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策略研究》课题组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课题组

时间:2022-06-25 15:55:02 浏览量: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

  个 个 人 人 工 工 作 作 手 手 册

 武 武 进 区 夏 溪 初 级 中 学 课 题 组

 2018 年

 2 月 月 ——2018 年 6

 月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理论学习或文献研究摘记

 成语作为一种简洁的语言,其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在教学中

  灵活运用,使学生既可学习语文知识,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山不容二虎从语文的角度解释,是两只凶悍的老虎不可能在一座

 山上生存。但从生物的角度理解,是老虎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太高,

 当能量流到老虎这个营养级时,已经不能满足两只老虎的生存。作茧自

 缚是学生常见的贬义词,然而里面却包容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其中既

 有生物的变态发育,同时也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作茧是对蛹自身的保

 护,是为自己变态为成虫做准备。又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画

 饼充饥、望梅止渴等成语,充分体现了神经调节中的条件反射。红杏出

 墙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蜻蜓点水反映了动物的个体发育不能离开水。

 我在教学中,通过这些趣味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生物知识都

 得到了提高。

 资料 来源 题目 生物知识与成语结合教学 作者

 书名

 版别

 报刊号

 期次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理论学习或文献研究摘记

 教育最早来源于生活,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

 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即学校。在学校产生后,教

 育专业化”了,逐渐与生活游离,以至于后来愈濱愈烈,发展到“两耳

 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以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强调,

 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它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即“生活化预备”。

 到了杜威,他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作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即“教

 育即生活”。到了陶行知,他把他老师杜威的观点翻了个筋斗,提出“生

 活即教育”,强调“过什么生活即受什么教育”。指出“生活即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们都意识到:在生活中渗透教育,

 用教育引导人类走向更美好生活的意义。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运

 用的在生活中进行教育的方式,将教育全面而细微地深入到生活的每个

 角落每个枝节,在各种教育细节中折射出教育的理性之光和人文之光,

 体现了教育的独特魅力和本质力量。

  资料 来源 题目 教学生活化 作者 叶存洪 书名

 版别

 报刊号

 期次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理论学习或文献研究摘记

 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学习

  课本知识,就是要能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

 题。生物知识,很多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如果能将两者有

 机结合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口头禅,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

 讲授完免疫一节后,让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认真分析。学生中有的认为

 这句话是对的,也有的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这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开放思维。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我最后总结出:

 同学们的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调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被自身的免疫

 系统消灭,后者强调了人的免疫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病原体突破了人

 的防线,进入人体后大量繁殖就会使人致病。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拓展

 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

  学校有整洁的环境,对师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

 后,要求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你如何使学校环

 境美?并引导学生从下述问题讨论:1、园林高中这个生态系统对外界生 资料 来源 题目 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 作者

 书名

 版别

 报刊号

 期次

  态系统有哪些依赖性和干扰性?2、食堂每天学生进餐后的残羹如何处

 理? 3、教室里的废纸、塑料瓶如何废旧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学生

 根据我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从用剩菜剩饭养猪到卖塑料瓶做班费,

 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讨论,也使自己明白了,保护环境,

 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理论学习或文献研究摘记

 生物中有很多知识都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如水分代谢,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生物固氮等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农业生产相

 结合,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潜江主要种植水稻、

 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在教学中,我以种植的经济作物棉花为例,要求

 学生分析其中的生物学知识有哪些?这样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与植物生理

 代谢有关的一些生物知识,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自己所见的棉花中

 得到了体现。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分析,农民在管理棉花的过程中,又有

 哪些生物原理呢?学生这时开动脑筋,谈到了合理密植提高了作物的光

 能利用率;锄草减少种间竞争;打顶心去除顶端优势;整枝打叶除去老的

 枝叶,降低细胞呼吸,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棉桃上去;中耕松

 土增加土壤中氧气有利于棉花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同进也有利于固

 氮菌、硝化细菌的活动、增加了土壤肥力等等。通过上述讨论,我又更

 深层次提出了问题:棉花作为我市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你能有哪些措

 施,使农民既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增产呢?学生这时思维更加活跃,有

 的同学说,可以将营养钵改为无土栽培培育棉花苗;可以间作玉米,增

 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可以种植转基因植物抗虫棉,既防治害虫,也减少 资料 来源 题目 生物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作者

