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现代粮食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2-06-14 19:05:08 浏览量:

 辽西现代粮食产业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目

 录 1.概 述 ............................................................................................................................................. 2 1.1 项目名称 ............................................................................................................................ 2 1.2 项目建设单位 .................................................................................................................... 3 1.3 项目性质 ............................................................................................................................ 3 1.4 项目产生背景 .................................................................................................................... 3 1.5 建设地点 ............................................................................................................................ 4 1.6 工期 .................................................................................................................................... 5 1.7 项目内容与规模 ................................................................................................................ 5 1.8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2.编制原则及依据 ............................................................................................................................ 6 2.1 编制原则 ............................................................................................................................ 6 2.2 编制范围 ............................................................................................................................ 7 2.3 编制依据 ............................................................................................................................ 8 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 ................................................................................................................ 9 3.1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9 3.2 项目现状 .......................................................................................................................... 14 3.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15 4.项目选址及合理性分析 .............................................................................................................. 17 4.1 项目选址 .......................................................................................................................... 17 4.2 选址合理性分析 .............................................................................................................. 18 5.项目建设方案 .............................................................................................................................. 19 5.1 建设依据 .......................................................................................................................... 19 5.2 设计规范要求 .................................................................................................................. 20 5.3 建设内容 .......................................................................................................................... 24 5.4 建筑结构设计 .................................................................................................................. 24 5.5 建筑电气设计 .................................................................................................................. 26 5.6 弱电系统设计 .................................................................................................................. 27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29 6.1 编制依据 .......................................................................................................................... 29 6.2 建设内容 .......................................................................................................................... 30 6.3 总投资估算 ...................................................................................................................... 30 6.4 资金筹措 .......................................................................................................................... 31 7.项目实施方案 .............................................................................................................................. 32 7.1 工程特点 .......................................................................................................................... 32 7.2 施工布置 .......................................................................................................................... 33 7.3 施工进度计划 .................................................................................................................. 35 8.项目招投标 ................................................................................................................................. 38 8.1 招标范围 .......................................................................................................................... 38 8.2 招标组织形式 .................................................................................................................. 38 8.3 招标方式 .......................................................................................................................... 38

 8.4 招标公告发布 .................................................................................................................. 38 8.5 投标 .................................................................................................................................. 39 8.6 开标、评标和中标 .......................................................................................................... 39 8.7 合同管理 .......................................................................................................................... 40 8.8 项目竣工交付 .................................................................................................................. 40 9.环境影响评价 .............................................................................................................................. 42 9.1 编制依据 .......................................................................................................................... 42 9.2 咸宁市环境影响分析 ...................................................................................................... 42 9.3 施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 .................................................................................................. 48 9.4 环境管理要求 .................................................................................................................. 51 9.5 环境管理措施及监理内容 .............................................................................................. 52 9.6 运营期环保措施 ............................................................................................................. 53 10.节能影响评价 ........................................................................................................................... 54 10.1 编制依据 ........................................................................................................................ 54 10.2 工程建设资源、能源节能利用 .................................................................................... 54 10.3 能源指标 ........................................................................................................................ 55 10.4 节能主要措施 ................................................................................................................ 56 10.5 节能效果评价 ................................................................................................................ 58 11.工程效益评价 ............................................................................................................................ 59 11.1 社会影响分析 ............................................................................................................... 59 11.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 ........................................................................................... 60 11.3 社会评价结论 ................................................................................................................ 61 12.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 ............................................................................................................... 62 12.1 风险估计简述 ................................................................................................................ 62 12.2 项目合法性遭质疑的风险 ............................................................................................ 62 12.3 项目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 63 12.4 项目可行性风险 ............................................................................................................ 63 12.5 建设安全性风险 ............................................................................................................ 64 12.6 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 ................................................................................................ 64 12.7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 ................................................................................................ 65 12.8 社会评价及风险评估结论 ............................................................................................ 66 13.结论与建议 ................................................................................................................................ 67 13.1 结论 ................................................................................................................................ 67 13.2 建议 ................................................................................................................................ 67

 大米加工可行性报告案例 优势(中国)品牌智业机构 内部管控文件

 优势(中国)品牌智业机构

 汉中

 概述

 1.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 目 名

 称:

 xx 年产 2000 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 项目承办单位:xx 米业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代表:

 ***(董事长)

 项 目负责 人:

 ***(总裁)

 项目建设地点:xxx 1.1.2 企业概况及发展优势 1、企业基本情况

 xx 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10月,公司位于 xx 县,距离城区1公里,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该企业是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现已完成总投资515万元,拥有一条日产大米120吨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年产销大米36000吨,创产值9000万元。现企业职工人数26人,公司生产的“河龙贡米”、“客家优质米”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深得消费者认可和青睐。

  公司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政府、质监等部门的大力协助,在县质监局的帮助下,公司首先于2003年10月通过了 QS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评审,是我市首家获得 QS证书的大米生产加工企业。2007年,公司生产的“穗利”牌大米获得福建省名牌

 产品称号。公司先后被省、市、县分别授予“福建省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粮油企业”的称号;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的称号;“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的称号;市、县粮食局“定点粮食加工企业”;2003年10月,公司完成了“穗利”牌商标注册和条形码的登记。

 公司历年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依托粮食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引进先进工艺和技术设备,开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扩大再生产,把企业做大做强。以“打科技牌、走创业路、产优质米、连农民心”为宗旨,以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放心米”为己任,为建设闽赣中部经济强县做出自己的贡献。

  2、项目优势 (1)

 地域优势 XX 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北部,地处闽赣两省四县八乡结合部。他东邻建宁县均口镇,南接宁化县河龙、水茜乡,北连建宁客坊、黄埠、伊家乡,西面与江西石城县高田镇和广昌县塘坊乡毗邻。平均海拔高程478米,乡所在地海拔高程400米。安远是三明市边贸乡镇,市场幅射人口约20万人。乡域面积280平方公里,辖有1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57个村落。总人口34909人,农业人口32968人,劳动力1.5万个。

 (2)资源优势:

 安远土地肥沃,物产,盛产粮食、素有“鱼米之乡”“宁化粮仓”的美誉。全乡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水田55万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6万亩,水稻播种面积5万亩,总产量2110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5.9%,2004年优质稻播种面积达3.5万亩,预计总产达21000吨。2005年优质稻面积将4万亩。安远乡属中南亚热带北部和亚热带南部的过度带气候,兼有两个气候区的特征,夏有东南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则西北风受冷空气影响,气候环境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

 -7℃,全年平均≥10℃,活动积温5025℃,年平均降雨量1893.3mm,3-6月降雨量为1060-1120mm,年平均湿度84%,全乡都属丰水湿润区。无霜期24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8小时。

 (3)交通运输现状。

 距宁化县城46公里,省道富下线(油路)通过乡政府驻地,近接建宁(46公里),泰宁(76公里,京福高速路在建)、邵武(120公里)。经南丰、南城、抚州可达江西鹰潭。经省际安塘公路(安远至广昌塘坊)40公里可上昌厦(南昌至厦门)高速公路。

 (4)通讯、电力。

 安远乡早于2002年农村电网改造,并入华东电网,加工用电可以。己了各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乡,为项目建设信息交流和今后产品销售提供便利,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2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全球大米市场现状。测算,全球2002年大米产量为3.7986亿吨,200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期3.9046亿吨,较上年度增1060万吨。在产量增幅缓慢的情况下,全球大米消费却在不断增长。缺口大米1200万吨。产需缺口,库存缺口,大米价格提升空间较大。

 2、国内大米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稻谷的播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减少。资料显示,我国稻谷己连续4年减产,早稻减产则更为严重。今年国内早稻总产量预计为589亿斤,比上年减少17亿斤,而与稻谷减产相反,需求量却为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①人口的增长,口粮的大米需求也在增加;②今年各地陈粮抛售量大,市场大米可售量缺口加大,据资料显示,近几年企业库存大量减少,粮食企业在新粮上市后急需补库,收购性较高。市场上大米可售量缺

 口加大;③我国在水稻种植技术上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稻谷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提升,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渐增大,大米出口量增加,己连续多年大规模的出口。据海关部署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9月份全国累计出口大米188万吨,累计进口大米193万吨,净出进口69万吨。出口、进口之差加大了国内市场的缺口。

 3、XX 粮食加工现状。全乡稻谷加工厂仅有2家,年加工能力仅为1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还很缺乏。

