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6 12:05:05 浏览量: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

 【课程标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交流等感性体验,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强精神的主要表现。

 2、水平目标:学生能理性看待自强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并能对比自强与自暴自弃,从而提升自身辨别是非的水平;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合作与交流水平,并敢于表达自己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故事以及气氛渲染,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体会到少年自强的迫切感,并逐步培养自己自强的生活、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及表现;自强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共两个方案,视情况择其一)

 环节设计(方案一):学生欣赏歌曲《男儿当自强》,并阅读屏幕上显示的歌词。探讨歌曲欣赏后的感受(音乐旋律、歌词相关自强的描述等)。

 预期结果:学生能够说出歌曲的旋律是刚强有劲、催人奋进的;学生能归纳出“傲气”、“热血”、“铁打”、“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发奋图强”、“比太阳更光”等关键词,教师并在黑板上实行板书。

 设计理由:七年级学生对音乐比较喜爱,并且《男儿当自强》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励志歌曲,很多学生多能跟着唱,尤其是男生,这能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学生评析歌曲,学生能对自强有一个感性理解,即如旋律般奋进,如歌词描述般发奋图强。教师也就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本对“什么是自强”实行理性学习。

 ·············································································· 环节设计(方案二):教师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来信,学生代表阅读来信内容。内容大致讲述亚太学校七年级 1 班学生自来我校参观后,感受到了杭州发展的现代化,回校后全班变得非常奋进,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飞跃,有的同学改掉了很多坏习惯,有的同学学习了一些诸如乐器、书法等新技能。学生探讨发言亚太学校学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勇于理解自身不足,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等)。

 预期结果:学生能够说出亚太学校学生改变在于他们勇于理解自身不足、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不怕困难等,教师在黑板上实行板书,告知这些都是属于自强的表现。

 设计理由:我校和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是北师大附校平台上的兄弟学校,两校之间有学生交流,我校我班学生也参与其中,对方学校能来信,这个定能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以同龄人的口吻和事例阐述自强的观点,学生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学生得出的结论——发生变化的原因,能够与课本中自强的含义和表现相吻合,教师也就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本学习。

 二、新课教学 板书: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上)

 环节设计:采访结果小汇报。学生于课前完成对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有一技之长的同学、父母、祖父母等的采访,收集他们取得相对应成就背后的努力,讲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同学们交流感受,谈谈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哪些是属于自强的表现。

 预期结果: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身边的榜样,对“自强”的含义有进一步的感性理解,知道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有一技之长的同学、父母、祖父母等的经历都属于自强的表现。

 设计理由:现在七年级的学生绝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享受特殊的关怀和保护,自力自强精神非常缺乏,甚至对自强的理解也有所片面,认为在学校里的自强仅仅是学习刻苦。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要扭转学生对自强的片面理解。

 板书:自强,进取的动力。

 (二)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下)

 环节设计:说说他们的事儿。屏幕上有几个名人的照片或画像:华罗庚、刘翔、马云、屠呦呦、蜀后主刘禅、陈后主陈叔宝等。学生辨认后,分享介绍这些人物在自强方面的事迹,告诉同学他们的自强为自身、为国家带来了什么,并分辨出刘禅和陈叔宝是不自强的典型案例。

 预期结果:通过自己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掌握自强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同时也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更是鞭策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设计理由:每年我校七年级第二学期会实行华罗庚中队的评选,评选出自强、奋进的班集体。借着学校的活动,同学们对华罗庚的事迹有所了解,能够从华罗庚入手理解自强的表现。刘翔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马云是社会成功人士的代表,屠呦呦是科学界为国争光的代表,同学们能从他们那些耳熟能详的例子中品出自强的表现。同时还能用刘禅和陈叔宝的反面例子来引出第三、第四环节的内容,起承接作用。

 (三)自强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大意义 环节设计:辩论赛。辩题:一个人的成功能否离开自强。

 预期结果:学生通过辩论得出自强品质对于个人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理由: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快速形成阶段,辩论赛的形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辩题用了“成功”一词,部分学生对成功的理解相对片面,认为社会上的成功以财富衡量,校园里的成功以学业成绩衡量,这种片面的观点会在学生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只要能达成自己预设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属于成功。学生还能通过之前学过的“自强的含义及表现”来论证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强。反方学生会举一些平时不努力却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例子来论证其观点,他们持有成功不一定要靠自强这一片面观点,在辩论中,反方学生能知道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强一定是内驱力,不能被社会上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板书: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四)自暴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环节设计:三省吾身。学生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没有做到自强的地方,并且因为这样的行为带给自身怎样的后果,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

 预期结果:反思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理解自强的对立面就是自暴自弃,即甘心落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分析自身获得的教训,体会到少年自强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足,为时尚且不晚。

 设计理由:21 世纪后出生的学生,较为缺乏挫折感 三、课堂总结 环节设计:喊出我们的口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分组完成 80 字以内的自强警示词。选出较好的作品,全班齐声朗读。

 预期结果:完成一份通顺且振奋人心的警示词。学生能够铿锵有力地朗读出来,以此振

 奋自己的自强之心。

 设计理由:这属于集体气氛渲染。七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集体氛围的影响,集体朗诵的诗歌是由学生完成的,在学生中能引起共鸣;诗歌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写的,能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齐声朗读能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体会到少年自强的迫切感,并有迫切的愿望去培养自己自强的生活、学习态度。

相关热词搜索: 自强 教学设计 少年