 书名

 版别

 报刊号

 期次

  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由浅入深,从整体的知识构建到细微的知识探究,无不都收到了

 好的效果。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理论学习或文献研究摘记

 泽口是我市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当你走进泽口,其空气中弥漫的刺

 鼻气体味道,真叫人难以忍受。我们城郊的城南河臭水夹着制药厂的废

 水,流敞已有十余年,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市容市貌。象这样的环境

 污染,在我们市还有很多的地方。通过给学生讲述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

 给人们带来了危害,给学生敲响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警钟,教育学生

 要时刻把环境保护铭记在心。

  为了改造好潜江环境,政府出巨额正在改造城南河和百里长渠,并

 在城南河下游准备修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不仅如此,还对环境有污染的

 一些企业从潜江城里搬迁到了农村。通过这些举措,使城区的生态环境

 得到了净化。通过这些身边事的讲述,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政府花

 了大力气,如果我们每个公民,从我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那

 潜江的明天不是会更好吗?

 资料 来源 题目 生物知识与生态环境联系教学 作者

 书名

 版别

 报刊号

 期次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课题研究实验课记录表 教者 高红梅 学校 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时间 2018.03.19 课题 《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

 课时 1 实验 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 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课范围 校级 班级 八 1 55 主要实验内容或步骤 导言:出示几种昆虫的图片,提问:这些是昆虫吗?为什么?(回答:略)

 讲述:据统计,地球上生活着 100 万种以上的昆虫,占动物种类的 2|3,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还有哪些主要特点呢?(回答:略) 出示丝绸制品,提问:这些丝绸制品的原料是什么?(回答:略)

 讲述:早在三千年之前,我国就开始养蚕,我国曾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提问:你养过蚕吗?谈谈自己养蚕的经过。(回答:略)

 播放: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视频。

 思考:(1)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要求学生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并填写在横线上。

 (2)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3)家蚕幼虫和成虫形态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4)家蚕是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5)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讲述: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那么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的发 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吗? 出示自学思考问题:

 1、比较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差异? 2、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3、什么时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说说理由

 4、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特别对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具体的认识,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 代表昆虫 家蚕 蝗虫 生殖方式

  生长和发育过程

  其它昆虫

  课堂练习:

 1、哪种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其他三者不同?()

 A、螳螂

  B、蜜蜂 C、斑碟

  D、家蚕 2、中药蝉蜕是蝉在发育中蜕下的()

 A、皮肤

 B、骨 C、外骨骼

  D、甲壳

 3、发育不经过蛹期的昆虫是()

 A、螳螂

  B、蜜蜂 C、菜粉蝶

  D、家蚕 4、稻螟、玉米螟都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时所处的变态时期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5、人们时常会看到,在池塘的水面上,蜻蜓飞得很低,它们不时地把尾巴往水里沾一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蜻蜓点水”。这是蜻蜓在()

 A、喝水

 B、产卵 C、捕食

 D、逃避敌害 6、判断: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蛹、成虫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7、读图分析 1)、写出有关名称:

 A:____________

 B:——————

 C:——————

 D:—————— 2)、由 A——D 发育方式称为:

 、

  、

  、

 。

  实验后的体会

 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昆虫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是学生却无法准确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概括出其特点。因此,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进行了以下设计,感觉效果还不错。

 1.利用图片,直观展示。

 对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得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概括出其特点。

 2.分析诗句,促进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我让学生分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 蚕到死丝方尽”是否科学,为什么?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发现蚕在吐丝作茧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变成了不食不动的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羽化成为蚕蛾。以此促进对变态发育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3.比较区分,加深认识。