 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产粮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物质,对人们生活农民的物质生活,建设小康社会打下的物质基础。

 2、优质大米符合人们消费需求。人们生活的,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人们的消费主流,大米是人的主食,普通大米的市场越来越窄,优质大米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生产加工优质大米,是市场消费的需要。

 3、优质大米加工是农民收入的需要。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制约非常大。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对大宗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是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唯一出路。

 4、发展粮食加工是财政收入的需要。安远是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工业对财政收入的率很低。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直接从农产品中财税收入的性越来越小,走农产品深加工,把直接农产品工业转化为工业产品,财政才能利税收入.本项目先建种植基地,就地加工,了当前改革趋势,为解决安远财政增收难问题开辟了新的财源。

 5、粮食生产和加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在我国大地方粮食农副产品价格自1998年的粮食价格上涨,为我国粮食改革环境,的粮食流通体制和运行机制,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市场调节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已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全球一体经济。我国粮食生产,粮食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我国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得以体现。粮食出口量,为我国粮食生产销售提共了广阔市场空间,当前粮价回升,出台一系列保护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财、物等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为粮食生产和加工的发展了的机遇。

  综上所述,优质大米加工厂是非常必要的。

 二、 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设规模 (一)

 市场需求预测:

  大米在世界粮食产量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玉米和小麦,是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主食品种。受气候条件限制,大米的生长区域局限在气温高、水量充沛的地区。又由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做到一年二熟甚至三熟,大米的增产潜力很大。

 1、国际大米市场预测。

 根据美国农业部于2008年11月下旬发布的统计,2009/2010年度,世界水稻收获面积估计为1.517亿公顷,比上年度增长2.3%;水稻单产估计为3.99吨/公顷;世界大米产量估计为4.061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由于年初库存较少,大米总供应量估计为4.789亿吨,比上年度下降2%。这是世界大米总供应连续第四年出现下降。中国大米产量估计为1.274亿吨,比上年度增长2%;孟加拉、缅甸、泰国、尼日利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大米产量也出现增长。相比之下,巴西、韩国、美国和欧盟25国的大米产量则出现减少。

 2009/2010年度,世界大米消费量估计为4.142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00万吨。印度、日本和韩国大米消费下降幅度估计较大。

  2008/2009年度,由于消费超过产量800万吨,世界大米年终库存估计为为6470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1%。这是连续第五年世界大米年终库存出现下降,并且是自1982/1983年度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全球库存/使用比率估计从上年度的17.5%下降至15.6%,是自1974/1975年度以来最低的一年。中国、巴西、越南和美国的大米年终库存下降幅度较大。

  2009年,世界大米贸易量估计为2770万吨,比上年增长2%。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埃及和阿根廷的大米出口有所增加,而泰国、中国和乌拉圭的出口则有所下降。中国、巴西、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和美国的大米进口有所减少,而菲律宾、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印度尼西亚、古巴、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进口有所增长。

  2010年,世界大米贸易量估计为2550万吨,比上年下降8%。主要原因是菲律宾、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孟加拉、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的大米进口数量将出现下降;同时,巴西、伊拉克和韩国的大米进口数量则将有所增加。印度、越南、巴基斯坦、中国和埃及的大米出口将有所减少,而泰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乌拉圭的大米出口则将较大幅度增长。

 未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形成主要受正在进行的稻谷收获情况所定。因预计几个传统大米出口国产量下降,大米可出口量有限,同时考虑因美元弱势国际运费相对降低,加上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依然旺盛,所以,未来世界大米价格有望走强

 2、国内大米市场预测。按照经济学理论,一般情况下,产品供大于求时将导

 致其价格下跌。那么,2010年我国的大米市场价格走势将会如何呢?大米价格并不完全由“基本面”这个单一的因素所决定,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粮食丰产不会大幅压制价格看好势头,2010年我国大米市场价格仍然看好。

 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波动受国际因素变化影响的比例已超过50%,包括大米在内的我国粮食市场同样不会独善其中。输入性通胀通过推高生产资料价格,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了较大的上涨压力,并反映到国内粮食价格上。

