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材料02-2022年中考语文晨读材料日日诵

时间:2022-07-04 17:50:06 浏览量:

  1 晨读材料 一、背诵默写 二、 《曹刿论战》(《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助记】

 本段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助记】

 本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说明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助记】

 本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说明作战时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情境默写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

  2 之蔽甚矣。”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助记】

 本段陈述齐王纳谏及结果。

 情境默写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二、国学常识积累 国学常识 100(二)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答案:(C)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3 答案:(C)“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 。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鉴真 答案:(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答案:(A)出处《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 答案:(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答案:(B)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 340 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 B.表意字 答案:(A)是整体象形,水流动的波纹形状。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答案:(C)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 B.《长生殿》

  4 C.《牡丹亭》 D.《南柯记》 答案:(B)《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剧本,取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答案:(A)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答案:(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37.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答案:(C)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答案:(B)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A.杜甫 B.李白

  5 答案:(B)《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答案:(B)“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答案:(B)宋朝人善写词,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都是写词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答案:(B)A 和 C 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答案:(A)“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答案:(B)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A.速度飞快

  6 B.时光飞逝 答案:(B)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答案:(A)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C)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鹅 C.鸡 D.鱼 答案:(B)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答案:(B)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为"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 B.文、行、忠、信 答案:(B)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三、写作素材

 疫情最新素材 | 这是大灾中最温暖的诗句 时评:

 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 这 两 天 , 有 一 句 唐 诗 在 网 络 上 火 了 。

 2 月 9 日 , 日 本 舞 鹤 市 医 疗 支 援 物 资 抵 达 大 连 机 场 , 包 装 箱 上 印 着 “ 青 山 一 道 同 云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 这 出 自 唐 代 诗 人 王 昌 龄 的 一 句 诗 。

 曝 光 后 , 这 句 诗 迅 速 传 播 ,掀 起 讨 论 无 数 。

 而 在 此 之 前 ,日 本 援 助 物 资 上 写 着 的 其 他 几 句 话 ,如“ 山 川 异 域 ,风 月 同 天 ”、“ 岂曰 无 衣 , 与 子 同 裳 ” 、 “ 辽 河 雪 融 , 富 山 花 开 ; 同 气 连 枝 , 共 盼 春 来 ” 等 , 也 都 贡 献 了不 少 热 点 。

 疫 情 紧 张 的 当 下 , 火 了 一 句 唐 诗 , 也 是 意 料 之 外 。

 究 其 原 因 , 所 谓 “ 日 本 对 传 统 文化 较 为 重 视 ” 云 云 , 不 只 是 如 此 。

 这 个 句 子 , 从 来 也 未 曾 消 失 , 在 中 国 、 日 本 多 少 唐 诗选 本 里 就 有 , 随 手 可 得 。

 这 句 诗 之 所 以 吸 引 眼 球 , 毋 宁 说 , 是 因 为 它 既 熟 悉 又 陌 生 。

 熟 悉 , 是 因 为 它 出 自 唐 诗 , 多 少 人 从 小 耳 濡 目 染 ; 陌 生 , 是 因 为 在 疫 情 当 前 , 多 少口 号 被 冠 以 “ 硬 核 ” 的 标 签 , 被 广 泛 传 播 乃 至 津 津 乐 道 , 这 种 典 雅 的 表 达 太 另 类 了 。

 试 想 一 下 , 这 段 时 间 以 来 , 我 们 看 了 多 少 诸 如 “ 今 年 上 门 , 明 年 上 坟 ” 、 “ 拜 年 就是 害 人 , 聚 餐 就 是 找 死 ” 、 “ 带 病 回 村 , 不 孝 子 孙 ” 这 类 口 号 标 语 , 出 现 一 句 “ 青 山 一道 同 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 如 何 不 让 人 心 旌 摇 荡 , 如 何 能 不 火 ? 这 并 不 是 说 “ 青 山 一 道 同 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就 一 定 比 “ 武 汉 加 油 ” 高 级 , 后者 的 简 洁 明 快 、 易 背 好 懂 , 可 以 在 短 时 间 起 到 凝 聚 人 心 的 效 果 。