 在学习了两种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后,我引导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对昆虫的两种发育类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比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知识源于生活,有许多知识只有融入于生活实际才能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在学完本节知识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的方面谈了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昆虫对农业的危害、给植物传播花粉、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等。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

 在看到成功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1.图片可以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但它毕竟是静止不动的,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要是将图片展示于多媒体课件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更直接、更感性的认识,效果比单纯的图片展示要好。

 2. 由于条件有限,加上重视程度不够,每次的课外实践活动都不能按计划完成,这样无形中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如果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亲自去参与实践活动,那么,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会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成败,一方面在于教师,一方面在于学生。但是,不管怎样,教师首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场“战斗”才会必胜无疑。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研究活动登记表

 课题研究实验课评价表 教者 高红梅 学校 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时间 1 课题 《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

 课时 1 实验 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 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课范围 本校 班级 八 1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阅读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虫生殖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并大胆地设计了一系列的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

 5 月份教学反思 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内容上、形式上联系生活、社会及学生实际,达到充实课堂,激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笔者遵循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探索打造生活化课堂,努力提高生物课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目标设置紧扣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指教师找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生物知识的结合点,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生活化。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设计《尿液的形成》教案时,在知识目标部分明确提出:检查尿液成分的必要性、化验单的方法、血尿的形成、肾透析,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认识到生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能力目标生活化。生物课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急救》时,笔者设置问题情境:如果在游泳场发现有人溺水,你会如何处理?在车祸现场,有人大出血,你会如何处理?发现有人触电晕倒,你会如何处理?将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台展示,并请校医现场评价、及时纠正,让学生身临其境,既了解急救的常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生物课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知识是紧密相关的,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引入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问题:《食物中的营养物引质》框题引入食品安全问题,《免疫》框题引入疾病防治问题,《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框题引入环境污染问题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社会热点问题,对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作出独立判断,凝炼价值观。

 二、情境设置导入新课,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物课前几分钟,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往往能迅速抓住学生眼球,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自主探索生命的真谛。例如,学习安全用药知识时,我首先播放一则新闻视频———年轻女子感冒因服用过量药物而失去生命,引起对安全用药的重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安全用药。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能从根部到达树冠?通过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动机。

 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九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反对把教科书当成惟一课程资源的做法,明确要求教师提高主体意识,努力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其实,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是掌握“案例”之后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生物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选择基于社区、校园等环境的动物学、植物学问题,加工、整合适当的教学专题,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学习“细菌净化污水”时,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学习植物相关章节时,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植物和植物园。

 四、组织多元化课堂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初中生难以理解,将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小品、角色扮演、探究实验、模拟法庭等形式的活

 动融入不同课堂中。例如,讲解“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我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分别介绍自己的家族。“角色扮演”这一互动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个体体验和直观感受,学生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布置实践操作性作业,实现迁移训练生活化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于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讲完新课后,我通常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学以致用的课后作业。例如,学习“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要求学生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设计一份合理营养食谱,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还要将活动过程和感受在班级交流。学习“乳酸菌”、“甜酒制作”后,让学生在家里动手制作酸奶、酿制甜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生产出很多产品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以致用,而且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生活,既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又拉近了亲子关系;既增强了学生学有所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又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实践证明,立足生活的角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生物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生活化课堂,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融合,能够充分彰显生物课堂的教学生命力、扩张课堂教学的活力,让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全面提高学科素养,感受生物课堂的魅力。

 《 理化生学科知识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组

 学期总结或研究论文 让生物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本着这一理念,只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会,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贴近 学生的生活呢? 让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做“小老师”。