 二、国际粮食价格总体仍然紧张,生产和消费的地区性矛盾突出。国际谷物理事会曾经发布报告称,2009/201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17.6亿吨,比上年度的实际产量减少3300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届时粮食产量必须提高70%才能满足人们的吃饭需求。粮农组织报告披露,2009年11月份平均食品价格指数为188点,已经达到2008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点,警告世界食品价格即将在今年呈现新一轮上扬。据中华粮网消息,目前泰国100%B 级大米价格已经达到620美元/吨以上。国际大米价格的坚挺必然对国内大米价格构成支撑和拉动。

 三、国家政策支持粮食价格稳步提升到合理水平。2009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松、支持力度不能减”。2010年“一号文件”将连续七次锁定“三农”。预计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有一定幅度的调高,市场粮价比较看好。

  四、通胀预期助推新年粮价。2009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同比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中华粮网权威统计显示,自2009年1月4日以来,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已从上年的98.45上升到2010年1月10日的110.24。

 另外,经济复苏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目前纽约原油期货突破每桶82美元),生物能源概念重提,为拯救金融危机集中投放的巨额资金最终流入市场,国内预期性通胀及输入性通胀影响,加上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及其他因素影响,均对2010年的粮食价格构成利好支撑。

 3、对当前大米市场特点分析 :

  1)

 供给偏紧,价格依然在高位上波动。2004年以来,随着我国大米连续5年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国内大米市场已由过去的长期供大于求,价格低迷,转为供给偏紧,价格在高位上波动,预计这种状况至少还要持续两年以上。

 2)

 粳米消费群体扩大。现在不仅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大部分地区以粳米为主食,就连中南、华南等地的大城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向,尤其是东北大米,尽管价格偏高,但以其口感好,饭味香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3)

 优质绿色大米种植面积将增加。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人民对食用大米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虽然2004年由于年初大米供给紧张、优质绿色大米与普通大米的价差缩小,导致优质绿色大米播种面积减少,但到了年底价差又再次拉开。今后几年,优质和绿色大米的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

  4)农企联合、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上质量,创品牌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我国,特别是东北,有的地区和品牌的大米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但由于企业没有专门的生产基地,加工的稻谷品种不一,来源不一,质量很不稳定。大米生产企业要

 想占市场,创名牌,必须要走与农民签定合同,统一用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收购加工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5)运输瓶颈仍然存在。由于国内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输费用太高,再一定程度上制约大米运输,而且我国大米外销数量最大的是东北三省。由于运力紧张、直接影响了大米区域间供求平衡和价格变化,时常会导致产区库存稻谷较多,收购价格难以攀升,而销区市场却供给紧张,价格居高难下,这种状况在2004年初表现十分突出。

 6)粮食购销全面放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2004年以来,由于国内粮食价格和市场全面放开,入市企业增多,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正在形成,大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价格已由过去的政府定价为主转为以市场调控为主。

 总之,对粮食企业及粮农朋友来说,既要看到当前粮食生产的大好形势,又要根据市场需求与时俱进。要加快稻谷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质稻的生产、收购及加工。积极发挥种粮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开展卓有成效的土地流转,主动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动态,通过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经营手段,去获取新年的更大收益。

 (二)拟建规模:

 (1)加工厂:①建设砖混优质稻米加工车间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需投资40万元;②配套建设精包装车间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需投资25万元;③购置加工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④购置精包装设备一套,投资42万元;⑤配套建设砖混成品仓库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需投资50万元;⑥购产品运输车辆一辆,投资18万元。共需投资225万元。

 (2)优质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购置设备:①建设检验检测室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需投资25万元。②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两项合计投资为300万元。

  三、工程建设条件 1 1 、 原料供应

 宁化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流入闽、赣、韩三江。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县城所在地称翠江镇。宁化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 15-1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长达四个月,无霜期 214-248 天,年平均降水量 1700-1800 毫米,年均日照 1757 小时,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宁化拥有耕地 44 万亩,是国家和省商品粮基地县,年产稻谷 2.2亿公斤以上。莲子、辣椒、薏仁米、茶叶、食用菌、水果、猕猴桃、魔芋等农副土特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其中老鼠干为闽西"八大干"之一,名扬海内外;河龙米及延祥茶等历史上被列为贡品。

