那么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智慧的中华民族。

 D.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就得把握住中锋,用笔一定不能让它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①

  ,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西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非常强调“批判性”,无论是总述还是细部,

 ②

  。许多表述即使没有“批判性”这三个字,

 ③

 。

 譬如,“认识作者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前提及隐含的意义”“识别别人讲话中的宣传成分和基本态度”等。在西方,“批判性”不仅作为一种治学的技巧来传授,而且被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22.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写一个结论性的句子(不超过 30 字)(5 分)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传世词 600 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1400 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尾,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虫鸟之呜,令人心动神驰。其中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莺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情怀,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列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月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1.(3 分)A(B 项,“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理解错误,孔子虽然收受学生“束修” ,但并不意味着“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C 项,这一说法夸大了原文的意思,理解不当,原文为“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让其充当我们的大脑”,强调的是特殊现象,而并非普遍情况。D 项,“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不当。) 2.(3 分)B(“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 3.(3 分) B(“先破后立”分析不当,文章全文以批判为主,最后提出了“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问题,并未明确“立”。) 4.(4 分)①这类文章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②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③这类文章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5.(6 分)①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②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③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每点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6.(3 分)D(“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误,应该是为此感到“忧虑”。) 7.(3 分)D(“步步递进,层层深入”错误,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 8.(4 分)①表明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是这些石头保住了原始林。②为了引出下文乱石间争荣竞秀、生机勃勃的蕨类、苔藓、树木。③为了更好地阐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9.(6 分)①使文章形成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特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②形象生动地展现原始林特点的同时,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更能突出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使文章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具艺术性。(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 (3 分)C[绝:诀别(与世隔绝)。] 11.(3 分)A(连词,表目的。)

 12.(3 分)B 13.(3 分)D(“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敬服之情”理解有误。) 14. (1)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还怕一杯酒吗! (译出大意给 1 分;且,尚且;岂,难道;辞,推辞。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几乎就完(接近危险)了。(译出大意给 1 分;微,如果不是,或者如果没有;谯让,责备;殆,危险。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C(“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中“对比”一说错误。) 16.(6 分)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2 分)山树相合,天色晦暗,风声萧萧,夜色凄凉,以此衬托诗人客居在外之愁;(2 分)诗人客居在外,羁旅含愁,子规偏偏傍人低飞且悲鸣不已,使诗人愁上加愁。(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君子喻于义⑥小人喻于利( 每句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3 分)D(题干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A,转变话题;B,声音的延长;C,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19.(3 分)A(内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强调逻辑外延。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内容;含蓄。偏客观内在。人木三分: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深刻。大笔如椽: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辞。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不盲目苟同。同而不和:惯于迎合别人,但内心不抱友善的态度。都,起强调作用。) 20.(3 分)D 21.(6 分)①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②“批判性”都占据着突出的位置③实际上也渗透着“批判性”的精神 22.(5 分)辛弃疾(1 分)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词人,(2 分)也是我国最伟大的生态词人。(2 分) 四、写作(60 分)

 23.立意参考:

 (1)从“个体”角度:①每一个“ 我”均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亮点;②每一个“我”均与其他不同,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独特的生命存在;③每一个“我”均各自有自己的局限与短处,不可能包打天下,要清醒地认识自我。

 (2)从“整体”角度:①每一个“我”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脱离整体、团队族群、国家而存在;②每一个“ 我”不能“只手擎天” ,紧握在一起方可形成有力的“拳头”,每一个“自我”只有与其他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3)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角度:①个体的丰富与多彩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与多彩;②既要尊重个性,发挥“自我”特长,人尽其能,也要注重整体作战,凸显团队意识,在集体与奋进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招远市 山东省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