  因为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亲切自然,所以在课堂上适当列举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生活常识,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听课并积极地参与思考和发言。通过发言,他们一方面可以让别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可展现自己知识的广泛性,从而树立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观察家蚕的一生”。在集体备课时,我们都感到很为难,养家蚕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需要 2 周的时间,而学生是寄宿在学校的,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播放录像展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上课了,笔者想还是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吧:“同学们,老师想请教一下这节课该怎么上?”一个学生马上应到:“老师,我们家就养过家蚕,这节课我来讲得了!”这可是个调皮的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能放心让他来讲吗?“老师,我也见过邻居家养家蚕,我还去帮过忙呢!”真是出乎笔者的预料,这么多的学生有过养蚕的经历啊,这是多么难得的教学资源啊!于是,笔者立刻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把学生重新分了小组,每组调配了一名“养蚕小专家”给大家介绍家蚕的生活史。只见“小专家”们滔滔不觉、绘声绘色,不断回答本小组的同学提出的疑问,人群中时而发出惊叹声,时而传出笑声。笔者也不由地加入交流的行列中,学到了不少在课本里没有学到的知识……只要用心挖掘,每一节课的内容总能找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能自己主动获取知个 个都是小老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联系“生活情境”诱导启发、突破难点。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容易让学生接受,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启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由此及彼通过联想和比较去理解和识记知识。例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时,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难以理解,笔者就引导他们联想在生活中的情境:刚收获的小麦如果堆成堆,过一会把手放进粮食堆里有什么感觉?学生立刻就体验到了,的确感到很热爱啊!原来是种子在呼吸作用时释放出来的!笔者继续诱导:如果把手放入晒干的粮食堆里,还会明显感觉到热吗?这说明了什么呢?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快作出了回答:“种子的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就越旺盛,放出的热也就越多。”笔者接着启发:在生活中如何储藏种子才能使其寿命更长?这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成了农业专家: “尽快晒干。”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例如,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后,要学生设计贮存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方法,说明地窖贮存红芋、萝卜、

 白菜应留通风孔的道理;利用茎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树上拴羊,啃坏树皮, 造成树木死亡的道理,

  加强对树木的保护;在微生物这一部分应联系食物的保存方法:冰箱贮食、腌肉、腊肉防腐的原因;酵母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蘑菇的栽培知识,霉菌中青霉提取抗生素,曲霉在制酱,酿酒中的应用等,打消传统的“谈菌色变”的观念,正确地辩证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还要指出黄曲霉素有使人和动物肝脏致癌的毒害性,加强防癌意识。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引导学生从传染病和人体免疫的原理中,找出预 防传染病的措施,并加强自身的防范,减少流行病的发生。

 利用生物知识培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地影响。在生物教学中,要及时利用刚获得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改变不良习惯,这样他们非常乐于接受。例如,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时,我|们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恋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让学生写出近日自己的一日三餐,对照各项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设计出符合营养标准的一日食谱,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着骨、关节、肌肉的发育,有利于增高、健美,体育锻炼还能使心脏工作起来更有潜力,增加肺活量,使大脑充分得到休息,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结合“健康地生活”的教学内容,督促学生改变吸烟、酗酒、吸毒、生活无规律、长时间上网玩游戏、随地吐痰、随手 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行为。

 带着生物知识走进农业生产。

 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节假日经常参加农业劳动,针对这一点,笔者要求学生在回家以后,把我们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尽量地应用到生产中去,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一位叫张立志的同学,家里承包了几亩地的梨园,今年春季他带上同学们为自家的梨树进行了人工授粉,真的不简单啊!还有两位同学家里盖起了蔬菜大棚,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后,他们很专业地指导家人,夜里不能在大棚里升炉子,这样会降低蔬菜的产量;更不能在大棚里睡觉,因为夜间植物会和人争夺氧气的。总之,面对今天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他们往往会给我们惊喜,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课程资源。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去探究生物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

 《 初中生主体发展性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果记载 获奖获荣誉 (教师及学生)

 颁奖单位 颁奖时间 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常州市二等奖 常州市教育局 2018.04 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武进区特等奖 武进区教育局 2018.05

  论文及案例 发表或受奖情况 发表或受奖时间 《生物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环节》 区二等奖 2017.12

 《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浅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江苏省“一师一优课”论文二等奖 2018.05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江苏省“一师一优课”论文二等奖 2018.05

相关热词搜索: 课题组 初级中学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