 安远土地肥沃,物产,盛产粮食、素有“鱼米之乡”“宁化粮仓”的美誉。全乡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水田55万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6万亩,水稻播种面积5万亩,总产量2110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5.9%,2004年优质稻播种面积达3.5万亩,预计总产达2100吨。2005年优质稻面积将4万亩。

 2 2 、

 供电

 XX 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新建起3.5万千伏的变电站,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项目区内经过农网改造的电力高低压线架设备,可直接提供项目区施工使用。该区为非自然保护区,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环境。区内通讯发达,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0%,移动和联通通信网络覆盖全境,移动电话的人均持有率达10%。为

 项目建设信息交流和今后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提供了有利条件。

 3 3 、供水

 XX 完成了日供水 2000 吨的自来水工程。根据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生活用水为地下水;厂区现有一眼 300 米的深井,预计工程建成后,工程新水用量总计为 150m3 /h,能满足生产用水需要。

 4 4 、

 交通运输

  XX 打通了规划的"四纵三横"街道并完成了其中"两纵三横"街道的水泥硬化。安装了街道路灯。安远乡距宁化县城 46 公里,省道富下线乡驻地,途经均口镇 46公里达建宁,110 公里到泰宁可上京福高速路(在建),200 公里到邵武。经南丰、南城、抚州可达江西鹰潭。经省际塘安(安远至广昌塘坊)公路(在建)1 小时可上昌厦(南昌至厦门)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四、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XX 集镇建设规划面积 4 平方公里,建成区域面积约 100 公顷。目前已完成集镇旧房改造 5 万平米,新建农民住宅 8 万平米,开发商铺 500 余间。打通了规划的"四纵三横"街道并完成了其中"两纵三横"街道的水泥硬化。铺设排水沟 3 公里。完成了日供水 2000 吨的自来水工程。安装了街道路灯。修建了 2 处公厕。集镇现有人口数已达 8000 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 23%。市场建设方面,新建了活牛交易市场、仔猪交易市场,推进了边贸平台建设。

  由于安远地理位置特殊,安远的集市贸易远近闻名。明代时集市规模和交易量在汀州府辖区为最。周边县乡远至江西抚州等地人民生活所需的食盐、大米、食糖、布匹等均在安远集散、中转。据传,当时食盐交易量墟日高峰时多达 2 万

 担。为保护商贾利益、维护治安,官府历来都屯兵于此。现乡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旧曾是安远司衙和国民党时期乡公所所在地。抗日战争暴发后,内地货源日趋紧缺,南昌与赣东南县商贾纷纷云集此地,安远成为闽、赣、浙、粤四省十多个县的货物集散地,边界贸易空前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安远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边贸优势进一步发挥,1998 年,安远被我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边贸重点乡镇。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县委县府实施“农业 115 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兴工”战略,狠抓工作落实。本届乡党委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业强乡,科技兴乡,边贸重乡和财政富乡”的奋斗目标,组织实施经济 113 工程(即“夯实一个农业基础,打好一张边贸牌,做好田间、畜牧养殖和山上开发三篇文章”),壮大安远经济,打造边贸重镇。2003 年底集镇个体工商户达到 271 户,私营企业 5 家,从业人员 1100 余人,注册资金 1863 万元,年交易额达到 3636 万元,其中销往江西及周边县乡的建材、家电及生产生活物质达2500 万元。在边界贸易的推动下,安远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镇承载功能

 近年来,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在水、电、街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完成了集镇建设规划,改造旧房 5 万平米,新建农民住宅 8万平米,开发商铺 500 余间。打通了规划的“四纵三横”街道并完成了其中“两纵两横”街道的水泥硬化。铺设排水沟 3 公里。完成了日供水 2000 吨的自来水工程。安装了街道路灯。修建了 2 处公厕。实现了程控电话进村入户,开通了小灵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讯号基本覆盖;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新建起3.5 万千伏的变电站,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后,对生产要素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集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 8000 人,占全镇总人口