 只 是 一 句 唐 诗 ,让 不 少 人 在 铺 天 盖 地 的 所 谓“ 硬 核 ”的 口 号 中 ,看 到 了 一 种 文 明 感 。这 种 文 明 感 , 在 乎 语 言 的 体 面 、 情 感 的 深 刻 、 行 为 的 得 体 ; 这 种 文 明 感 , 又 恰 是 疫 情 发展 到 当 下 , 急 需 强 调 之 事 。

 诗 终 究 是 诗 , 标 语 也 终 究 是 标 语 , 只 是 背 后 的 思 维 模 式 与 文 明 感 , 更 发 人 深 省 。

 这种 文 明 感 , 是 对 法 治 的 信 仰 , 与 同 胞 的 共 情 , 对 个 体 权 利 的 尊 重 。

 文 明 是 精 致 的 , 不 能 在 防 疫 的 旗 号 下 , 对 复 杂 的 社 会 活 动 以 “ 一 刀 切 ” 的 办 法 粗 糙应 付 。

 文 明 就 有 它 的 体 面 。

 就 像 在 刻 不 容 缓 的 援 助 中 , 并 不 妨 碍 写 上 一 句 “ 青 山 一 道 同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 事 态 紧 急 , 但 善 意 、 体 谅 、 同 情 也 不 是 就 无 处 安 放 了 。

  8 “ 青 山 一 道 同 云 雨 , 明 月 何 曾 是 两 乡 ” 是 句 唐 诗 , 日 本 人 使 用 , 中 国 人 理 解 。

 人 类共 通 的 情 感 表 达 , 哪 怕 是 千 年 之 前 句 子 , 不 同 国 度 的 人 、 不 同 时 代 的 人 都 与 之 共 鸣 。

 可 见 , 美 好 的 事 物 自 有 它 的 韧 性 与 穿 透 力 , 在 疫 情 仍 在 持 续 之 际 , 我 们 一 定 不 能 放松 文 明 社 会 必 须 坚 持 的 价 值 。

 ( 来 源 “ 光 明 网 ” , 作 者 “ 光 明 网 评 论 员 ” )

 当前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理解和支持,更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感动和力量。如果这次战疫结束,我们是不是可以真的沉静下来,过有回味的人生,而不是继续干涩贫乏、荒无头绪。我们是不是该告诉我们的孩子,读书的意义,不在于出人头地,而在于,虽然山川异域,但是风月同天,腹有诗书的人,永远都不会孤独,永远都怀着无限的希望!

 日本人在援华物资上写诗,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新冠肺炎期间,日本各界对武汉、对中国的支援令人动容。除了共度时艰的现实支持,他们通过那一箱箱物资的传递打动我们的,还包括:似乎帮我们找回了我们正在努力找回,但却找得不得要领的珍贵——中华传统文化之优雅与人性美。甚至,一次次唤醒了我们的文化自豪感:我们还曾这样诗意、优雅、朴实、挚诚、浪漫、光辉„„有位细心的网友搜索到记录空投物资运抵武汉的视频录像,发现在包装盒和运输箱的上面贴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大字。此视频一经曝光,就引来了网友沸沸扬扬的热议。对于日本援华物资上贴有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一事,网友们大多表示赞同及肯定。有部分网友还认为,这是日本人尊重中华传统的另一种表现。在灾难当头的艰难岁月里,我们都没有想到用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但这次日本人竟然先于我们想到了。可见其对中华文化深入骨髓的敬意。日本政府在捐助湖北的另一批物资上,还写下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八字。随后,与辽宁省大连市互为友好关系的舞鹤市,也在其捐助物资上留下了“青山一道同云月,明月何曾是两乡”一联诗。日本的富山市直接向辽宁全省捐助物资,同样向中国人民赠予一首:“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我想,这次日本人极富诗意的举动定然会俘获更多国人的内心。其实,在我们还权衡着要不要放下对邻国的仇恨时,首先当做的是自我反省。如此优雅的诗句,平日里竟很少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便灾难临头,也未见有人使用这些“现成的”话语安慰同胞的内心。央视《诗词大会》节目从播出开始便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这说明,老百姓们对诗歌文化的喜爱本就自觉地渗透在每一寸肌肤当中。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必须践行的义务。在那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主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诗词歌赋,并不是空言空语。文字的魅力,和她所带来的激情、渲染力必然会在某些时刻迸发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 材料 年中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