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

时间:2022-06-30 10:45:05 浏览量:

 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性及

 对策建议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理论,并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坚强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新型政党制度三个重要支柱,务必确保人民政协的性质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高度一致,正确把握人民政协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支撑力量,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更加注重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的作用。

 一、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深刻揭示了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多党制、两党制的本质区别,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政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作出了全新的诠释,是我国政党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利益”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基本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无论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多种政党制度,但都没能找到正

 确答案,都没有改变政党先天的软弱性和政党制度的独裁性,都没有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1921 年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十八以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各族各界根本利益诉求。

 (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执政”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以不同政治利益集团通过竞争和选举产生,决定了各政党及其代表群体之间为争权夺利、彼此攻击、争取选民,形成恶性竞争;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联合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阶级基础形成的各民主党派并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胜利,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反映和代表各自联系群众的利益和主张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奠定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1949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确立,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和优势,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了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面领导,作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政治论断和理论概括,为新时代“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奠定了制度保障。

 (三)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决策”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模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断裂的弊端。西方国家政党是在代表利益集团并在利益集团支持下产生的,政党追求选票最大化,利益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当一个新的政党产生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会形成否决型、排挤型、撕裂型的政体;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民主集中和民主监督,既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又强调

 兼容并蓄和团结协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度化、程序化、规模化;党的十九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强调新型政党制度是我们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党不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提出既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世界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是对全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突破和贡献。

  二、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赋予人民政协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这是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更是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的根本保障。

 (一)人民政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乏力的低谷期、世界局势正处于一触即发的危险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任务越艰巨越要增强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名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新时代要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搭建政治协商平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必须增强新型政党制度的道路自信,以宪法、法律、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二)人民政协要建立健全政党协商机制,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造,在理论根基、代表性、党际关系、决策功能等方面具有超越旧式政党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新型政党制度赋予政党协商更加生动、丰富、有机的理论内涵,新时代人民政协要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建立健全政党

 协商机制,人民政协要完善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政党协商形式,协商前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协商中应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有互动、有商量、有批评;协商后应对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分类整理、及时反馈。

 (三)人民政协要完善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从新型政党制度利益代表广泛性、利益整合性、治理有效性等方面阐明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并指出能听意见、敢听意见,特别是勇于接受批评、改进工作,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增强制度自信,完善参政议政职能,各级党委(党组)应搭建知政知情平台,建立党政部门定期围绕重大问题举行通报等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视情邀请他们列席有关会议、参加专项调研、检查督导工作。人民政协要畅通参政议政渠道,真诚欢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坦诚协商出共识、办法、感情、团结;要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品德的参政议政人才;要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协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优化调研选题、扩大调研范围、整合调研人才。

 (四)人民政协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自身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核心,要求广大参政议政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发展质量;要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和界别能力,提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改进班子和队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内部监督等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圣神使命。

 三、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彰显人民政协作用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平台是实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新时代人民政

 协要更加践行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彰显人民政协政治引领作用、重要平台作用、统一战线作用。

 (一)彰显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人民政协要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明确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要引领政协系统、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新型政党制度有关理论与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对爱国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等工作在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提升在当今国际国内复杂局势面前的政治把握能力、政治引领能力、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夯实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履职等工作中政治基础。要全面准确把握政协系统、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思想政治状况,完善委员监督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委员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把政协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集中制程序转化为政协组织的决定,增强政协党组织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党的建设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

 (二)彰显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重要平台作用。新型政党制度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大平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

 使命、新担当、新要求开展工作。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以个人身份,只有在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才以政党为参加单位,以党派名义开展活动、提出意见、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这个平台重要优势,立足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紧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支持和引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讨论协商,对民主党派题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等应重点办理、重点安排、重点反映,切实为民主党派履职创造条件;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平台作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在制定协商计划时,应当与统战部门、政协组织、民主党派之间加强沟通联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发挥人民政协凝心聚力的重要平台作用,政协联系面广、涉及面宽、包容性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政议政、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安排,承担着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平台职能,人民政协要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做好健全

 制度、丰富载体、创新方法、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凝聚人心等工作。

 (三)彰显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统一战线作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型政党制度要求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质量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人民政协要更好发挥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爱国统一战线作用,新型政党制度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大平台,让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广泛协商,实现各党派、社会各界、各阶层、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人士,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达到吸纳精英、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动员社会、协调关系、整合利益的目的,把更多的人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大平台,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不断促进社会协调高效发展。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大平台,保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

 会商量”的要求,把协商民主贯穿爱国统一战线全过程,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等为重点的政协参政议政格局,引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政协界别特点和优势,深入民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注民生,表达社会各界和民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问题的合理诉求、真实反映、客观评价,从深度广度做好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拟定协商提案;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中对国家大政方针、政协理论与政策、党委政府决策和地方政策,充分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批评。

 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给人民政协这个爱国统一战线舞台提供了新空间、新理念、新要求,我们要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用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更好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 政党 新时代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