 的 21%,预计到 2005 年,集镇人口可达 1 万人。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商品集散流通功能进一步加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农副产品需要进入市场,参与流通,为了方便购销,搞活经济,我们先后兴建了农产品、肉猪、活牛等 3 个专业市场。有效促进了安远特色农业的发展,全乡烟叶、食用菌、肉兔、肉牛产业化步伐加快。目前,该乡持有农村经纪人证书的有 8 人,以潘进水为首粮食营销大户有 12 家,年销售粮食 500 吨以上;以曾祥华岩前养兔场为龙头的养兔户达 98 户,年出栏销售肉兔近万头;以张承良为首的蔬菜营销队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二、完善软环境建设,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强了人文环境建设。我们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乡兴我荣,乡衰我耻”教育,倡导树立“发展安远我帮忙,安远发展我致富”的新观念新思想活动,群众素质得到提高,安远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开始树立。二是加强了政策环境建设。人大、纪检部门经常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促进了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经商业主、投资客商对安远的赞誉度有所提高。三是加强了服务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先后投资新建了中学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小学教学办公楼共 3 座,同时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显著。2003 年完成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成立了老年活动活动中心。在医疗卫生方面,现有的安远中心卫生院是全县两所中心卫生院之一,基本能保证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四是加强了治安环境建设。公安机关、集镇治安巡逻队、村级联防队联动配合,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发挥边贸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完善集镇规划。

  加紧对安远城镇建设重新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设计,在原有的“安远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四纵三横”的街道主体规划不变,新规划出工业区、仔猪综合交易市场、停车场、垃圾填埋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安远标志性建筑、小商品交易市场。要对安远城镇建设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城镇性质和主导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安远的发展潜力、人口规模、用地范围、城镇性质、结构布局、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以及中心镇主导作用等方面通盘考虑,遵循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分近、中、远期三个阶段进行系统规划,为安远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安远的后续发展留足空间。

  2、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一是要狠抓乡村公路建设,疏通进出口,畅通人流物流。交通是制约安远边贸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发展边贸经济,公路建设必须先行,必须牢牢抓住近三年国家大力支持乡村道路建设的良好时机,建设好乡村公路。2004 年,要在 8 月底全面竣工省际“安塘”公路(安远至江西广昌塘坊乡)四级水泥路改建和后溪至灵丰山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安远至增坑四级公路。2007 年前,争取到开通“安高”省际断头公路(安远至江西石城高田镇),全面完成乡村道路硬化。这些公路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疏通安远的进出口,从根本上缓解边贸物质运输困难,促进边贸往来。二是要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三年内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卫等方面要有较大改观。2004 年内要完成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的选址和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新建成 10 万头仔猪综合交易市场和一个垃圾填埋场并投入使用。规划启动安远夜景工程,引导工商户制作美观大方的灯箱广告、醒目的商店招牌;全面完成街道路灯改造,实现集镇美化、亮化。2005 年,设计

 建成安远标志性建筑,同时规划建设小商品交易市场,到 2006 年形成农产品、仔猪、活牛、小商品交易等四大专业市场体系。

  3、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做大集镇规模。

 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兴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首先,要扶强做大现有的工业企业,对去年引进的三鑫、国丰两家竹木加工企业要重点扶持,促进其产品上档次规模。其次,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引进劳动力密集型轻纺、制鞋、制衣等企业,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去年我们引进的三鑫木业、国丰竹木工艺制品和今年引进的针织服装厂,已转移消化农村劳动力 340 名。二是激活民间和乡外资本投入,兴办三产、私营企业。重点发展餐饮、农副产品中介营销、小商品批发和商贸等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商品流通。鼓励干部带头创办、领办经济实体,鼓励干部资金下海。目前已有 4 名干部办理了留薪留职手续在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在今年市县大抓肉牛产业政策引导下,乡干部职工已筹集 30 万元创办 200 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将进一步带动该乡活牛市场交易。三是不断优化软环境,提高安远吸引力。一方面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干部工作效能督查和行风评议工作,规范政务、站务、所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办事群众。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和中梗阻现象,为安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垄断经营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公安、工商、城管、税务等部门联合行动,不定期开展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垄断市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让外地客商敢到安远,能创成业,可赚到钱,切实塑造一个诚信的安远。

 4、强化集镇管理,树立边贸集镇新形象。

 组建一支专门的集镇管理队伍,对违章搭盖、占道经营、集市卫生进行根本治理,彻底扭转脏、乱、差现象,让集市交易公平、有序,集镇面貌清洁、整齐。今年拟通过人大例会制定通过符合安远实际的集镇管理办法,做到按章规范管理。

 5、发展特色农业,为农产品交易注入新活力。

  一是稳定传统特色农业。要在稳定和扩大安远辣椒种植、稻萍鲤鱼养殖规上下功夫,改进鲤鱼干加工工艺,在辣椒干、鲤鱼干、豆腐皮的包装、宣传推介和营销上加大工作力度,让传统特色农产品成规模、上档次,促进传统农产品转化为新商品。今年我们将以县“农业招商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为契机,立足安远实际和优势,抓好魔芋、南瓜、姬松茸等项目的可研、包装和招商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开发商的联系,制作和发布安远招商网页,让外界了解安远,把安远推向客商,引进资金、开发项目。目前,魔芋开发项目已经和省农林大学、福州素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达成了开发初步意向。二是突出发展优势农业。下大力气做好安远经济“113”工程中的“三篇开发文章”。田间开发以烟叶生产为主,突出抓好以姬松茸为主栽品种的食用菌业和订单农业。畜牧业以肉牛、肉兔养殖为重点,抓 50 头以上的大户和 200 头以上的育肥场建设,加快肉牛、肉兔养殖专业村建设,用 3 年时间,把肉牛、肉兔产业化工作推上新水平。山上开发重点抓药材种植,木本药材与草本药材相结合,中、短、长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为农民增收开拓新渠道。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全乡形成烟叶为主,畜牧养殖为重点,食用菌、药材种植为补充的田间、家里、山上并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五、 设计方案和工艺过程

 一、生产技术方案:

 由于我国水稻种植品种、气候、种植水平、田间管理水平不同,导致了水稻品质和加工性能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生产工艺和选用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稻谷的质量指标,如杂质、水分、粒型、抗压强度、粉质粒、异品种、异色粒、爆腰粒、食味等。因此,本项目拟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出品率和产品质量。为保证产品质量,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应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在原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保证成品质量:另一方面是在原料条件变化时,通过调整设备工艺参数,增加适应能力保证成品质量。拟定的工艺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利用垂直风道,在初清工序采用风选技术。

 (2)清理工段采用二道去石串联,以保证成品要求。

 (3)选用糙米调质工序,改善米粒的加工性能,对脱胚难的米粒进行软化,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精米率。

 (4)充分利用糙米的物理特性,糙米经精选后碾白,克服糙米的粒形差异给加工造成的困难,利于减少碾白过程中的增碎和白米精度不匀,从而提高出米率和生产效益。

 (5)碾白工段采用多机轻碾,增碎少,出米率高,米机着水及二次着水抛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稻谷品质陈化,增大糙米表皮层与胚乳的水分差异,软化皮层与胚乳的结合强度,利于碾白,满足稳定生产的需要。

 (6)白米经过长度分级机和滚筒精选机二道分级,再通过色选机精选,充分保证少量精米的提取。工艺中配米工序的设置,既可配制不同含碎要求的产品,也可配制不同品种要求的产品。

 (7)工艺流程非常灵活,适合不同精度要求的大米加工,并设有回机米加工粮坑以缩短流程,提高效益。

 二、工艺流程:

 精米加工包括稻谷初清、检斤、清理;砻谷及谷糙分离、调质;碾米、分级、抛光;长度分级、色选、混合、包装四个部分。

  六、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本项目中新建的优质稻米加工厂,在稻米加工中产生的谷壳、米糠及废料三种方案:米糠上等饲料,销售给养殖企业发展禽畜产业;谷壳可燃烧作肥料或供给农户作燃料;其它废料可沤制,供给农户农户用作有机肥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公司必须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环保要求,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严禁未经处理而直接外排,必须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方可外排。

  2)、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必须采用袋式除尘设施处理,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颗粒物二级标准后方可对外排放。

  3)、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各类噪声,要采取减振、隔声、吸声、消声、降噪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

  4)、项目运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采取综合利用或交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理,不对外排放,严禁产生二次污染。

  5)、各类排污口必须符合规范化设置要求。

 2、 安全措施。建设中严格遵守土建项目施工安全要求,建立安全工作制度,施工人员规范操作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特殊工种要求持上岗证上岗。

 为了 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

相关热词搜索: 辽西 建设项目 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